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对初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9-04-15 06:57:05
初中数学论文:对初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分析
   对于现在新行改编的鲁教版教材来讲,无论是代数还是几何,初一的数学学习很重要。代数方面,学生将完成小学到初中由数到字母,由自然数到有理数的扩充,进而学习有理数的计算及整式的加减、乘除。几何方面,学生将从小学刚刚步入中学的初一新生在数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解题错误。这些错误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帮助学生改正?本文就此作一简要分析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
第一、教师要正视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对待学生错误的心理对于学生掌握知识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在解题中产生的错误结果的原因分析不够,只注重去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忽视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虽然能片面接受正确的知识或结论,但对错误的出现无法有个正确的认识,在解题过程中看不出错误或看出错误但又不纠正,因而在日后的练习中还会继续犯类似的错误。例如:-22与(-2)2的区别很多学生只记得它们的结果是-4与4,但-23与(-2)3的区别很多学生就无法分清,事实上区分这两种幂不在其结果而在其底数,即对什么数进行n次乘方的问题。
第二、学生解数学题错误的原因,就初中生解题错误而言,一般可能造成错误的干扰,
我认为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干扰,二是初中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一个学生能顺利正确地解题,表明其在审题、分析问题,提取、运用相应知识的环节上没有受到干扰或者能克服干扰。但如果在上述环节上学生不能正确地排除干扰,就会出现解题错误。1、小学数学的干扰,在初中学习一开始,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所形成的某些认识会妨碍他们学习代数的初步知识,使其产生理解知识的错误,进而在解题上会犯错误。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没有正负数的概念,因而在理解字母a的范围时,学生就只是习惯性地认为它是正数,对于它可能表示负数就无法理解,故在后来的学习绝对值、分式、二次根式等意义时对字母要进行讨论就无法进行了。用字母表示数这本身就是初中数学与小学
计算的最大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地对数向字母、向式的过渡进行详细的比较讲解。因为正数、零、负数均可以用字母表示,那么字母本身就带有符号,不能简单地认为字母前面没有符号就是省略正号。只有学生正确理解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才能够在今后的解题过程中不至于忘记讨论字母的取值。 再如,小学的加减运算对于学生的记忆是根深蒂固的,学生在学习代数第二章有理数运算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错误:-4+2=-6,学生(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的第一感觉总是先算小学的,熟悉的运算即4+2=6如加上一“-”号,而忽视了“-”号是4本身的性质符号,在运算时要先确定两个数的性质符号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运算。
总之,
初中开始阶段,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常可追溯到小学数学
知识对其新学知识的影响。讲清新学知识的意义(如用字母表示数)、范围(正数、0、负数)、方法(代数和、代数方法)与旧有知识(
具体数字、非负数、加减运算,算术方法的不同,有助于克服干扰,减少错误。
2、初中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随着初中知识的逐渐深入,初中数学知识本身也会前后相互干扰。例如,在学有理数的减法时,教师反复强调“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因而3-7中7前面的符号“-”是减号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紧接着学习代数和,又要强调把3-7看成正3与负7之和,-”又成了负号。学生不禁产生到底要把“-”看成减号还是
负号的困惑。这就要求老师能够讲清性质符号与运算符号的异同点。总之,这种知识的前后干扰,常常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出现困惑,在解题时选错或用错知识,导致错误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