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科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19-03-20 16:24:36
小学语文科学术论文
巧用信息技术 培养想象能力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禾云镇中心幼儿园   周颖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作为高科技产物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也渐渐融入我们的课堂。现代信息技术有着较强的视听能力和非线性的快速交互功能,它将声、像、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促使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都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优化课堂教学,使语文课充满活力,让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巧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语文艺术的天空中翱翔。
【关键词】播放录像  运用课件  据文绘图  巧抓空白   演课本剧
【正文】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丰富的想象,爱迪生就不可能发明电灯;没有神奇的想象,蔡伦不可能发明造纸术。想象力是在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把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构成形象或独立构思出新形象的能力。简言之,就是人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了许多可以激发想象的素材,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当前教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尽可能地积累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感情,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一、播放录像 启发想象
多媒体技术以其直观、动态和演示效果,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小学生的想象鲜明生动,随着年级的升高,想象的概括性与逻辑性成分逐渐增强,甚至出现了创造性成分。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插图能把抽象的字词以形象的图画表现出来。观看色、形、声合一的录像片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看图课文,可以先出示录像片,结合课文,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初步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欣赏语文S版第五册瀑布之前,播放从声音、颜色、形状三方面展示了瀑布的美丽、壮观的录像。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多种感官领略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瀑布的画面,提问:1、你看见了怎样的景象?(瀑布美丽的景色)2、你听见什么声音?(海浪的声音)瀑布的声音像(叠叠的浪),又像(阵阵的风)。3、瀑布是什么样子的?你觉得它象什么?一阵风吹过,水珠像(烟一样)轻飘,像(雾一样)白茫茫,像(尘一样)纷纷扬扬。在教学中,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全文优美的基调,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假如你是瀑布的一颗水珠,你最想说什么、做什么?”——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颗水珠,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做一回水珠仙子,告诉大家你身边都发生了哪些故事?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说出自己想象出的不同事物,激发了情趣,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
教学活动是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通过播放录像,能不断启发学生想象。小学生头脑中储存的表象越多,他们的想象力就越丰富,越开阔,创造性思维就越能得到发展。    
二、运用课件 激发想象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随着表象的积累而不断发展的。没有展开合理的想象,肯定不利于语言的表达。多媒体课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它可以通过声音、图象等因素直接对学生进行感观上的刺激。低、中年级学生形象思维活跃,易受新颖事物刺激。在阅读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以更好地激发想象力。例如:在教学S版第五册锡林郭勒大草原第二自然段时,课件出示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景,让学生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辽阔美丽,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激发情感,想象创新。出示幻灯片“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引导学生看课件并理解:草原的湖水很清亮,像宝镜一样。在草滩之中,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还可以根据课文特点,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歌曲、乐曲、配乐诗朗诵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然后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湖水里能映出什么?(映出了蓝天白云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绿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此时,你最想做什么?
学生因视觉、听觉感官的兴奋,感知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理解了课文内容,促进进入美丽的情境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努力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重视形象感染,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发挥协同作用。
三、据文绘图 展开想象
教师借助多媒体画面的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了语言文字表现的内容,激发学生产生合理想象,并在想象中产生丰富的联想,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构建。布莱克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的进步诗人和画家。他从小喜欢想象,六岁那年放学路过一座公园,在夕阳的余辉里,树木花草呈现出一片迷离的五彩斑斓的颜色。这情景让小布莱克目荡神迷,顿生奇想,眼前出现了一片美妙的梦幻:许多漂亮的仙女身穿彩衣,生着翅膀,在公园里嬉笑游戏。这就是孩子眼里的世界,奇妙的想象世界。
创设某种特定的情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能为学生插上遐想的翅膀,丰富学生的想象。如教学S版第二册古诗登鹳雀楼时,先介绍鹳雀楼,然后运用课件图面,逐句理解。上联就登楼所见,以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把黄昏时的一片雄浑开阔景象熔铸在十个字里。下联:诗人由眼前壮丽景色,又想到了一个更开阔、更高远的境界,于是又吟唱出极富哲理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不仅倾注着诗人昂扬向上的激情,且富哲理意味,给读者提供了联想的广阔田地。在学习了这首诗后,学生思维活跃,脑海中出现了壮观的景象。这时,让学生把诗意绘成图,能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记忆,更加体会其真实内涵。输入的信息在大脑中形成了特别强烈的优势兴奋中心,此时,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汇成一幅图,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然后运用实物投影,把学生创作的画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不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想象的热情。
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准确地理解了古诗的含义,发挥了儿童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不断扩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打开思考的空间,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教学效率。实践证明,学生生成的意想越多,产生的联想越多,想象的效果就越好。
四、巧抓空白 丰富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空白”进行个性填补,激活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想象,建立起文本和读者沟通的桥梁,能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个性鲜明的深刻体验。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空白点,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维形象性训练的良好契机。空白是作者无意或有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空间。它能够驱使读者去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使读者对文章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许多优秀作品中,往往都留有“空白”。教师抓住文中艺术的“空白”,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性的说话训练,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语言表达的机会。如教学S版第二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老师出示小蝌蚪找妈妈的flash课件后,问学生:“小蝌蚪找到妈妈后,有些什么话要对妈妈说呢?”然后,让学生自由展开丰富的想象。有的学生说:“妈妈,您是我们的好妈妈,我们很想您!”有的说:“妈妈,我们找您找得很辛苦啊。”还有的说:“您为什么以前不和我们一起生活呢?”学生观看了课件,更深刻了解了课文内容。通过说话练习,搭起了学生和文本之间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桥梁。在短短的时间内,学生说出了很多话语,这样不仅更好的理解了课文,同时还使学生产生成功感。由此可见,巧抓文中“空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材的“空白”既给学生留下了思维的空间,又给学生创造了展示的平台。在课堂教学中,艺术地利用这些“空白”,发散学生的想象,既能丰富课文的内容,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演课本剧 培养想象
小学生活泼好动,有极强的表现欲,特别偏爱童话、寓言故事。教师可根据学生这一点,把课文内容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想象人物(动物)的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动物)的内心世界、思想感情,再脑海中再显人物(动物)的形象,通过表演进行再创造。如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后,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创设情景,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大屏幕出示狐假虎威的背景图,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情境,问学生:“想一想:如果老虎知道自己受了狐狸的骗,会怎么样呢?”先由学生在四人小组内戴上动物头饰,表演喜欢的角色,然后在班内选出角色中表演最好的学生进行表演。学生演得淋漓尽致,特别是郑嘉豪演得很好,他的神态就像一只特狡猾的狐狸,他的神态、动作、语言把全班同学都逗乐了。
通过课本剧表演,学生不但更深入理解了故事情节和内容,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很多课文素材,如童话、寓言、看图学文等,都可以作为培养创造想象能力的材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以上不同的方法,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给他们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提供了生动形象的表象基础,培养创新思维品质。我们深入挖掘教材的有利素材,巧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久而久之,学生得到了更多培养想象力的机会,激起了想象的兴趣,也发展了思维,使学生遨游在语文大课堂的想象天地。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三篇
下一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现实意义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