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音乐教学论文:如何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进行音乐课堂器乐教学    发布时间:2019-03-23 20:20:31
音乐教学论文:如何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进行音乐课堂器乐教学
   
 
随着从2000年开始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堂器乐教学问题已经很迫切地摆在了小学音乐教师的面前,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给他们跟深层的音乐体验,提高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推动学校器乐教学的开展,促进学校器乐教学水平的提高,这是很多教师面临的课题。
 
学校器乐教学是一种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学形式,考虑到普通家庭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尽量采用价格比较低而又是正规的乐器,竖笛就是这种乐器中比较合适的一种,它的价格比较适中,一般的竖笛只要人民币5元钱,是任何家庭都可以承受的价格,非常利于普及,因此,开展竖笛教学是符合我国音乐教育的基本国情的。
 
如何认识竖笛的内在价值,如何在课堂和课堂外进行竖笛教学,这是非常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一、关于竖笛的价值
 
竖笛(flageolet)是一种构造简单,易于掌握的吹奏乐器,其音色柔和甜美,法语称之为“甜笛”,始于16世纪末,盛行于17、18世纪的欧洲。现在我们普通中小学学生使用的八孔竖笛(德国式)有两个八度从c1----d3,这就意味着在这个音域中的所有乐曲都是可以演奏的。由于竖笛盛行于17、18世纪的欧洲,所以那个时期的作品有很多比较适合竖笛的演奏,如:亨德尔、巴赫,以及莫扎特、贝多芬的一些经典的合奏、重奏作品,以及很多中国的经典音乐作品,教材上的很多歌曲,以及很多管弦乐作品中的某些片段,都可以直接或改编成竖笛作品。
 
我们学生最喜欢的卡农曲(帕奇贝尔),就是改编自弦乐四重奏,作品原来是D大调(两个升号),我们也演奏D大调,第一小提琴给竖笛一声部演奏,第二小提琴给竖笛二声部演奏,第三声部的竖笛和钢琴一起演奏和声,大提琴依然演奏低音声部,只是把原谱中c1以下的音符稍做改动,效果非常好。有一次在校外候场排练时,所有其他演员都停止了嬉笑,安静地听我们的演奏,之后有一位中学生特地跑到我面前问:“老师,你们演奏的是什么曲子啊?真好听!”可见竖笛同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二、关于选曲
 
 “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作为音乐教学内容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实现音乐教学审美为核心的基础和前提。”大胆地选用音乐教材中的很多作品,对提高大多数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选择排练作品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但千万不要忽视学生的聪明才能,以自己的水平去衡量学生的能力,这样就会在选材上显得缩手缩脚。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梅纽因有一句话说得非常中肯:“儿童的学习能力比一些教师想象的要强得多,这种能力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由于竖笛具有两个八度的音域,所以竖笛的演奏曲目实际上是很宽泛的。
 
通常我会在音乐课上会随机地让学生吹奏一些适合他们演奏能力的作品,如:第四册中的箫、第六册中的欢乐颂、第七册中的柳树姑娘、采菱、愉快的梦、摇篮曲、第八册中的杨柳青、红蜻蜓、小纸船的梦、第九册中的雨花石以及第十一册中的茉莉花等等,只要坚持进行课堂器乐教学,这些作品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演奏,而且教学效果很好。但作为学生的表演团队,就应该选择一些更具有审美体验价值的器乐作品,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能力是很重要的。其实学生稍加训练,学生吹奏三个升降号的乐曲是完全可行的。我们的学生乐队就先后演奏过拨弦波尔卡(约翰·施特劳斯)、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卡农曲(帕奇贝尔)、新春乐(茅沅)等中外名曲,通过排练,学生不仅获得了深刻的审美体验,而且非常喜欢这些作品。以土耳其进行曲为例,它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为其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中的第三乐章,后被改编为管弦乐曲,作品原为a---A,再经改编为g---G,回旋曲式,我们采用是管弦乐用谱,乐谱中有那么多的十六分音符的连续演奏、那么多的变化音、那么复杂的调号以及那么高的音,这些都是我在选择这个作品前举棋不定的,令我始料不及的是,我的学生竟然那么地富有挑战精神,竟然就那么一个乐句一个乐句,一个乐段一个乐段地完成了作品的演奏。至今为止,乐队学生最喜欢演奏的居然就这最难的土耳其进行曲和卡农曲,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是说排这两个作品他们都会欢呼雀跃,有时候不等我指挥,就会自己吹奏起来。正如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所说:“我们可以对音乐教材的选择更大胆一些——这并不是不管学生的年龄和经验,而是不要低估他们接受审美挑战的能力和意愿。”
 
三、关于“调”和“谱”的采用
 
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采用线谱和简谱、采用“首调唱名”和“固定调唱名”的争论,作为小学教师,完全不必介入其中,按照教学实践进行选择是我们教师的基本权利。事实上,我们“有着(或者说有过)西方国家所没有的选择——非常适合儿童需要的简谱体系,那些儿童是把音乐作为他们的全面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学习的。”从学生的反映中也不难得出这个结论,即,简谱好。从竖笛的音域来看,一共就两个八度,简谱完全可以胜任,又直观,又方便。从小学音乐作品中接触到的调式看,只有大调式和小调式,也就是说,其最低音无非是“1”、“6”和“5”,要满足学生的吹奏水平,C、F、G三个调足够了(一生一降),而且它们正好是“关系调”,只要学会b7 和井4这两个变化音就可以了,这样,可供学生选择的吹奏作品可以扩大至少三倍,基本上所有的学唱歌曲都可以用竖笛去表现,这对建立学生的音高感觉和积累音高经验是非常有益的。很多时候,教师只要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说明书上的指法表,学生会非常有兴趣地去互相探究,互相学习的,只要这种学习是建立在民主的课堂氛围中,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有效的。事实证明,一旦让学生按照固定唱名法去识读简谱,他们的能力是我们作教师的无法想象的,一旦冲破了这种束缚,可供我们选择的作品是非常多的。
 
通常情况下,我会让同学们自己去按照指法表互相摸索,他们都会很快地掌握这个技巧。我们的室内乐队的竖笛演奏学生就自己把线谱翻成简谱,有些钢琴学生也这样,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我经常在课堂上听到学生在下面说:“老师,写简谱吧,只要是简谱,我们就能吹。”例如,第七册中的柳树姑娘,虽然歌曲是b小调(1=D),我却把它板书成d小调(1=F),学生吹得如痴如醉,而且在钢琴的伴奏下他们很自如地把渐强的记号表现的非常准确。所以,我主张采用“固定调”唱名法,采用简谱教学。
 
四、关于基本教学
 
1.关于音阶
 
按照器乐学习的客观规律,任何器乐都要从音阶开始,音乐教科书上的竖笛教学是从第五级5开始的,因为它比较容易发音,但从人对音阶的感觉出发,从5开始却是很别扭的,所以我坚持从音阶的第一级“1”开始。有一年,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很羡慕三年级的哥哥姐姐吹竖笛,也想学,我就试着让他们吹,第一节课不是学习如何吹,而是学习玩竖笛,象杂技演员那样,从“顶”“抓”“放下”再“抓”等环节上提高学生的兴趣,孩子们玩得很高兴,更喜欢这个乐器了。第二节课从“看谁能够把八个洞盖严”入手,学习竖笛的基本握姿,还个别调整学生的竖笛。然后开始吹“1”,只要有声音就要及时鼓励,根据学生的情况,给能力稍强的学生提出稍高一点的要求,我注意到,学生把我的这种要求看作是对自己的信任,更加努力了;第四、五节课以后开始吹一个八度的完整音阶,我不对学生做任何要求,只要跟着我,或者自己看着乐谱吹,不在细节上纠缠,结果每堂课下来,几乎都有学生拉着我说:“老师,你看我吹的好不好。”每次他们都使我感动。音阶是普通音乐课的基本练习,用时不长,2~3分钟,从三年级开始,逐渐提高要求,四年级可以吹到高音“5”,到六年级,70%的学生可以完整地吹奏两个八度的C大调音阶和主、下属分解和弦。这些练习对他们熟练掌握竖笛的音位,建立音高经验是很有价值的。
 
2.关于练习曲
 
教材中的很多作品都具有练习曲的功能,在碰到比较适合的作品时,要求学生用竖笛试着吹一下,效果出奇地好。比如音乐第四册中的一首学唱作品箫,第六册中的欢乐颂、第七册中的采菱、大家来唱等,都是具有很好练习曲功能的教材,前提是,这些作品一定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以箫为例,我在学生能很熟练地唱会歌曲的情况下让他们学唱乐谱,再要求学生:“可以用你们的竖笛试一下吗?”结果,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把前半部分的乐谱吹出来,为了提高审美情趣,我在钢琴上用很慢的速度,很轻的力度为他们伴奏,而且只要求他们吹奏完整的前半部分旋律,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音乐的美,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事实上,学生的吹奏又很好地推动了新歌的教学。必须注意的是,第一,我决不批评不会吹的学生,在学生不主动要求“独奏”的情况下,决不点学生单独吹奏,甚至鼓励“滥竽充数”;第二、要经常复习学生会的作品,“滥竽”在多次“充数”之后一定会提高的,在不断地重复过程中,保证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音乐的美,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
 
3.关于“技巧”
 
对于普通中小学生而言,竖笛基本上没有特别复杂的演奏技巧,如果我们普通的音乐教师能够把“连音”与“断音”的吹奏方式区分清楚。开始的时候学生容易吹成“呼、呼”的声响,为此,我总是提醒学生用唸“突”的方法吹,这样的声音才会有“音头”,有了“音头”就可以吹“连音”了。简单地说就是,每一个音都要吹出音头,每根连线只有一个音头,就象唱歌一样,这几乎就是竖笛吹奏方法的全部,例如第八册中的愉快的梦,当我把连音线的知识讲给学生以后,他们基本上可以体会得到,而且还给歌词的正确演唱做了很准确的铺垫。
 
五、关于教师的素质
 
教师不一定要有比学生更强的演奏能力,可是,作为教师,一定要具有必备的音乐基础知识,因为“再好的理论基础也会毁在一个没有知识的教师手里。”这里我们要引用美国音乐教育代表性组织机构MENC于1972年制定的音乐师资教育达标考核准则为参考,该准则对教师“音乐能力做了如下规定:⑴表演---伴奏…、歌唱…、指挥…、督导和评价他人的表演…。⑵作曲……⑶分析……这些能力依然是我们的普通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我想,这些要求对我们现在的音乐教师来说,应该具有对自身价值取向上的认识意义。比如伴奏,我在让学生试奏柳树姑娘时,从“想象一下,我们在湖边的柳树下体验徐徐的春风”开始,用很慢的速度,很轻的力度用钢琴为他们伴奏,到“我们来歌颂春风,歌唱春天”,用稍快的速度,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为他们伴奏,让学生进行音乐性的审美体验,教学效果很好。基本作曲配器能力,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比如,我在配器中把竖笛与小提琴,手风琴,或电子琴配在一起等,效果比较理想的,如卡农曲、拨弦波尔卡、土耳其进行曲,这些是我用弦乐四重奏的乐谱改编的,我用二十支竖笛,四把一提,六把二提,两把大提琴,一架钢琴,效果不错。每年的学生结构都不一样,通常我都是根据学生的现实结构编配乐队,效果不错。指挥更是音乐教师的基本素质,它包括从挑选学生到组织排练。我挑选学生乐队的标准只有一条:自愿。我认为,我们从事的是最基础的音乐教育,提高和保持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是我们作为教师责无旁贷的事。我每天利用上学前的三十分钟时间进行排练,并不是为了演出或比赛,排练中少说废话,对音乐的处理只用趣味性的语言或动作表示,尽可能用最简单的提示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尽可能最充分地培养每一个学生体验和创造音响的内在的表现性的能力。”比如,在排练拨弦波尔卡时,我用“我们在大树后面躲猫,突然跳出一只兔子”,引导学生采取stp的力度演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指挥手势要准确、清晰,尤其在速度力度变化时,一定认真注意听取孩子们的意见,这些都是教师必备的素质。
 
课外活动是校本课程的一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组织好学生乐队,我认为是音乐教师的正常工作。孩子们是非常可爱的每当听到他们的演奏,我就会激动不已;每当我路上、操场上听到远处飘来的竖笛声,就会有一种受到最高的奖赏的感觉。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工作,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喜爱和尊敬。
 
 
 
 
 
 
 
文献参考:
 
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英]罗宾.丹尼尔斯记,梅纽因谈话录,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
 
[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途径
下一篇:充分挖掘小学音乐中的美育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