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体会    发布时间:2019-03-21 12:05:39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体会
 
论文类别:学科教学类          学段:小学          学科:语文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契机的同时,也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课程改革的实施,使教师的角色的到重新确立,也赋予了教师角色新的特点,教师专业内容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也有所改变。关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语文教育专家们在各种媒体上已经发表了多篇论文,论述深刻,阐释清晰。因而,本文主要是结合本地的小学语文教学教研实践,第一,谈谈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认识,第二,就实现课程目标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关键词: 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改革  专业素质  教学  新课程
 
课改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我们知道,课程目标对于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改革语文教学,首先要对语文课程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而当我们把课标精神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结合起来思考时,就会对语文课程目标有一个准确的认识──那就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我们知道,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而整个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不同学科的具体目标来完成,所以,语文课程目标是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相一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要求。并将课程功能的转变列为六个具体目标之首: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承倾向,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纲要还强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由此,我们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再来看看语文课程目标。既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那么语文教育就应该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课标在前言的“课程性质与地位”部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对语文素养进行了具体阐述。“课程目标”部分,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出了课程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实施建议”部分,又围绕如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出了教材编写、教学、评价、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建议。可以这样说: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贯穿于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我们领会、执行课标精神的核心。
第三,怎样理解“语文素养”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对其进行了具体阐述:“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另外,在课程总目标中,又对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提出了十项具体要求。我们从中体会到,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个性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使学生有较强的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使学生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健康的个性等。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师生、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探究。明确了语文学习的五大目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怎样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加学习活动,而不是我要讲什么,我要交给他们什么。具体的做法是:
第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学习的紧张恐惧心理,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活动。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发问的兴趣和热情。要有意识地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关于课堂宽松和谐气氛的营造有很多典型的课堂教学实例可以借鉴,比如徐州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随意称呼自己,当有的学生直呼其名时,于老师一声“到”,缩短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和稚气未脱的孩童之间真正做到了“零距离”,后面的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就再也不会有陌生感和距离感。
第二,要提供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和活动空间,设计好讨论方案,让每一位学生有效地参与讨论。江苏无锡的唐江澎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一开始就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方案,把全班学生分成6个小组,围坐在老师的周围,并且按照一到六号作了明确的分工。每次讨论有学生主持,有学生汇报,有学生记录,有学生代表其他学生交流发言。避免了有些讨论课上看着热闹但实际上流于形式的弊端,也不会有出现有学生充当旁观者的现象。
第三,要让学生自己认识一堂课的学习目标,自我定位,自我检查,教师指导督促实施。制定过多的学习目标,会“贪多嚼不烂”。有的老师在一节课中仅词语画出了20多个,花费了将近20分钟的时间。有些词语根本就是无关紧要,不但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反而把必须掌握的内容也遗忘了。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应当随文教学,不要过于集中,有些词语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多次语境学习慢慢掌握。
第四,要立足语文能力的培养,在课堂学习的细微之处注意积累。语文能力和素养不一定通过考试反映出来,也往往体现在平时写字、读书、回答问题和课堂交流等等的小的环节上,也只有在这些细微之处讲究起来,才能使大多数学生磨练语感。有的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粗心,学生读错了字不纠正,写错了字没有发现等等。而我们知道,语文的学习就是在这些细小之处的“较劲”中培养学生的能力的。
课程目标,既是教材编写的目标,也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因此对语文课程目标有了清楚的认识之后,如何采取措施,改进教学,实现课程目标,便成为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要想使中国语文教学有实质性的推进和突破,就必须: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应变“阅读核心”为“读写并重”并朝向“表达”;在教材编写上,应变阅读本位的“阅读教材”为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教材”;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应变“阅读主导”为“表达主导”;在教学内容上,应变“理解课文”为注重“读写结合”的实践活动。语言本身就是文化,而且更重要的它是为何 载体,是传统文化的积淀。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记载该民族相应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北大教授温儒敏曾说语文教学若是过度的人文教育和超越儿童认知水平的文本讨论,使得语文课程的本体任务有被掏空的危险。在此,结合我们学习、实践课程标准的实际感受,提出三条教学建议。
第一,整合教学过程,体现三个维度。
如前所述,语文课程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也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围绕这一总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又从语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以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譬如,总目标中的“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而“学会汉语拼音,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等属于“知识、能力”方面的教学目标;像“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等则是侧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全面理解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教学过程也应体现出目标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对此,课标的“教学建议”部分指出:教学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哪一个年段、哪一项内容的教学,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都必须综合考虑教学目标,努力体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具体地说,对于一堂课的教学,既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制定明确的语文知识、能力目标,又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应该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获得怎样的学习方法,形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这样,使语文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这三个方面的目标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实现。
第二,改变学习过程,加强语文实践。
以往的教学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没有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又怎能终身学习呢?所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崔栾同志曾经说:“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靠民族凝聚力,二靠高科技。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的魂,这个魂的核心是价值观。”
课程改革之后,为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必须切实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因为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语文教育,应该使学生经历一个怎样的学习过程,才能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目标呢?回答是:加强语文实践,别无他途。这也是由语文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
我们知道,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而语文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又决定了语文能力的提高必须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来实现。正如课标所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语文素养,还包括良好的品德、健康的情趣、正确的价值观等人文素养,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必须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来完成。课标“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来实现。综上所述,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必须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实现;同时,学生道德品质、健康个性、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又必须靠语文实践过程中的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来实现。
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首先是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语文实践活动。正如课标“教学建议”部分所指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可以这样说,加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尽力促使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感悟,自行探索,自求了解……这样,通过一项项内容的学习,学生所得到的不仅是一个个结论,而且通过自己能动地听说读写、思考、体验等实践活动,悟出了怎样去读,怎样去想,怎样去说,怎样去写,从而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表达方法等,真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其次是拓宽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领域,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育体系。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然后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道理讲得非常明确,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已经有不少实证。如,昌邑市奎聚街办中心小学针对传统语文教学封闭、单一的弊端,主张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密切结合,构建了名曰“一体两翼”的大语文教育体系。他们以学科课程教学为突破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地位,不论是阅读教学的“六段主动式教学结构”,还是作文教学的“学导式教学模式”,都是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在活动课程教学中,他们重点抓“大阅读”课,设计了“五种课型”,让学生经历大量的读写实践;在课外、校外活动中,他们组织了学生自愿参与、自主进行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母语大环境里历练语文学习的本领。实践证明,“大语文”教育体系不仅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学生其他学科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更加广阔的时空领域里学语文用语文,不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而且在学习实践中真切地认识到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更加热爱祖国的语文,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加浓烈,使语文学习形成良性循环。这是对语文教育体系的整合,也是对语文教育体系的创新,应该是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第三,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课程教材改革之后,实施的关键就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这是关系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要害问题,也是语文课程目标将其列为三个维度之一的原因所在。因此,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就必须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实践中,形成语文能力,受到情感熏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合力攻关、深入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精神,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建议”中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已成为今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心任务。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前提与基础就是自主学习,因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是提倡创造性的学习,这是和过去的维持性学习、接受性学习相异的。而创造性学习的基础就是自主学习,所以高质量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
如何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首先,教师应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宽松,愉悦,平等的心理环境中学习。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更应该是学生探究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课堂上,应该出现这样的画面,学生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师生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其次,要发掘学习内容的魅力,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有时,我们却恰恰忽略了学生那种蕴含在知识本身中的兴趣。知识本身的魅力才是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更努力、更深入学习的内驱力。第三,教师要让每个学生看到成功的机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是最好的动力。”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思维释放的空间,展示思维个性的舞台。教师要不断地给每个学生创设展示的机会,展示课内学习所得,展示课外学习收获,肯定每个学生学习的进步,使每个学生特别是使“后进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愉悦。让学生们个个都是成功者,个个都企盼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式的学习方式。认真阅读课标的这两部分内容,当然,对于不同内容的学习,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措施也会有所不同。
语文的价值不仅仅是掌握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精神的塑造,民族印记的烙刻。语文训练天然地蕴涵人文性,汉字的一笔一画,汉语的一词一句,都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民族思维的呈现。
削弱语文训练不适当地添加其他非语文的人文教育元素,看起来好像很“人文”,其实影响了学生对语文工具的熟练掌握,最终会掏空语文课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文”。严重点说,这是一种自毁长城的行为。①语言学习理论认为:语言能力的提高首先依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 语言输入是学习者学习的蓝本,也是学习过程的起点。没有语言输入,根本谈不上语言学习。语言输入的内容、数量和方式,往往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质量和速度。
语言输出并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运用和表现,而且也是语言学习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没有语言输出,而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是不可能的。语言能力的获得——靠日积月累。言语能力的获得,要为儿童提供大量的语言范例,丰富儿童的语言积累,形成语感--靠言语实践。儿童可以通过日常交际自然获得语言。如果儿童生活在丰富生动的语言环境中,经常有机会与别人进行言语交际,口语能力就会得到迅速发展。语言的获得,不仅需要习得者广泛地接触语言材料,而且还要直接使用这些语言材料参与交际, 通过交际变成可运用的语言材料——克拉申。语言的获得,不仅需要习得者广泛地接触语言材料,而且还要直接使用这些语言材料参与交际, 通过交际变成可运用的语言材料。
传统语文教育阅读经典只是要求“初知大义”,不提倡“博综精研”深层涵义,这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因为儿童“悟性未开”;现代白话文教育因为“初知大义”不难,因此而将“博综精研”文本的微言大义作为阅读训练重点,其实不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因为“悟性未开”是古今儿童共同的认知特点,并不会随目标语的改变而改变。现代白话文教学以深层涵义“理解”为重点的语文训练,相比以“积累”为重点的传统语文训练并没有明显优势,反而使得语文教育水平有所降低,并导致学生语言不过关。②传统语文教育阅读经典只是要求“初知大义”,不提倡“博综精研”深层涵义,这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因为儿童“悟性未开”;现代白话文教育因为“初知大义”不难,因此而将“博综精研”文本的微言大义作为阅读训练重点,其实不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因为“悟性未开”是古今儿童共同的认知特点,并不会随目标语的改变而改变。现代白话文教学以深层涵义“理解”为重点的语文训练,相比以“积累”为重点的传统语文训练并没有明显优势,反而使得语文教育水平有所降低,并导致学生语言不过关。③新的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知识的。以前我们提倡不要死记硬背,教师要“少讲多练”。让学生通过大量做题练会。现在我们应该提倡“少讲多学”,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在解决问题中去学会。无论是用哪种方法学会的,从试卷上看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导致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是不一样的,而且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是极不一样的。
课改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也就是说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以往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就语文学科而言,语文学科的特点是文中有情,学中生情。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关的培养,就决不能是简单的说教。而应是教师以情激情,熏陶感染,在“润物细无声”中,使学生动情,心灵受到震撼,使学生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做有爱国心、进取心,高尚的中国人。
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程的综合化,未来的中小学课堂上将出现一种新课程一综合课程,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鲜明的特征。我们应该认识到课程的综合不是简单的内容删减,也不是搞一个拼盘,而是淡化学科界限。据专家分析,综合课程的出现,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方法产生深远影响。首先,综合课使学科知识学习走向综合化,要设法让学生在各科知识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对所学知识要有一个综合的认识。其次,综合课程在内容选择上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既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重兴趣、动机、意志的培养。再次,综合课程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习不应该只是解题目,而应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参考文献:
[1]关于语文训练的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08.11
[2]关于语文训练的讨论课程教材教法2008.11
[3]关于语文训练的讨论课程教材教法2008.11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