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论文格式规范 >
大学毕业论文心得:谈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    发布时间:2019-06-14 15:11:35
大学毕业论文心得-陈博士浅谈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txt大人物的悲哀在于他们需要不停地做出选择;而小人物的悲哀在于他们从来没有选择的机会。男人因沧桑而成熟,女人因成熟而沧桑。男人有了烟,有了酒,也就有了故事;女人有了钱,有了资色,也就有了悲剧。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学习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校方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总检验和考核。它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取得相应的学位,能否顺利从学校毕业。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本论题:第一,如何选题和拟定标题。第二,如何查阅和收集文献资料。第三,如何拟定毕业论文的提纲和撰写正文。第四,合格的毕业论文必备的几个要素。
一、如何确定选题和拟定论文标题
一、如何确定选题和拟定论文标题
关于确定选题和拟定论文标题,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第一,确定论文选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第二,论文标题的拟定及注意事项。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一)、确定论文选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确定论文选题的方法。
选题和拟定论文标题是撰写毕业论文的奠基工程,它决定论文的写作方向,也在一程度上决定着论文的优劣。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它就像一列火车的车头,如果它的导向正确,火车就会顺利到达目的地,如果方向有误,火车就会有脱轨的危险。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通常,确定选题方法有两种,我将它们分别命名为收敛法和发散法。
所谓收敛法,就是先阅读大量文献,然后将这些文献中指向同一主题的东西梳理起来,加以整理,使之成为一个至少能自圆其说的系统。所谓发散法,就是先确定一个点,然后根据这个点,依照各种牵连关系,顺藤摸瓜,向四周发散分别寻找相关材料,再通过连缀组合,最后构成一个相对完整而自足的体系。也可以前一种是归纳法,后一种是演绎法。前一种是先接触大量的文献材料,获得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然后再将这些使你获得相同感受的材料加以合理组织,使之成为一篇结构完整、材料充实、论证合理的论文。后一种是事先想定一个题目,然后根据事物之间的逻辑关联或其它关联,寻找相应的材料加以填充。
这两种方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常常交互使用。
下面分别以我的两篇论文的写作为例来说明这两种方法。一篇是试析徐志摩文学创作的发生、衰竭之因,另一篇是文学研究中的图文互文法。前一篇文章刊登于宁夏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后来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专题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后一篇文章发表于学术研究2004年第5期,后来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研究专题2004年第8期全文转载。
因为我向来对徐志摩的诗作很感兴趣,所以在平时接触了大量相关文献。我的阅读感受告诉我,徐志摩的文学创作跟他的情爱活动密切相关,他的文学创作随着他的情感生活的波动而波动。我打算写作该文的时候,电视台也恰好在播放一部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人间四月天讲述的恰恰是徐志摩与三个传奇女性错综复杂而又绚烂多彩的爱情故事,电视的播放,进一步放大了我在阅读文献时获得的那一种印象,我于是决定以情爱与徐志摩的关系为题来做文章。
依照这个想法,我进一步阅读了相关文献及相关理论。这些文献包括徐志摩全集,徐志摩传记、徐志摩年谱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相关理论。最后,我确定文章的大纲如下:
第一部分:总结和归纳前人对徐志摩文学创作及其情爱相关问题的研究。以此确立本论题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部分:从徐志摩的文学创作实践入手,结合他的传记、书信、别人对他的回忆等相关文献,论证他的文学创作发生和衰竭的主要原因是他的情爱活动和情感经历。
第三部分:运用相关理论对该命题进行理论论证。
第四部分:进一步分析引发和造就徐志摩的文学创作的其它因素,诸如家庭背景、文学天赋、性格、个人理想、时代环境和时代氛围等。
第五部分:归纳和总结情爱在徐志摩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以及该论题的价值和意义。
事实证明,我这篇论文写作非常成功。写完之后,我将它投到了一家高校学报。当时我是3月份将文稿寄出的,5月份即收到了用稿通知。这篇文章全文1万8千字,后来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第二篇文章文学研究中的图文互文法实际上是一篇命题作文。2003年1月,杨义先生出版了一本新书,题目叫作京派海派综论(图志本)。我有幸读到了这本书,并对其中的图文互文的方式非常感兴趣。光看标题就可以知道这本书的主要特点是以图文并行的形式来进行文学研究,既把图像元素作为一种研究对象,同时,又把图像元素作为一种手段。我的直觉告诉我,可以此为题来作一篇论文,论题就这样产生了。
以图文互文的形式来研究文学的实践成果就摆在眼前,很明显,这个题目可以做下去。但是,一个题目能不能做是一回事,可不可以做,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这个题目,前人已经有非常详细的论证,那么,再做的话,意义就不大了。我通过检索文献发现相关研究尚是一片空白。我于是决定写作该题。
从定题的这个过程大家可以发现,它与我写作试析徐志摩的文学创作的发生、衰竭之因时不同,我写作这篇文章所需的理论依据和事实材料,在选定题目之前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2、确定选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大致说来,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大家注意:
第一,认定选题之后,要通过多种途径再次确认自己的选题的价值和可行性。
评判一个选题是不是有价值,主要途径有三个:第一,用自己的学识来进行评判。这个很见个人学术功底。随着学识的增加,一个的判断力会逐渐提高。第二,请相关方面的专家来帮忙评判。当我们的学识和修养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层次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第三,通过阅读相关论述,如研究综述等,来进行评判。
选题的价值确定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做下去。什么意思呢?打一个简单的比方。某一天,我们大家要聚在一起吃饭,为了营造一种温馨和亲切氛围,大家决定亲自下厨。其中,你最拿手的菜是红烧鲤鱼,你也很想借此机会施展一下你的手艺。可是很不巧,你在去参加聚会的路上恰好堵车堵得特别厉害。等到你来到聚会地点之后,你发现,你最拿手的红烧鲤鱼已经被人摆在餐桌上了。怎么办呢?再做一道同样的菜吗?很显然,就算是做国色天香,两道同样的菜摆在桌上,大家的胃口再好,恐怕也得有所舍弃。
确定选题是否可以做下去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利用文献和数据库以及现有的研究综述。检索文献这个工作,在四五年以前,应该说是相当艰巨的,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运用以及电子文库的建立,这个工作在今天已经变成了举手之劳。以我的亲身体验为例。我在写作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为了搜集文献资料,花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但在现在,只需要给我半天时间,就已经足够了。具体如何操作,我将在下一部分具体讲到。
通常,通过检阅前人的相关研究,该论题的研究现状也就一目了然了。如果你发现自己选题前人已做得相当详细,并且,依照你现有的水平,你根本无法再前进哪怕是一小步,这时,你就应该去寻找另外一片天地。
尽管教学大纲规定,本科毕业论文训练的重点是:通过论文的写作,使大家知道做研究的方法。它对本科论文的写作能否能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不作过多要求。但,我个人认为,对写作者而言,我觉得,应该要有一个做研究出成果的意识。创新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毕业论文的写作,同时也应该是对个人的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第二,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擅长、最熟悉的题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个东西产生了的兴趣,才会真正主动地投入他的精力。毕业论文是对一个人几年来学习的效果大检阅。它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是衡量一个人水平高低的指标。在限定时间的情况下,题材越熟悉,越能让你充分地展示你的才能。对事物越熟悉,看问题也才能看得越全面,看得更清楚。如果平时很喜欢读沈从文的作品,那么就最好选择与沈从文相关的论题。如他的小说、散文,文学观等等。如果平时阅读了大量张爱玲的作品,那么,就最好选择与张爱玲有关的题目。如果你对金庸的小说特别感兴趣,那么与金庸的小说有关的题目,自然成为毕业论文选题的首选。
第三,选题要适中。
按照本科学位论文的规定,本科毕业论文要求在字数上不少于6000字。依本科生可用的时间和精力看来,不大可能将毕业论文写成几万字的东西。在字数及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题目过大,不容易驾驭,而且容易流于泛泛而谈。题目过小,就会使6000字的内容显得空荡。举一个例来说。有人打算以“论贾平凹的小说”为题。这个题目明显就有点大了。因为,贾的长篇小说有近十部,中篇小说有几十部,另外还有很多短篇小说。并且,贾的创作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他商州系列之前与商州系列之后、废都之前与废都之后,他的创作风格都有较大不同。即便是在同一时期,他的作品的题材也多种多样。那么,如果以此为题的话,尽管写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会有说不完的话,会有用不完的材料,但无论怎么做,都不可能作得更深。比较好的作法是,选定他的一部作品中或者他的几部作品中的某一个要素进行论析。比如分析某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比如说分析某部作品的艺术特色等等。
小题目也不好做。尽管有人说小题可以大作。但那样其实对作者有更高的要求。因为小题一旦要大作,那么就要求对该题作相当深的开掘。要求思维四处发散,这样实际上应该以一个人的深厚的学术素养为基础。
第四,考虑文献材料查找的难易程度。
充足的文献材料,是研究得以进行的前提。有一些选题,尽管很有价值,但文献难以找到,也只好割舍。比如,有一个同学对香港作家亦舒很感兴趣,但他自己手头上只有极少一部分关于她的文献,虽然他一些途径获得更多的资料,但又不能保证在短期内获得。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将该题舍弃。
第五,通盘考虑写作时间。
本科生通常在毕业前一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月确定题目,到第二年的五六月份进行论文答辩。扣除做其它事情的时间,真正用于论文写作时间也并不很多。因此,有一些选题,虽然非常有意义,自已也感兴趣,材料也比较充足,但如果时间忙不过来,也只好忍痛舍弃,等日后时间充裕时再作考虑。
现有的惯例通常是老师们拟定一组题目,学生们挑选,所以,大家在选题时尤其要注意文献查找的难易和写作时间的充裕与否。
(二)标题的拟定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论文标题的要求总的来说是八个字,即“点明题旨,明白晓畅。”
学术论文的标题应该以明白晓畅为基准。在准确表达文章主旨、表明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才可以适当兼顾文学色彩。举一个例子。有一篇论文是对分析红楼梦中的女性的遭遇。他拟的标题是:万艳同悲。这个标题好不好呢?好。因为它凝炼、形象、生动,有振憾力。但它有一个致命的不足之处。那就是:读者无法从题目之中知道作者要研究的对象。因此,需要对标题作进一步推敲。一个解决的办法是:再加一个副标题。“论红楼梦中女性的悲剧”。其实,就学术论文而言,以这个副标题来作文章的标题实际上也已经足够了。当然,吾生有涯,而学也无涯,对完美形式和完美的内容的追求应该是一个没有止境过程。
题目选好了,大体范围确定了,下一个工作就是:围绕选题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
二、如何查找和收集文献资料
二、如何查找和收集文献资料
凡是历史研究,其研究对象都是过去的事物。对过去的事物而言,就有一个文献保存的问题。因各种原因,有些文献得以保存,有些文献没有得到保存,或者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还有一些文献资料,虽然当时被保存,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风吹雨打,虫子蛀,老鼠咬以及保存介质的老化,慢慢地消失了。此外,资料的保存还受收藏单位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因此,对研究者而言,有些资料比较容易查找,有些资料,很不容易查找。
另外,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还会遇到有效资料和无效资料的问题。处理不当,很可能就浪费时间,劳而无功。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你会接触到大量你感兴趣而目前用不上的材料。如何处理这些材料呢?我的意见是: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裕的话,就不必花时间去收集那些与论题无关的材料。大家应该明确目标,集中精力去搜寻与论题相关的资料。否则,就会影响写作进度。
对我们而言,有两种材料是有效的。一种是现有的研究成果,一种是与论题直接相关文献。
搜寻文献资料应该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过程。第一步,给需要查找的文献材料做一个目录。第二步,按照目录收集相关文献。
(一)、利用目录汇编、目录索引之类的工具书制作文献目录。
1、在查找原始文献方面,除了各学科专门的工具书之外,推荐下列综合性工具书。
中国古代文献方面:四库全书总提要、四部丛刊目录索引、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国学宝典等。这几种文献库都有电子版,它们提供了诸如作家名、书名、题名、任意词等检索方式,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文献检索。也可能通过它们来阅读全文。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和香港迪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版,1997年推出。该电子版采用图像方式存储文献资料,保存了原书的风貌,并提供书目检索功能,不但能按原书目录检索,而且能够方便地按书名、作者、作者朝代、盘号、书号检索;系统还提供了标记、注释功能,读者可加自己的标记;另外系统还提供缩放、显示、裁剪、打印等功能。
电子版古今图书集成1999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联合推出。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分类图书,全书有1万卷,1.6亿字。它比较全面收录了从上古到明末清初的古代文献资料。包括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等各类图书,并有6千多幅精美图表。被中外誉为“康熙百科全书 ”。它也提供有多种索引检索方式。
四部丛刊电子全文检索版:四部丛刊分为初编、续编、三编。每编又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初编始印于公元1919年,至公元1922年始成,收书323种,8548卷。公元1924年重印初编,抽换21种版本,增为8573卷,并新撰若干校勘记。续编于公元1934年印成,收书81种,1438卷。公元1936年续出三编,73种,1910卷。正续三编,总计收书477种,3134册,近九千余万字。由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于2001年研制推出。 四部丛刊全文检索版有纸张版本的全部内容,可以快速全文检索,并且提供了摘要、笔记、纪元换算等多种功能。
国学宝典由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出。全库收书总数约3500种,总字数7.5亿汉字。里面也收录了近现代的一些作品,可以进行多功能检索。
中国近代文献方面:有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等。
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80年出版的近代哲社期刊篇目索引。收录全国51个图书馆所藏1857~1918年间我国近代哲学、社会科学方面495种重要期刊11,000余期的全部篇目。共3卷。第1卷一册(1857~1899);第2卷分上、中、下三册(1900~1911年);第3卷分上、下两册(1912~1918)每册正文前有“编例”,后附“收藏单位代号表”。使用时必须看“编例”、查“收藏单位表”。
中国现代、当代文献方面有下面几种:
(1)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
该书由北京图书馆1986年出版。
(2)全国总书目(1912-1935)
全国总书目由出版界老前辈胡愈之先生亲自倡议编纂,根据全国所有出版单位向中国版本图书馆缴送的、公开发行的出版物样本编辑,1949年以来,依据图书的出版时间分年度编纂,每年一本,由中华书局出版。全国总书目由分类目录、专门目录和附录三部分组成。其中专门目录,包括“少数民族文字图书目录”、“盲文书籍目录”、“外国文字图书目录”、“翻译出版外国图书目录”、附录部分包括每一年度的报纸杂志目录、出版者一览表和书名索引。
(3)全国新书目是在国内出版物呈缴本的基础上编制的定期书目刊物,主要收录我国各出版单位正式出版公开发行的各类图书,旨在及时报道我国出版事业发展的现状和动态,提供最新图书的出版信息,是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版物惟一详尽、可靠的资料性杂志。该书现在由新闻出版署信息中心主办,全国各地邮局发行。
(4)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
该数据库的前身是1951年人民日报图书资料组编辑出版的1950年全国主要期刊重要资料索引,同年山东省图书馆编印的全国主要期刊资料索引。1955年改为由上海市报刊图书馆编辑出版。1956年7月因兼收报纸资料,改名为全国主要报刊资料索引同时改为月刊。1958年上海市报刊图书馆并入上海图书馆,从此改由上海图书馆编辑。1966年9月~1973年9月停刊,1973年10月复刊,分为哲社和科技两大部类分册出版社。它以中图法为蓝本编制的全国报刊资料分类表进行编排。每年1、7月号后附引用报刊名。该索引目前在国内报刊资料索引中属第一流尤其是哲社版,并且出版周期短,因此无论用以查检最新报刊篇目还是系统地全面地回溯性查检都很适用。
上述数据库既可以查原始文献,也可以查找研究文献。
除了上述工具书外,查找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尚有以下工具书可以利用。
(1)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
这本书是国家“六五至八五”期间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中国现代文学书刊资料丛书之一。由贾植芳、俞元桂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它收录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版的文学书籍大约13500余种,按四分法分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卷,另外还有翻译卷,以出版时间为序进行编排。它所收录书籍出版的时间始于1917年1月1日,止于1949年9月30日。每个条目的编写依次包括以下内容:书名、著者、译者、编者署名、出版状况、目次等。
(2)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
这本书选收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有代表性的期刊276种,以文学期刊为主,另外有一部分综合性文化刊物。收录期刊的创刊时间始于1915年,止于1948年12月。由北京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的老师和研究人员合作编纂。
它包括了目录汇编、作者索引和馆藏索引三个部分。另外还附有每一种刊物的简介。通过查阅该书,不但可以知道某期刊物的目录,而且可以知道某种刊物的馆藏地点。了解刊物的出版沿革以及主要特色和倾向等。
该书为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1988年9月出版。
(3)中国现代作家著译书目及中国现代作家著译书目续编两种。
这两种书由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和1986年出版。
2、查找研究方面的资料,可以利用下列综合性的数据库或工具书。
(1)、电子数据库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网络版。
该数据库分专题收录了自1978年以来的全国绝大部分刊物的文章的目录,1994年至今还录有全文。其中有一张专门的索引光盘,使用起来特别快捷和方便。一般的大型图书馆和高校的图书馆通常都购有版权,用户可以在网上进行检索。这个数据库也有纸质的版本,但用起来不如电子版方便和快捷。
中国期刊网。
它是中国目前收录期刊数据最多最全的一个网站。它收录自1994年以来的所有的中国期刊文献。它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简称CNKI工程的一个成果,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的国家信息化重点工程,被国家科技部等五部委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重中之重”项目。
“中文社科引文索引数据库”。目前已出版1998至2001年的数据光盘。
(2)纸质出版物。
上述数据库和工具书大都有纸质。此外,王继祥主编的中国学术著作总目提要是一个很不错的工具书。该书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它以全国总书目和全国新书目为主要依据,收录国内公开出版,具有学术和理论研究性质的著作。全书按时间划分系列,陆续编辑出版,往上可以承接清代修编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1978至1987年系列于1996年出版,共分八卷,其中中文专业可以用到的有哲学社会科学卷,文化?教育卷、文学艺术卷和综合卷。该书每个条目介绍的内容有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及出版时间,以及著作总页数、著作者简介、以及著作内容提要。每卷后面附有“书名索引”和“著作索引”,都是以拼音为序进行编排。查找起来比较方便。
除了工具书、索引数据库之外,前人的研究综述也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可资利用的资源。通过前人的注释及参考文献,以及前人对相关问题的梳理,可以按图索骥,获取自己需要查找的材料。
(二)按照目录收集相关文献。
这里,通常用到的资源是图书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门的电子图书馆以及电子书库可以利用。这里推荐超星数字图书馆和方正数字图书馆。
超星数字图书馆是世界最大的网上图书馆,他的特点是馆藏丰富,很多不常见的资料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缺点是,阅读起来不够方便。文字识别率低。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图书制作非常精良,阅读界面也设计得非常漂亮。不足之处是,馆藏量比较有限。
前面讲到的那些综合性文献库如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中国基本古籍库等都可以利用。
这些电子数据库都有检索功能。使用起来,既节省时间,又节省了力气。
比如,在超星数字图书馆里面查找书籍,其检索词有书名、著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只要输入其中一项,就可以查到相关文献。安装了相关阅读器之后,即可以进行阅读。另外,也可以将文献打印下来,进行阅读。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网络版提供了任意词检索的功能。
中国期刊网提供有篇名、作者名、刊名、主题词、中文摘要、第一作者、年、期等10向个检索项目。
充分利用这些电子图书馆和资料库,大家可以比较快捷地收集到所需的资料。
三、提纲的拟定和正文的撰写以及一篇合格的论文所具备的几个要素
 
文献资料查找完毕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阅读文献和写作研究综述了。
阅读作家、作品、传记等相关文献,可以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这时我们应该将一些感触及时记下来。因为论文的写作,同文学创作一样,也需要灵感。而灵感,往往稍纵即逝,需要即时把握,才不致丢失。
写作研究综述,既是一个学习写作论文的过程,也是一个整理思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发现在你所关注的这个课题,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他们得失各在什么地方,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做而尚未做,从而进一步明确自己论文需要努力的方向。下面以我的那篇讨论徐志摩的文学创作发生和衰竭的原因的文章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阅读前的研究成果的时候,我发现,除了在一些零星的论述中有几种不同的看法之外,比如茅盾认为是时代的大变动使徐志摩失去了诗歌的创作源泉。阿英认为是徐志摩的个性主义使他产生了诗情。另外还有人认为是郭沫若引发了徐志摩的诗情。另外,巴人认为性爱是徐志摩文学创作的源泉。其中,巴人的看法,与我的观点有些类似。但他的观点的出发点是批判徐志摩的资产阶级情调,缺乏有力的论证,实际上,也可以说是歪打正着。我发现,尚未有专门的论文讨论徐志摩文学创作的发生和衰竭的原因。由此以来,我论文的努力方向也就变得十分明了。我要做的工作将有:一、指出前人相关论点的不足之处。二、对我的观点进行有力的论证。
通读材料并且做好研究综述之后,自己要作的论文的优势和劣势基本上就变得比较清楚了。下一步,就可以开始论文大纲的拟定。
提纲的拟定。如果做得很细致,包括,将每一部分的观点,每一部分所使用的材料都规划得很好的话,那么,在写作的过程中就会感觉很流畅,写作的速度也会很快。
但通常,除非自己对选题向来十分关注,并且有比较深入的思考,否则,不大可能在论文写作之前,将每一部分,每一个观点都很周密地考虑到。是不是对文章没有完全考虑清楚就不能动笔呢?我认为,不是这样。因为,学术论文与文学创作不同,它更多强调准确性和科学性。而有一些观点,是在深入阅读文献和进一步思考的过程中慢慢才能清晰化,不可能在动笔之前就可以思考得非常清楚。因此,我们在拟定提纲时,不一定要求做得很详细。但话又说回来,拟定提纲时虽然不要求做到十分详细,但大体架构应该相对明晰。总体结构不应该杂乱无章,而应该显出一定的逻辑性。
事物之间总是普遍联系的,具有一定的序列性。一篇文章的各要素也是如此。因此,不管文章如何写,材料如何排列组合,如果可以称为一篇论文的话,那么,它一定是符合某种逻辑顺序的。反推过去,在动笔写文章之前,我们也是可以做到可以按照某种逻辑顺序来对文章进行规划和结体。
通常,学术论文的结构依照以下顺序。
第一步,提出问题。第二步,分析问题。第三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文章的大体结构基本上体现出“总—分—总”的模式。对应起来,第一个“总”就是文章的“引言”部分,“分”就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二“总”就是文章的结语部分。
在论证的时候,通常可以按照“提出问题——讲道理、摆材料——作出结论”这样的逻辑顺序进行。
下面我以我前面提到的那篇文学研究中的图文互文法的写作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讨论“用图文互文的方法来研究文学得失优劣”。所谓用图文互文法研究文学,是指在文学研究中,摒弃以前的那种重文字轻图像的做法,在进行文学研究的过程中,既将文学的插图、封面等图像要素作为一种研究对象,又将它们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和表现方式。那么,在写作该文的写作过程中,有下列几个问题不应该忽视。
1、前人关于文学研究中的图文互文法的观点。2、用图文互文法研究文学的理论依据。3、图文互文法在文学研究实践中的得失优劣。这几个问题也就构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根据事理逻辑关系,我设计文章的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也即引言部分,解释,什么是图文互文法。简述前人对该研究方法的相关阐述以及它在史学、艺术学等学科中的运用。
第二部分,从理论上论证图文互文法在文学研究中的可行性。拟从互文性的普遍存在性,文字、图像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文学作品中的图像要素的丰富性等方面进行。
第三部分,对研究实践进行梳理。指出文学研究中用图文互文法研究文学的优劣得失。
前面提到,这篇文章基本上算是一种命题作文。类似这种论文写作的方法,在确定论题及拟定大纲之后,就可以按图索骥,搜寻材料。材料收集齐全之后,将文章的内容进行填充,即可完成论文的写作。
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写作此类文章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写作之前要确定它是否值得做,是否有丰富的材料来构成一篇文章。也就是说,它是建立作者对相关领域的熟悉的基础之上。对同学们而言,这一步,老师们可以凭借他们的学识和修养替你们完成。他们基出他们的学术素养,可以对命题作出是否能行的判断。
对我写作这篇文章而言,应该说,在写作该文之前,我就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相关知识。因为,我平时比较就比较关注将图像和文字融在的这种方式。我也知道,在杨义这本著作之前,已有数种类似形式的著作出现。如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杨义等人编著的中国新文学图志、陈平原的图像晚清、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当代中国等等。而且,我也知道,这些作者们,他们虽然没有系统地对这种方法进行论说,但在著作的前言、后记里面都有零星的说明。
下面再讲述正文的写作。关于这个问题,我想结合“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的必备要素”这个问题来谈。一篇合格的论文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呢?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论这个问题。第一是形式方面。第二是内容方面。
在形式方面,需要具备的要素有:
第一,需要符合本科毕业论文所规定的格式要求。关于这一点,同学们可以找到并依照学校制定的学位论文格式规范进行操作,我这里只作简单说明。
按文章定稿后的排列顺序,毕业论文的结构主要包括主标题、中英文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及参考书目六个部分。其中摘要是对论文的主要内容的概括说明,要求在500字以内。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体概念的词或词语,一般不超过五个。正文的内容要求一般不少于6000字。注释、参考书目依次列在篇末。在列出参考书目时,要注意将各要素开列齐全。以著作为例,参考书目通常应该包含这么几个要素: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代。
毕业论文对文字的字体、字号也作了统一规定。
文章的主标题一般用三号宋体字并加粗,正文内各主要部分的大标题用四号黑体;正文内文字使用小四号宋体;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用五号楷体(其中“摘要”和“关键词”两个词语要用同号黑体并加方括号),英文摘用小四号新罗马体(Times New Roman,其中摘要一词即Abstract采用同一字体,加粗,并加方括号);均用小五号宋体(其中具有标题性质的“注释”、“参考书目”左边不空格,采用同号黑体加冒号)。
文文章内部的文字各大部分的标题用汉字“一、二……”,次级标题为加单括号的“(一)、(二)……”,三级标题用数字“1、2……”,四级标题用加括号的数字“(1)、(2)……”。不再使用五级以下标题。
版式方面:要求使用A4规格打印,每页30行。
毕业论文的封面、封底由学校统一印制。
鉴于各人的写作能力的实际情况,论文的内容或许会呈现各种面貌,但我相信,只要大家勤快一点,在格式规范方面应该可以做到得满分。
第二方面是关于内容的。
就论文的内容而言,概括一点说就是:讲究学术规范,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观点分明、论证充分。
讲究学术规范是指,凡引用材料和别人的观点,都要注明详细出处。如果有观点是受别人启发而来,也要注明参考文献,坚决不允许出现抄袭和克隆现象。
正文部分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具备了这三个部分,也就可能称得上结构完整了。
前言或者引言,主要内容包括,对现有的相关研究的概括叙述,点明文章的研究对象、所使用的理论依据和所采用研究方法。并分析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正文部分是对文章的观点展开和论证。
结语部分,是对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小结,作者需在这里指出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尚存不足的地方,再次凸现文章的价值。
条理清晰主要是要求文章在结体和论证方面具有逻辑性。
观点分明主要是指论述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模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论点。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同学在论述“喝酒对李白诗风的影响”里,一会儿举例说明,酒是形成李白豪迈诗风的主要原因,一会儿又举例说李白即使不喝酒,也可以写出非常豪迈的诗句。这就是观点模糊不清的表现。
论证充分,是指在写作过程中,要多寻找一些有力的证据。要记住一点:孤证不能成立。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论证论点时,不能够只提供一个论据。比方说,你提出一个观点:说鲁迅的小说是中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但是,你在论证的过程中,你所用的材料只有鲁迅的一篇小说药或者阿Q正传。那么,这就是孤证。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强调,那就是,文章中不要出现错别字。电脑写作,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写作速度,但同时,因为输入法的原因,也使得错别字的出现率大大增加。大家可以通过请别人的作校对、反复校对等方式来减少错别的比率。
上述几个问题,也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的几个问题。
另外,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都是打磨出来的。因此,写出初稿时,如果感觉很不满意,也不要灰心丧气,多修改几次,文章会变得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漂亮。如果感觉很满意了,也不要就此停止了对文章的思考,多读几遍,会发现,里面还会有许多地方可以进一步完善。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 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