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 >
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发布时间:2019-03-24 09:58:31
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摘要
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在广大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是教育部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做出的重大决策。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是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是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必要条件。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其与传统的计算机教育的联系与区别,也要善于发现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设法去解决问题、改变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关键词: 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教育;素质教育
1、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
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化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现代社会正逐步走进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基本要素、一种生活的素养。信息素养这个新概念,已经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我们通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课程本质上应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不宜学科化太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也是一门培训性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一些最基本的信息素养等。很多计算机教师把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如同数学、物理等的学科看待,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受这些学科的影响太大。从而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本来生动活泼的计算机课,却因为“别动,先听我讲”而变得枯燥无味。
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时间不长,课程文化和课程体系还不是十分的丰满和健全,有很多问题我们还处于模棱两可的阶段。这样的问题,对于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来说,与其说是个挑战不如说是个机会。实践证明,越是模棱两可的东西,越是能引起探讨者的浓厚兴趣。从待解决的问题入手进行教学,把问题作为出发点,给学生设置问题的情境,提出带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提供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想象、概括、研究学习过程,在实践中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上环节,就必须给他们创设一种氛围。在民主、宽松、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老师用尊重、平等、朋友般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气氛融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兴趣是桥梁,是产生学习愿望的主要原因和动力,是激发创新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兴趣,要符合可接受性、障碍性、探索性原则。在讲述新课或重点难点时,我们不妨创设一些丰富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要求教师要服务于学生,要点拨、引导学生思考,创设宽松、和谐环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湛的教学艺术、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学会思维、有所创新。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和其他的学科有很大的不同。搞好信息技术教学,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用责任感去准备。信息技术教育方兴未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探索新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信息能力的学生,已是我们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我相信,精彩的主题,先进的理念,不俗的组织,丰富的资源,不同的成果,评价的反馈和必要的课堂的延伸能为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飞出一片湛蓝的天空。
2、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
早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计算机文化”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为适应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我国在1982年提出在中小学开设以“计算机程序设计”为核心的计算机课程,并在中小学配备计算机软、硬件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教育部也在1999年11月9日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将信息技术作为必修课纳入课程计划之中。2000年10月,教育部提出“从2001年起,用5——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要求全国中小学在2005年前都应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从此,我国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便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由此可窥一斑。
现在开始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使这4亿多青少年从小树立科学观念,使其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不仅对于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和劳动者的素质,实现我国第三步经济发展战略的宏伟目标有着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我们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化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实际行动,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
学习信息技术是新时代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强调和推广信息技术教育,有利于树立现代教育的教学观和学习观,增强教改信息的快速传递,使我们这样一个地域广阔、学校设置分散的国家,在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上得到有效的发展。
推广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21世纪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科学迅猛发展,创新成果“爆炸”迭起,教育目标不再是单纯的使学生记住或消化人类积累的既有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着力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把握开启知识大门和创新渠道的金钥匙。
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并可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动手空间,从而大大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多媒体教育软件就是充分让学生看、听、动,给他们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词、悦耳动听的midi 音乐,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自然就增加了教学魅力,使学生保持着很强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要着重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
 
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1120520011  王春红
1、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通常情况下,凡是涉及到信息的产生、获取、检测、识别、变换、传递、处理、存储、 显示、控制、利用和反馈等与信息活动有关的、以增强人类信息功能为目的的技术都可以叫做信息技术。
2、信息产业成为现代社会的主导产业。信息产业是指那些从事信息生产、传播、处理、储存、流通和服务的生产部门,由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构成。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所导致的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不仅表现为一批新的信息生产与加工产业的出现和传统工业部门的衰退,而且还表现在信息产业自身正在从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发展成为以网络技术为核心了。信息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实力的关键因素。
3、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检索信息、获取信息、应用信息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建立信息安全观念与意识,培养信息法制观念,培养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即大众品质,也从中培养和挖窟一批以后从事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即专家品质。这些都是其实学科无法替代的。
通过科索沃战争与伊拉克战争,国家意识到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关,信息技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国家的国防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国民信息技术素质相应提高,所以国家决定加强了信息技术普及教育,使得国民现代信息技术素养。
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1、 信息社会要求我们具备相应的信息素质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遍及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个角落,它给人们传统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带来了猛烈的冲击和震撼,人类的生活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一方面已经成为新世纪人类不断前进的巨大推动力,另一方面也使社会面临着新的挑战。各种传统行业知识更新加快,各种高新技术产业包括信息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信息素质已成为 21 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素之一。
信息素质 (Information Literacy) 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 Panl Zurkow Ski 于 1974年提出,它指在各种信息交叉渗透、技术发展的社会中,人们所应具备的信息处理实际技能和对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和使用的能力。
2、信息技术学科其实是一门基础学科、工具学科,人人用得着,科科用得着。现在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具备整合能力。什么是整合,就是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比如说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储备、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平台上课、利用网络查找信息获取信息编写教案、利用网络平台教学和学习,学习制作网页课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等。
学习的收获
1、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2、使我进一步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未来最重要的技术趋势,就是要求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智能技术与通信技术、感测技术和控制技术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信息化、智能化和综合化特征的智能信息环境系统,以有效地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
3、增长了对信息技术发展规律的理解。辅人律 —— 以满足人类需要为中心、共生律 —— 以人类信息运动规律为依据、倍增律 —— 以摩尔定律为标志。
4、管理信息的重要性。管理信息是组织进行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核心。组织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构成一个组织所必需的硬件,如人、财、物等,更离不开信息。全面、准确的管理信息能够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减少管理和决策的盲目性和风险性。任何管理活动都以管理信息的获取、加工和转换为基本内容,以管理信息的及时、正确处理为核心。
管理信息是组织控制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是联系各个管理环节的纽带。组织之所以能够运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对管理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传输和利用,对组织的各种活动控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内,使得各个管理层次和管理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为组织的目标服务
5、了解到信息技术对当今社会的负面影响。
1)信息过度增长,导致信息爆炸
2) 信息失真和信息污染
3)知识产权受到侵害
4)对国家主权和利益的冲击。
“网络是学习的工具”是我的教育理念和行动指南。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比较少,没有存帮带,成长的环境与其他学科教师无法相比。特别强烈的是信息技术知识更新相当快,这跟其学科教一辈子教学内容变化不大不同。这些都需要花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加强自学提高,否则就会跟不上时代发展趋势,也就不能及时为学校提供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技术支持。网络是学习的好工具,网上有教程、有视频,也可能从网络上得到释疑,也可以与同行们加强交流,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更新和提高。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试谈小学信息技术课新教材中的道德教育
下一篇: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