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发布时间:2019-03-21 11:39:13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模式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课堂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就是教学方式。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要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我们必须找准语文课堂的切入点,抓住小学生的特点,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关键词】切入点   多媒体   活   高效课堂
课堂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就是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倡导高效课堂,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指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一堂语文课中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呢?我认为就是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下面谈谈我的教学随想:
一、找准切入点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找准课文的切入点,是课堂教学最为关键的步骤。何谓切入点?我以为,切入点就是理解文本的最佳着力点。从认知心理看,它是读者情感与思维的兴奋点;从文本内容看,阅读教学内容的取舍决定于鲜明的文本个性和阅读的感情倾向。文本个性千差万别,情感倾向却异中有同,这就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既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随心所欲,与此相联的课堂教学形式决不可能固守模式、千篇一律。它是作品思想艺术个性的凝聚点;从教学组织看,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理想的课堂教学情境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从认知心理看,真正优秀的文本总是与众不同的,它记录着作者微妙而深刻的生活体验和生命体验。因此,教师凭借着知识、智力、阅历的优势,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感受作品的魅力,并用自己的话语诠释这种魅力,并以此作为点燃学生的探索、发现、创造激情的“引火线”,这种心智活动的“切入口”就是解读作品的切入点。确立这个切入点有赖与教师所获得的阅读感悟和本身的鉴赏能力,有赖与教师对学生阅读感受的尊重和阅读潜能的开发,它与教学参考资料上长篇累牍的解析没有多大关系。有了这种心理支点,教师、学生与隐性的作者的心灵才会在作品所营造是境界里,产生强烈的共鸣;只有找准切入点,努力提高提问效率,才能使课堂呈现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局面。在一篇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方法不同,切入点也不同,我们要揣摩作者的表现手法,找出合适的切入点。以下是几种切入方法:  
(一)直接从课文题目切入  
课文的题目是文章耳目,它与文章的中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文章题目甚至就是中心。把握住了题目,有时我们就可以顺着它,抽丝剥茧,顺藤摸瓜,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优美语言的感染。如:<梦想的力量>一文,教学时,我从课文题目切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自读课文,并要求学生边读课文,边在文中找到答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再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全文以“背影”这个特定的形象为叙事线索来表现父亲爱子深情,重点部分在描写父亲买桔子的背影。上课时,我便以“背影”为切入点,设以下问题:课文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哪一次写得详细?父亲的背影是什么样的?各处描写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用意?切入点找到后,一系列的问题都围绕这个切入点喷涌而出,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就能理解背影这篇课文,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也就高效完成了。
    (二)找文章中的中心句切入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诗眼是一首诗画龙点睛的词语,文眼则是一篇文章的一两个关键句子,多数是中心句。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有中心句,它不仅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作者思想感情,而且还是作者写作手法的妙笔之处,更是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好的切入点。在语文课中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和文章思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机结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脉路清晰,也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地思维、读书,顺利达到学习目标。如赵州桥一课,抓住“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一句,从“坚固”和“美观”两方面理解、感悟,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进而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完成教学目标。再如詹天佑一课,我们可以抓住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来展开学习,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他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这就是文章的精妙所在。所以抓住了中心句,就抓住了打开课文理解的钥匙,教学导读也就起到去繁从简的效果。
    (三)根据不同文体切入  
    文章文体不同,作者写作的要求和方法也不同。如:文学作品中小说需要把握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散文需要把握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诗歌需要把握它的意象、情感、节奏、韵律;戏剧需要把握它的矛盾冲突、人物个性、环境渲染等。又如实用性文体中,记叙文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事件经过、事件结果六要素;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说明文有说明对象及特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要素。所以抓住以上特点,我们的教学思路也会变得十分的清楚。 
    (四)抓住文章的人物特点切入  
    小学语文教材中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写人记事的课文很多。这种类型的课文如何实施教学呢?从阅读的角度来说,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读懂人物,要读懂人物不外乎要读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显而易见,如果能从人物切入课文,就会游刃有余地组织教学。如:挑山工一文,挑山工的外貌描写是一个极佳的教学信息,要以读懂人物外貌为切入点,如:教学中抓住“矮”“黑”,让学生读文找原因,进而悟出挑山工的伟大人格——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五)利用文章的插图切入
    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和文字一样,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与文字相比较,色彩亮丽的插图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和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他们获得课文的相关信息,激发他们的美感,激活他们的思维。因而,以美丽的图画为切入点,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教学草原第一课时,首先,通过课件展示几幅优美的草原风景,在尽情地欣赏画面之后,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表达的时间,质疑、赞美、渴望将溢于课堂,接着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学生们会感到“草原”景美,人美,文也美。依景学文,依文赏景悟情的教学会如行云流水。 
    二、巧用多媒体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教媒体已逐步走进中学语文课堂。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趣的最佳途径,是激发课堂生命与活力的有效办法。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电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辅助手段,它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看、去想、去问、去探索;它直观、形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 。它突破时空的特点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对实现语文教学过程的立体化、最优化、最终“活”化具有显著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例如:在教学草原一文时,虽然不少学生听说过辽阔的草原、绿绿的草原,从文中语言文字也略知大草原的美,但真正见过的却寥寥无几。教学时,我用课件播放文中描述草原的几个场景,学生兴趣盎然.然后,让学生分组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欣赏图片.),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入了,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情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 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在教送元二使安西时,伴放沉郁缠绵的二胡曲阳关三叠,让学生沉浸在作品的意境中,引起感情共鸣,进而达到理解的目的。 当学生理解后,再播放与之相吻合的音乐让学生纵情朗读。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激起学生情感共鸣,陶冶学生情操
教材中,许多作品是中外名家的名篇,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时,通过不同的形象的感染,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爱的启迪呢?这就要运用电教手段,激发情感,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陶冶学生情操。
(四)运用多媒体,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运用多媒体,我们可以把简单的文字变成一幅幅有趣生动的图片,再现于学生面前,再配以适当的音乐,使学生看得直观、听得悦耳,得到一种美好的视听享受,就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五) 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运用课件激发起学生质疑的兴趣和欲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本,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个体,带着自己的兴趣、知识经验、思维参与学习活动,并成为教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把新课程理念带进课堂,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新突破,让学生动起来,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
下一篇:论文题目: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之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