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 >
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1-06 09:58:10

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考

 

摘要: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广泛应用是当今时代进步的一个明显标志。对从事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我们来说,信息技术既是工具,也是实现教育理想的广阔舞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媒介,一种平台,它使各学科的教学变得形象生动,有声有色。同样,各学科也为信息技术课提供了各种丰富多彩的资源。因此,进行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学科整合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有效。这样博采众长的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与生成,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本文是我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以来对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的一些思考和想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  整合

 

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广泛应用是当今时代进步的一个明显标志。对从事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我们来说,信息技术既是工具,也是实现教育理想的广阔舞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媒介,一种平台,它使各学科的教学变得形象生动,有声有色。同样,各学科也为信息技术课提供了各种丰富多彩的资源。因此,进行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学科整合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有效。这样博采众长的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与生成,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历谈谈我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一些想法。

一、目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很容易走入一条只重视教给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技巧,而忽略其余的为教学而教学的狭隘空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因学习内容的枯燥无味而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不利于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持。因此,实际教学中有必要整合各学科所长,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有机整合,以信息技术教学为骨,以学科资源为血肉,呈现给学生有生命力的课堂。只有这样,信息技术课才会是学生喜欢的课,才会在逐步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魅力,从而发自内心的爱信息技术课。

二、我对信息技术课中整合其他学科的一些思考。

(一)信息技术课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应把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作为出发点。

小学信息技术课包含了电脑绘画、文字处理、PPT制作、网页制作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征对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的要求,我认为信息技术课整合其他学科的内容要突出一个“趣”字,就是一定要形象,一定要生动,一定要有趣,一定要使整合后的教学内容成为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有机整体。比如,在教学键盘操作部分的内容时,这部分内容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使用键盘的姿势和指法。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作为地处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掌握正确的指法和坐姿是比较难的,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形成错误的操作方法和姿势,这既没有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健康造成伤害。为此,我把它编成了儿歌——“用电脑,要注意,重健康,数第一,脚平放,身要正,手腕松,须谨记。十根手指有分工,张冠李戴可不行,勤加练习出效率,运指如飞没问题。”让学生在课前念一念,唱一唱,既集中了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也把正确的操作办法传递给了每一个学生。教学其他部分的内容时,我也让学生把所学内容编成顺口溜和儿歌,这既是对所学的内容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对学生整理学习内容这种良好习惯的培养。

(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与各学科进行整合应重视对学生的美育。

著名艺术家吴冠中先生曾说:,现实生活中,美盲要比文盲多。这反映出我们现在教育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也警示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的美育。比如,电脑绘画这部分内容是小学三年级学生起始阶段的学习内容。孩子们刚刚接触到电脑,好奇心非常强,注意力随时都在关注那些新奇的内容,如果老师呈现的内容不具备一定的吸引力,那是很难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所以我在教学电脑绘画部分时,我要求自己像美术老师一样要求孩子们的电脑绘画:并要求自己提供的范例一定做到以下三点:(1)色彩鲜艳明快;(2)形象生动活泼;(3)无论是在画面构图,色彩构成,还是主次虚实等尽量展现美感。一幅为课堂有备而来的漂亮画面既聚焦了学生好奇的目光,使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内容上来,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设计如:“你想不想在最快的时间里画出像老师这样的美丽画面?”“孩子们,你想不想试试,用电脑画出一副更美的画?”……用美的因素激发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再辅以必要的引导,这样的课堂便达到了美育与技能培养一箭双雕的目的。再比如,语文学科中有大量优美隽永的作品,在组织学生学习文字处理部分时,我尽量提供给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让学生把操作与文学二者有机的合二为一。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后,通过组织学生办电脑小报的方式将所学内容与文字创作相结合,提出对版面、内容、操作要求等方面的具体要求,通过创作比赛的方式,使学生经历从内容创作到版面制作的一系列过程,使学生体验到信息技术课“纹质兼美”的学科风采。

(二)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科教学整合应建立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伦观念上。

对于现在流行的互联网,学生们往往被网络上五光十色但又虚幻不真的东西所吸引,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有可能会在网络中迷航。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借助自己的智慧努力探索建构的过程, 是一个需要学生的理智和思维参与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道德认识的理解,促进道德内化。根据这些特点,我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活动中,结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学习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进行多方面的渗透和强化,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伦理观念。比如,拟订《黄水小学学生上网公约》,对学生上网提出崇尚健康,反对低俗,尊重他人,和谐共进,绿色上网等具体要求,并通过评选“信息技术文明之星”的评比活动,树立榜样和标杆使信息技术课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

(三)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科整合应体现出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从知识的被灌输者转向知识的自主建构者。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活动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方面有着许多共通之处。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法是促进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有效途径。

1、创设合理的情境。各学科的教学都需要创设计良好的情境,信息技术课同样也不例外,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良好情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或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正如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合理创设好奇、疑惑、生动、有趣的、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情境,把问题蕴含在情境中,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例如,我在上电脑绘画时经常用电影片段来引入,清澈而见底的海水,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在片段最后出现污染了的海水和一条鱼,那条鱼好像在说什么,学生一看就知道要求我们要保护蓝色海洋,那么我们怎样保护呢?首先要设计一些艺术字标语,以后再进行海报设计宣传。在这节课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学生心中,立刻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为后面的艺术字设计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提出问题、引导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一样,“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教学不能简单的一味给,一味灌输,而应当时时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而且在教学中要适时巧妙地对教学情景中发生的现象进行质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去尝试学习这样的过程都是必须的。  

例如,在教学画图部分时,我首先展示画好的月亮图,让学生思考使用什么工具、如何画,一开始时学生不知道怎么画,我就引导他们从椭圆、曲线、橡皮三个工具入手,让他们先尝试一下,到时再汇报。经过引导,最后得出了好多种画法,其中有2种画法最好:一是先画2个交叉圆,然后擦除一部分,将另一部分填上颜色;二是先画一个填上黄色的正圆,然后用背景色去画交叉正圆。通过提问、引导学习,可以让学生自主去思考,让学生在尝试创作过程中找到答案,这样就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组内协作、互帮互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固然重要,但有的学习任务凭借学生一个人的能力有时很难完成,这时就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了。我效仿学校有经验的其他学科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选出操作好、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做组长,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先在组内讨论解决,若解决不了,再由教师去指导。组内学习中,组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起着“小老师”的作用,组内成员通过学习,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总之,生动活泼的信息技术课堂,离不开其他课程丰富的资源。合理的借鉴与运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提高。

 

参考资料: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吴冠中文集》    文汇出版社

 

 

 

 

 

 

 

 

 

 

 

 

 

如何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思考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当代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学校教育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逐步深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就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恰当的融合到教学活动中去——就象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要达到“整合”的目标,教师不仅要熟悉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育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技术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一、“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即信息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是什么?我们可以分别从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加以考察。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从教育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我们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信息化教育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显著特点。
  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适应性社会过程,它意味着存在一种与传统的教育环境发生作用的活跃倾向,它的性质决定它是否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及如何适应环境。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可能促进教育革新,也可能强化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有人说得好:“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因此,对于我们广大教师来说,面临正在到来的教育信息化浪潮,认清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更新教育观念,并且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的要求,以此推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方式的变革。如何切实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这个话题现在已越来越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的普遍关注,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实现教育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提高教育综合实力的新的生长点,是推进教学改革的新突破口,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推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讲,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教育通向未来的必由之路,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地区开展综合实力竞争中追求教育优势的必争之地。正因为这样,信息技术成为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山头,谁就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位置。
  二、“整合”是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手段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意味着将信息技术看作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找出哪些教学内容用传统手段不能达到或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它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
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教学材料已不局限于印刷在书本上的文字和图形,出现了融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为一体的电子教科书,多媒体软件、网上教学节目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材料。随着信息资源的不断增长,用于教育和学习的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课堂内使用的教科书和教学辅导书,课外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如书店和图书馆里的各种图书、博物馆和科技馆中的展品、科研机构的科研报告、各种媒体的新闻与社会信息等。
  从学习方式上看,信息技术打破了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学生可以通过资料检索、调查、实验、讨论等多样化的方式获得知识。从教学组织上看,信息技术强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改变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辅之以分组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开放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为教师的指导性活动和学生的自主参与性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活动方式可以有以下结构:以教师引导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以小组协作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学生学习的许多目标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
  传统的教学活动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要素构成,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构成稳定的教学结构形式。它的特点是:通过教师讲授和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在这种结构中,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一种承载和传输工具而存在,没有真正成为结构中的一个要素。因此,如果不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构建新型教学结构,即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先进,也仍然免不了穿新鞋走老路。
  三、“整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长期以来都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师通过课堂讲授、板书,用“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教案”,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虽然便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但它过于注重教师教的一面,忽视了学生学的一面。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也就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成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进而构建新知识的学习主体,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关键在于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角色由传统教学模式的中心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在现代信息技术中,尤其以信息丰富为特点的网络技术为探究式学习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在这种网上探究式学习中,能培养学生对资源信息的识别、采集、存储、加工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在观察中、在整理中、在协作中、在建构中探索研究新事物,激发学生发现新现象,探索新规律的创新精神。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任学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有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设想,学生创新能力在探索的过程中悠然而生。
  如何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作为学校领导,要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要把信息技术与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深化《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课题的研究,继续探索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加大软件投入的力度,丰富教学资源。
  2、突出重点,加大整合力度
  我们要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工作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各个学校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基础上加大整合力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学校领导要对教师提出一个适度的要求,要把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作为一个前提因素,要求教师利用网络收集教育教学资源,要鼓励教师制作个人网页,开发学科教学网站,选择较强的学科组首先展开此项工作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和宣传。
  3、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式和方法
  课题研究对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各个学校一定要抓好这项工作。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的而又艰巨的课题。为此,要加大研究力度,要求学校都要进行这方面的专题研究,要着重探讨整合的方式、方法。
  4、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设备的作用,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
  硬件建设是基础,软件开发是保障。正如我校只有一个网络教室,学生机60台,不能充分满足师生的需求。我们本着边建设、边应用、边研究的原则,走出一条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题为龙头,通过课题研究发展教师,通过发展教师发展学生,通过发展学生来发展学校这样一条特色之路。
  5、整合的关键在教师。
  对教师的培训应该是全方位的,动态的,开放的,应随社会的发展、技术的逐步升级而展开。今后,我们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将重点放在案例培训上,在培训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另外,进行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学生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我们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搞好整合奠定基础。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要抓早、抓紧、抓好,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我区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推动我区教育信息化进程。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下一篇: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