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    发布时间:2019-03-21 11:38:00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
                                         孙吴一小  王静
学生的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然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教育工作的顽症。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小学生的作业练习,重新设计语文课外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作业评语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使作业从统一走向差异,从个体走向合作,从单一走向互动,从封闭走向开放,充分调动起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之成为整个教育活动中的积极因素,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设计层次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作业。
学生虽然都在同一个班,身心发展有着共同的特点,但其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认知基础、个性特征、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全班几十名学生同做一道题,显然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要,不利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要坚持差异理论,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作业内容,做到层次性与全面性相结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要,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以教学鸟的天堂为例。)
第一个层次的作业(基本题):是为了巩固课堂知识而设置的,人人必做。这类作业,有些是简单重复某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有些是基本知识的简单应用,有的是例题的变式。这些作业虽然简单却是巩固知识所必需的,学生做这些作业也不会感到多大困难,要求全班同学都必须独立完成。如以生字、词与、背诵等巩固性练习为主,促进知识的内化与熟化;(抄写本课生字词语、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个层次的作业(应用类题目):主要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设计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的供大多数学生使用的作业,加强对知识的同化;对学生要求较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灵活运用要求也较高,要求大多数学生能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如:作者两次路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物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第三个层次的作业(提高题):设计一些思考性和创造性较强的作业,供学有余力的学生使用,让这部分学生尽量保持练习的积极性,以利于对知识的强化。不管做得对不对,只要学生动脑思考了,都应给予一定的肯定,然后逐步扩大这部分学生的队伍。如课文的比较、课文的仿写、创意改写、创意导游词等。(例如:假如让你当一个小导游,请你为“鸟的天堂”这个景点设计一个导游词。)
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相互抄袭,还给学生们提供了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的机会,使课外作业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二、设计创新性与操作性的作业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布置“特色作业”,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动手操作,使手、眼、脑等多种感观协同活动,让学生的画、说、写、演、读的本领得到尽情发挥。它不仅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例如教学完桂林山水一课,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用五彩的笔描绘桂林山水交融的奇丽景色;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为课文选配乐曲,配乐朗读;喜欢写作的同学,可以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摘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上,或者写一首赞美桂林山水的小诗。对于一些实验型强,便于操作得课文,学完之后可以让学生将所学得知识实践一下。如捞铁牛一课,可以让学生自己用纸船或小木船动手实验,体会水的浮力的作用。教学凡卡和穷人后让学生续写,想象“凡卡醒后会发生什么事?”和“想象渔夫拉开帐子之后,他会和桑娜说些什么?”“读了穷人后,你一定还在关心着这几个孩子今后的命运吧,展开你的想象,渔夫一家今后的生活会怎样呢?”通过这些富有操作性和创造性的作业,可以巩固课内知识,拓展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
三、设计趣味性的作业
教师的作业设计要摆脱单调乏味的重复练习,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要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的完成作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巩固与重复训练有密切的关系,没有重复练习就不能形成技能,当然,也并非重复次数越多越好,也要注意把握好“度”,在教师设计重复训练内容时增加些趣味性,使学生在训练中愉快的巩固了知识,那是最好的,增加趣味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以新引趣、好奇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新颖的题型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教师针对这一特点,尽可能变化训练内容出现的方式。(2)以动引趣。厌静喜动是小学生显著的心理特征。设计练习时尽可能让学生亲自去画一画、演一演。(3)竞赛引趣。小学生逞能好强,勇于竞争,训练中适当设计竞赛的练习。可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根据教学内容和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小故事、游戏等形式的课外作业,寓学于乐,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设计体验性的作业
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内知识的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要把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1、联系学校生活的语文作业。利用学校的图书室和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自编手抄报或电子小报。例如教学夹竹桃这一课后,我布置学生查找搜集关于花卉的知识和图片,小组装订成册,在班级交流并评比。
2、联系家庭生活的作业。如为家长写家庭档案、撰写自家大事记等。
3、联系社会生活的作业。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语文,随时可以学语文、用语文。每逢节假日,可以建议学生和父母区郊游,和同学做一些社会调查,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活动。可以让学生模仿商人推销商品;可以组织学生草拟广告标语;为某条街找错别字等活动。还可以根据传统节日,随机布置一些实践性很强的作业。如在传统的端午节来临之际,让学生去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查阅资料了解屈原的生平,搜集、摘抄屈原的诗歌进行赏析,了解端午节各地有哪些风俗,亲手包粽子,做香囊。学生通过这些亲身体验,便能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
五、评价方式过程化
作业的评价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许多教师批改作业的方法是“遇对必钩”,“有错必叉”,或打分数,或划等级,结果是以偏概全,不能准确地衡量学生的真实成绩,非但达不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反而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只有通过课外作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做出过程性的评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励,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转化成继续进步的动力。例如,在布置了“调查诗词与清明节”的作业后,可设计如下分项细目评价表。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自评分 组评分
1计划制定 详细具体 实用可行 基本明确 笼统含糊 毫无计划    
2调查表现 积极出色 顺利完成 基本完成 勉强完成 临阵退缩    
3信息获得 丰富有趣 收获实在 有所收获 收获不多 无所收获    
 自评得分与组评得分合计    
这样的形成性评价能让学生通过对作业的反思,加深对课外作业本身的认识,从而强化其参与后续活动的动机。
此外,对作业的评价应当是多角度、多形式的。除了分数与等级之外,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应多采用评语的形式。评语能给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存在的缺点和努力的方向。比如,一个差生的作业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错误,但主要内容不错或书写还可以,作业评语应以鼓励为主同时指出错误或不足,例如:
“你的作业比上次好多了!”
“你的作文选材很好,希望你避免出现错字病句。”
“你的书写很好,更细心些,你将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
好的作业评语如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促膝谈心,表达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恰当的评语、赞扬或劝告对优等生是“快马加鞭”,对后进生是鼓励和鞭策。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知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课外作业是这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只有不断探索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外作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把学生从过多过滥的作业中解脱出来,使他们自主、生动活泼地发展。成为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新型人才。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浅谈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论文
下一篇: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