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 >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06 09:04:14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的策略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集文字、声音、图象和动画于一体,且具有综合处理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提供的网络传递方式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问题情境生动逼真,能够让小学生进入角色快,积极性高。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为学生接受、处理信息提供了方便,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那么,该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应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新课标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果子,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来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如: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课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学生通过教师制作的课件,自由的选择市区的一个优美场景,从中发现一些有关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如遇到困难可请求别人帮助,也可退出此场景再进入其它场景继续进行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实现了个体化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应致力于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应致力于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努力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数学、学习有趣的数学、学习鲜活的数学。信息技术形象逼真的屏幕图象和动画,能使呈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构建。

如:在教学国标本二年级上册《确定位置》一课时,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其中有两个层次的练习是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按四人一小组上电脑操作,进而把数学学习与信息技术知识融合起来。第一层次的练习是:“小小设计师”按题目的要求把水果放到指定的位置;第二层次的练习是:“走棋子游戏”。学生在操作这两个游戏活动时,每操作一步,多媒体课件都有配音,如,“小小设计师”游戏中配“恭喜你,设计成功!”“走棋子游戏”中配“你真棒,走对了!”等激励的话;如果学生走错了,课件中会用一种风铃的声音提醒;如果需要帮助,课件页面的右上角有个方向标,点击一下就可以出现八个方向,可以上下左右拖动,帮助解决问题。当顺利完成操作时,学生均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和愉悦感,这是其它教学媒体所无法替代的。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应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是抽象性、逻样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为主转向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进行有机整合,运用信息技术,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可以先引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再在多媒体计算机上动态演示,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观察,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和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割补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进一步体会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整个过程演示与讲解,观察与操作融为一体,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但是计算机模拟实验决不能替代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计算机演示不能替代学生的直观想象,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还要给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做数学,在做数学过程中,体验感受数学,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

当然,现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我们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要谨防“学科缺失”。在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进行整合时,要在数学学科的背景下,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交流、展示的重要工具,不应该脱离数学教学去孤立地凸显信息技术的使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只有在突出学科特征的常态教学下的整合才是有意义的、有效的、有价值的。一节好的整合课,它的学科特征应该很鲜明。我们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完整教学链的整合的内在规律,不要仅仅把眼光停留在某一节课的整合实践与研究上。

2.我们要避免“教师跟着课件走,学生跟着鼠标走,教学跟着电脑走”的现象;避免配套光盘课件的牵制。保证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是“教师导”而不是“电脑导”。我们应找到两者的最佳整合点、最佳切入点,还是要讲究“不可替代性”。

3.数学教学,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信息技术介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提供的不仅是超大的信息量,多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往往使数学知识变得更直接,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被计算机所替代。这又让我们担心学生的思维会不会停留在形象直观的层面上。所以,“整合”一定要把握好信息技术使用的度,注意时机和时间,注意为学生提供充分地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机会。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我们要重视“四适”:设计适当、应用适时、信息适量、目标适切。“适”的标准,应该充分考虑:创设的情境,激发兴趣,解决重点、难点的问题,知识的建构与拓展,情感的激励等方面。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哪一种模式可以供我们去套用,我们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注重平时的教学实践,选择那些最容易达成教学目标、最容易突出教学重点、最容易突破教学难点的技术,选择那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力的最有效的技术,而不应该总是选择最先进的技术,从而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
下一篇:让信息技术教学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