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初中德育论文 >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9-03-25 12:10:59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

八年级  张伟玲

新课程标准倡导要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志存高远。班级的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应该说,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多重的作用。它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层面上,也不能局限于某一部分,它必须有层次、有深度、有广度。简单地说,所谓班级文化,就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级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创设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结合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探索班级文化的内涵、作用以及营造积极的班级文化的途径,旨在体现交流与借鉴之功效。现阐述如下:
  一、班级文化的内涵与作用
  从社会学角度看,任何文化都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班级文化当然也不例外。它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班级集体运转过程中创造的有关成员在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文化现象的总和。
  从班级的物质文化看,它主要是班级集体所占有使用的各种基础设施和客观的学习、生活环境。它是班级文化中的表层形式,是其他层次文化的存在基础。如班级中的墙报、图书角、多媒体等一切物质形式的教育措施。
  从班级的制度文化看,它包含着班级内部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结构。它建立在物质文化基础上,有制约着精神文化,处于中间层。而最高层次的班级精神文化则是班级成员的科技文化素质,有关的学习、文艺、体育、卫生等的文化活动,以及思想观念的文化综合。特别是班级的思想观念文化,如班集体的价值观、信念和目标等,构成了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以上三个层次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班级文化的内涵。体现在具体中则是班级集体成员的态度、行为和风格。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充分认识到:班级文化一经创造形成,又反过来对学生的行为起凝聚、激发、引导和控制作用,使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作风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作用具体表现为:
  1、创造共识环境
  一个班级能否造就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关键在于班级成员的创造性、主动性发挥如何,靠班主任的强制性命令与指挥是无法达到的,它必须建立在“共识”的基础上。老师的期望、同学的激励,把学生的荣誉与班级集体的荣誉联系起来,使他们能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行学习与工作。主人翁地位的实现和巩固,又呼唤学生强烈的义务感与责任感,使班级内部产生出一种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刻苦进取的良好风气。这样一种氛围胜过任何强制命令和指挥,将学生的被动行为转化为一种自觉行为。
  2、建立激励机制
  根据人的需求理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事业心和成功欲。班级文化恰是在具体的环境条件下,将学生所具有的这种事业心、成功欲转化为学生共同追求的具体的班级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形成一种精神支柱与动力,并能通过一定的结构和运作方式,将作为个体的学生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班级可以利用这种聚合作用,为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努力,从而建立班级内部激励动力机制。
  3、引导规范行为
  班级如同一个社会群体,都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这种规范的形成,单凭繁文缛节的规章制度等“硬”约束是难以完全凑效的,必须凭借一种信念,经过潜移默化之后,在学生心理深层形成一种定势,构造出一种响应机制,只要外部诱导信息发生,即可得到响应,并能迅速地转化为预期行为。这种无形的规范,形成有效的“软约束”。它能削弱由强制性“硬”约束所可能引起的逆反心理,从而使班级上下左右达成统一、和谐和默契的关系。
  4、塑造班级形象
  班级文化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定势后,必然会通过学生的外在行为、态度和情感表现出来,时时处处会体现在班级外在的形象和风貌上。这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找到了依托并得到了最终的落实。
  从建设班级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从事班级管理工作,必须把班级学生群体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若干事件的堆砌,必须深切地了解学生共同生活的班级环境(包括目标导向、行为规范、组织制度等的班级文化),了解他们在这个班内部的发展规律,通过班级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营造一种“和谐、上进”的心理氛围,帮助和激励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
  二、建设积极班级文化的途径
无论从班级文化的作用来看,还是从班级建设的需要来看,建设积极的班级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意义。关键是通过什么途径,从何处着手开展?
  1、设置班级奋斗目标
  班级集体的精神状态和学习风气,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灵魂”。作为班主任,心中应有十分明晰的“蓝图”:从德育工作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出发,制订好三年工作计划,且每一阶段又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以利于操作和实践。而班级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奋斗目标的设置,对形成班级集体的精神状态,无疑是十分关键的。
  开学初,向全体学生提出总体要求,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确立个人和集体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同时,结合校训和班级实际,明确提出自己的班训:“自强不息,永争第一”,作为学生长远目标与准则。其次,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一定时期的班级现状,确立短期目标,并设计班级标语和口号。面对学生的骄傲情绪和忽视学科学习基本功的现象,我们提出了“有志者,事竟成”、“活着为了学习,学习为了更好的活着”,提醒学生不要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和已知的知识,应该夯实基础,踏实前进,等等。
  这些目标性很明确的标语和口号,其精神一旦融入学生的心灵,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就大为改观。这些班级口号,作为班级和学生的奋斗目标,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不断有意识地加以调整和引导,使学生在不断完成一个一个小目标时最终实现“成人成才”的大目标。
  2、实行制度管理
  班级的规章制度和组织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中间层和重要保障,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首先,在班级的制度建设方面,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因此,在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校纪校规的基础上,以民主讨论的方式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共同讨论起草班级公约,提出共同遵守的几条制度和原则(每个学期各有侧重),而这些制度必须是可落实的、可操作的,并能具体量化为指标,易于学生遵循和检测,并进而落实为自觉的行动。同时,在班级中建立监督机制——检查委员会,以保证制度的正确落实。因此,有了这些制度和指标,学生行为的正确与否,就可以交给班委和学生们去评判、督促,学生开展自我管理也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了。
  其次,班级组织结构是班级制度文化的重要内容。班级管理必须着力调整完善班级内部的组织结构。其中,如何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人人参与管理,是班级内部结构调整的核心。在推行班委竞选制之外,我在所带班级中还推行了公选班干部,设值日班干管理日常纪律和卫生。同时在班委的协调和带动下,有利于充分展示和锻炼每位学生的组织管理才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班级中的积极负责态度,在管理他人中学会管理自己,在为集体和他人的服务中学会负责和互相协作。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3、实行民主教育管理
  以情境激发或讨论型主题班会来实行民主教育管理,即指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时期的德育要求,设计特定的情境,让学生互相辩论,开展活动,统一思想,逐渐形成正确观点,从而解决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这种体现民主教育精神的主题班会,素材新颖多样,从实际生活出发,针对性强,避免了老师空洞的说教,学生热情高涨,参与性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通过活动和讨论,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教育。
  4、优化班级心理气氛
  班级是通过教育和教学活动,把老师和学生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微型社会。它由两类基本的人际关系构成: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构建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增进相互了解,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每个学生内在的精神需要。在班级集体中,同学之间应当相互宽容、相互尊重、互助互爱,培养起理解、宽容、尊重他人的个性品质和善于谦让的人际协调能力。在学生遇到人际矛盾时,从指导学生解决人际冲突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人手,探索养成和谐人际关系的途径。比如结合具体事例的分析讨论,让同学们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明白一些道理,或者通过心理辅导课,让学生从知、情、意诸方面得到如何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教益。特别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评价他人。
  5、建立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
  班级舆论是班级中占优势的为多数同学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正确的班级舆论起着一种导向和激励约束作用,通过肯定和否定,鼓励和制止,可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纠正错误行为,在班级内部产生一种精神力量,激励每一个成员表现出努力向上、争取先进的积极态度,使班级呈现蓬勃的朝气。
  6、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
  班级文化物质环境,包括教室卫生环境,电视、投影等教学设施,张贴在四周墙壁上的标语,学习园地、用于评比竞赛的各种图表、班级公约和班务栏等,以及班级集体所获得的各种荣誉、奖状等。
  卫生环境状况既是班级管理水平的重要表现,也是班级文化的重要基础性内容。而那些精心设计的张贴在教室四周墙壁上的各种文字、图表,是班级文化的物质载体和表征,也构成了美好整洁环境的一道特殊文化风景。另外,发动学生布置教室,添置一些花草盆景,从而美化学习环境,造就绿色氛围,愉悦了学生身心。在班级中,每一个学期我们还设立一个图书角,对于营造读书气氛,让学生感受“书香”,养成阅读习惯,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总结 管理学的发展表明,由强制性的管理转向整合协调的民主化管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班级管理中扬弃传统的老师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管理模式,摒弃放任自流的非管理现象,重视培育和塑造积极的班级文化,以文化的聚合、激励、协调功能带动班级管理走向新境界,无疑是一种值得重视和探讨的新选择。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我工作着,我辛劳着,我快乐着
下一篇: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