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音乐论文 >
初探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9-03-27 19:55:07
初探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绍兴市高级中学 胡卫刚
 
摘  要:当今社会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因而造成音乐教学上的种种误区。为了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和谐地发展,作者提出要构建音乐课堂的新模式,并从观念先行、加强协作、开放空间、教学多元、角色互易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新模式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课堂 新模式 观念 协作 开放 多元 易位
 
引  言:
我们常可以看到,许多学龄前的小朋友会随着美妙动听、活泼愉快的音乐手舞足蹈,他们情不自禁地用动作表达听到音乐时的心情并展示自我。但是,当他们到了学习阶段,特别是初中、高中阶段,在音乐课堂上,他们的这些活力和灵气都没有了,这是为什么呢?抛开社会重视程度、学习升学压力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原因之一。作为音乐工作者,我们应该从音乐课堂中找找原因。
 
一、音乐课堂模式的制约。传统的音乐课堂模式,多是以教师为主导的音乐教育,重概念、重技巧、轻感受、轻审美的教育思想,使学生离美好的音乐越来越远。音乐欣赏课以单一音乐欣赏为主,这种单一的课型是不符合普通教育的音乐课堂教学原则的。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非专业音乐的音乐教育,普通中小学校的音乐课应该具有多项内容的综合性,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歌唱教学、器乐教学、律动教学、欣赏教学、创作教学的基本能力和音乐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综合教学的能力。一般的音乐课堂教学应该都是由多项教学内容构成的和侧重一个方面的综合课。因此教师必须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和结构。根据上述原则,传统的音乐课型不利于学生的音乐素质全面发展,同样,“单一欣赏课型”也是不利用学生更好的赏析音乐的,这样单一的课型使学生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听觉参与和思维参与的地位。因为长时间的被动状态会使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所以我们学生们经常说“我们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
二、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甄别。我们教材中的内容过于老化,很多教学内容十年更换一次,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教师应善于结合时代特征,掌握学生特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内容和音乐作品的选择上不照搬教材上的音乐作品,或按自己的意图选择教学内容和音乐作品。这样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内容关注程度不够,对学生和欣赏的音乐作品不能主动地参与进去。很少有音乐教师关注最新音乐的动态,也极少有老师对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产生过浓厚的兴趣。事实上,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该随时关注最新音乐的动态和学生的审美倾向,关注的过程就是教师学习的过程。
三、音乐课堂教学程式化。实施素质教育几年以来,我们大力倡导创新教学,虽然那种“一听到底”,“一唱到底”陈旧模式已一去不复返了,却仍是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结果还是使学生的音乐灵感、创造力和想象力受到了较大程度的束缚,音乐课堂总有被程式化了的感觉。
然而音乐课堂不该是一个固定的模式与程序,而应该是动态的,一直变化的,这是由音乐这一特殊学科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因此,为了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和谐地发展,构建新型音乐课堂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正  文: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存在种种束缚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弊端,势必要求学校和音乐工作者来思考和探索构建音乐课堂新模式的发展之路。那么,何谓音乐课堂新模式?又如何才能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积极地投入和最好地发挥?怎样才能开创音乐课堂教学新模式的道路呢?结合我多年的从业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一、教育之路,观念先行
目前,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总有这样的观念,认为语文、数学等高考学科好,而音乐成绩差不是偏科,他们也总是报以熟视无睹的态度,任之发展;与之相反,音乐、美术好而文化成绩差的学生,则一定会被扣上“偏科严重”的帽子,更有甚者把这样的学生列入不务正业的坏学生行列中。因为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们也只把音乐等非高考科目当成是学习的休闲甜点,因此年级越高,上音乐课时就越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游移状态。在这样的心态之下,没有学生的配合,即使老师付出再多的努力都是功半事倍。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及其家长对音乐课堂有正确的认识。高山流水可以陶冶情操,阳春白雪可以洗涤和净化人的心灵,而且对于音乐的欣赏和领悟能力作为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可以提升人的气质和修养。所以,对于那些音乐基础较差的同学,也应该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之外给予适当补习。同时,作为音乐老师,应该认识到构建音乐课堂新模式的重要性,并以此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课堂角色,师生易位
尝试让学生自己作一回课堂的主宰。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不少学生对学校的音乐课堂兴趣不大,而喜欢新创作(原创)、正在流传的音乐作品。几乎让学生天天耳濡目染的大众传媒的强大影响,是每周一节的音乐课无法抗拒的。与之相反,作为音乐老师,由于课务及研究领域等原因,却极少关注大众传媒的各种音乐潮流,老师在涉及到这样的内容时,可以建立4~6人的合作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合作,搜索相关信息,制作课件,放手让学生走上讲台过一回当老师的瘾,介绍学生喜爱的歌手、时下流行的音乐等等。在教授爵士乐这一节之前,我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一些喜爱的、内容健康的爵士风格的乐曲并推荐给我。只要是情趣高雅、格调高昂的流行歌曲,都可以在音乐课堂上学唱。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不仅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也丰富了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创建音乐教学的民主环境。课前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来感知、欣赏,使学生首先获得“感性认识”,课堂中再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走上讲台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信息。学生从不同渠道搜集的大量资料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还开阔了我的视野,便于挖掘出更新、更广的内容,也融洽了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让老师了解到学生的所思所想,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对于当下流行音乐的鉴别和欣赏。
三、教学手段,追求多元
许多学校的音乐教师,每周可能要上十节以上相同内容的课,于是很多课务繁重的老师都有同样的感慨,当上到第7、8节课时,课堂语言已经只能机械地背诵,教师的表情和兴奋也已经失之过半,这样必然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对于音乐教师来讲,要在后面一些班级的音乐课堂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难度更大。老师们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地重复相同的话,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欣赏作品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手法和思路。例如欣赏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前几个班级可欣赏民歌版的,重演唱的风格和内容的表达,后几个班级则可聆听我国现代作曲家鲍元恺的官弦乐组曲云岭素描的主题片段,重旋律的分析。这样就如同时髦姑娘穿上了古代的服饰,乡下姥姥打扮一新逛市区一样,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不至于使自己由于机械重复而产生疲劳倦怠感。我们要尝试着不断改变教学形式来增加教学效果,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能促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寓教于乐。
此外,多元化教学不仅体现在教学手段中,还体现在多种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音乐艺术在沟通和形成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优势,学科间的互补强化、统一融合,有助于学生了解音乐艺术的文化积淀与历史印记等。因此,要努力加强艺术学科群的建设,不仅使音乐、美术进入课堂,还要将舞蹈、影视等其他艺术门类及非艺术门类引入课堂,同时注重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尽可能给教师和学生发挥和创造的空间。
四、课堂空间,尝试开放
音乐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更是表演的艺术,而我们的老师习惯了音乐教室这样鸽子笼式的教学空间,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活动空间也局限在自己布局固定的教室的座位周围。科学研究证明,0-5分钟是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表现的第一阶段,由于课间休息谈论和课程内容的转变,学生的注意力还比较分散,这时候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所以当连日的阴霾天气突然绽放出太阳的笑颜,带来春光明媚的气息时,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在渴望着放飞。那么作为音乐老师,就可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带上象格里格春之歌和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这样生动、美好的音乐,领着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的某个角落,上一堂有阳光、白云和草地相伴随的音乐课。情与景交融,心与自然沟通,情景式的教学模式更能得到音乐欣赏上的共鸣。
此外, a9`sb6I/T2^r,T
i

p­v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说明了环境方面的背景信息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人方面的信息,如意识、心境、情趣等,而良好的情绪状态和环境因素可直接影响课堂效率。所以,教师需要提供更多的学习、表现空间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对于许许多多的学生来说,正式在舞台上表演的机会并不多。于是,我们可以利用音乐课堂,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让他们站在学校音乐厅的舞台上,搭建一个体验、展示他们的平台,甚至是从中获得小小成功的感受。舞台虽小,展示时间虽短,对于学生来说却可能是一次意义重大的人生经历。五、教师之间,加强协作
要实现音乐课堂新模式的全程化,需要教师间和学校通力协作,共同做出努力,可以采取引进、借用、合作和共建等方式来进行。每所学校基本上是把一些班级的音乐课务固定地安排给一个音乐老师,那么这个老师总是用他自己习惯的课堂风格和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这样,学生是很单一地在接受这样的课堂形式。而且,因为老师专业特长的原因,他总是扬长避短地组织课堂结构,选择课堂内容,也就是说这个老师要是不擅长舞蹈,那么在他的课堂内容中就会尽量避免舞蹈的内容;即使老师为了课堂需要,安排了他不太擅长的内容,他也不能象自己专长的内容或形式那样讲得得心应手。所以,我们可以打破传统的固定教师上固定班级课堂的常规,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新鲜的面孔,尝试接受不同老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对于教材或教材之外的某些内容,我们可以尝试以一个教师为主,个别或多位教师为辅,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共同探讨,协作完成特殊教学内容的新形式,相辅相成,全方位地展示音乐艺术的巨大魅力。
 
结束语:
学校的音乐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包括培育他们的创造性,这是培养跨世纪的现代化人才的需要。尽管人们已开始注意到学校的音乐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往往忘记了音乐教育的超音乐的目的。鼓励教师的积极性与独创性,有利于普通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全民素质教育的实施。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而且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差异较大,若想更有效地实施全民素质教育,我们则更有必要采用多种音乐教育模式来发展普通中学音乐教育。
我相信,通过我们这一代音乐工作者的努力,未来音乐课堂教育的发展,必将彻底摆脱封闭、狭隘、静止的状态。从教学观念、教学空间、教学手段等方面推动课堂模式的积极探索,从而推进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 刘儒德等编.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孟建伟.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论教育观的转变[J].教育研究,2007(1).[JP2]
[4] 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教研会交流材料 题目:唱响高中第一节音乐课
下一篇:创造性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