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 >
小学信息技术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发布时间:2019-03-26 09:44:30
小学信息技术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中文摘要]   信息技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真正落到实处,关键在于是否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本文针对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中学生常见的一些问题,从教材、学生心理、教学方式、教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力图通过这样的研究与实践,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更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更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 问题及对策
 
现在我们都在讲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学质量的提高最重要的环节是把课堂教学抓好;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又是成功开展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可见,是否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和教学质量的高低。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的学科特点以及教学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不好的问题,导致他们不愿主动参与到教师安排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使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质量下降。这是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中觉得最烦恼的事。
1.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把在小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归纳了一下,主要有这么几点。
1.1操作水平的两极分化现象
  好像很多班级都存在这种现象,具体表现为:好的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很快就完成了,之后无所事事,久而久之养成懒散的习惯;差的学生认为老师的进度太快了,跟不上,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越学越差。
1.2玩游戏现象屡禁不止
  在上课的时候,经常有学生趁老师不注意而偷偷摸摸地玩游戏,把老师布置的课堂任务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只顾自己自娱自乐。而且这个问题就像流行感冒,会影响周围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也无心上机,甘愿冒着被老师批评的风险而“过把瘾”。
1.3千方百计上网浏览网页、聊天
部分学生只要一进机房,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是否能上网,如果网络是通的那简直比考100分还兴奋。在课堂上不管老师的讲课内容,只顾上网聊天,浏览诸如明星、游戏等网站,根本不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当然还有其它的的问题,但以上三点可能是在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的,具有典型性。为什么这些问题在学生中会如此普遍?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
2.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造成在学生当中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很多的,有教学内容方面的,有学生本身方面的,也有教师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上的。
2.1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缺乏思考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如果对教师设计的活动很感兴趣,那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自觉提高。因此好的内容是让学生对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产生兴趣所必不可少的。可是有时候我们教师自己在备课时对教材不够深入思考研究,或者干脆没有研究。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材,充当的只是教科书的“传声筒”,而没有思考的课是很难上出新意来的。新的信息技术教材对学生的起点较高,很多内容是以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为出发点的。有些学生在家里可以接触电脑,练习的机会多,掌握就快;有些学生接触不到电脑或者家里根本没有电脑,基础相对来说就差一些。如果教师的内容设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脱节,好的学生无所事事而差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加入到活动中来。从而造成学生操作水平两极分化,对教学活动失去兴趣。
2.2教学语言缺乏艺术性
教师的语言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和艺术,是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的重要工具。但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却不懂得如何运用,有的信口开河、含糊其辞、废话连篇,缺乏准确和精炼;有的出现粗暴、过激的语言,如:“你再在课堂上捣乱,给我滚到外面去!”“你的脑子怎么比猪还笨,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么笨的学生!”等等。这些话不仅收不到教学效果,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产生厌学、自卑,甚至和教师对抗的情绪。
2.3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参与意识不强
有些教师的教学模式陈旧,一味地模仿教材,循规蹈矩、机械地安排课堂教学活动,上面教师讲、示范,下面学生听、被动地模仿练习,学生便慢慢形成“上来上去反正那一套”的思想意识,没了学习兴趣,而课堂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活动和过程,是不能被告知的,只能学生自己去参与和体验。
2.4评价机制运用不佳
评价的目的是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的价值判断活动,好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取得进取的力量,发现学习信息技术的奥妙和乐趣。然而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却经常对学生积极的表现不作肯定的评价,对学生错误或者不当的行为也不作否定的评价;或者评价方法过于单一,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造成学生“反正做得再好也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不认真也无所谓,老师又不会管的”等消极心理的产生,导致行动和思想上不积极、不支持。
3.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所有这些都是与素质教育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的精神相违背的,不利于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精神的培养,但好多教师就是苦于找不到有效的途径,因此十分苦恼。要有效防止课堂上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真实的参与进来,化被动为主动,就必须在 “教学性”和“人本性”上下功夫,着手进行教学。
3.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教学情境对儿童而言具有较强的情感吸引力,生动的教学情境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促使其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
3.1.1巧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在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如果开头精彩别致,就能迅速地吸引住观众,让我们产生一种非往下看不可的强烈欲望;在听一首好歌时,只要美妙的前奏一响,就可以拨动听众的心弦。课堂教学也同样如此,教师如果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为整堂课的和谐自然发展打下基础。例如,我在教授三年级信息技术课神奇的小画家时是这样引入的:先让学生欣赏一段电影狮子王中百兽欢腾的动画,然后再同学生进行交流
师:“同学们,森林里的动物马上就要开联欢会了,可是森林太大,需要提前到各处张贴海报才能召齐所有的动物来参加,现在想请你们设计这张海报。老师已经用金山画王设计了一张,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出示范例)。你发现了哪些动物?”
生答……
师:大家说得好极了,森林里的动物们都盼望着这次联欢会,你想不想亲手为他们设计一张宣传海报呢?
学生齐答:想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金山画王设计宣传海报。
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全被吸引和调动起来了,课堂充满了快乐的氛围。
3.1.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爱参与
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开始阶段,兴趣和积极性都非常高涨,但随着许许多多的新名词和新概念,以及各式各样的实践操作的出现,使他们很快被理解困难、记忆困难和掌握困难所包围,其实这跟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没多大区别。如果教师能对哪些比较抽象的食物通过对生活实际的联系进行理解,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会从内心发出“哦,原来是这样的!”的感叹。
例如,我在教学文件(夹)与快捷方式之间的关系时,讲了很多遍学生就是理解不了,难以接受。后来我采用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进行理解的方法,先问学生平时在家里座在沙发上看电视时,如果要换频道,一般采用什么方法啊?学生马上说用遥控器呀。接着我就引导他们,其实电视机与遥控器的关系就跟我们现在学的文件(夹)与快捷方式的关系是差不多的。学生恍然大悟,我想他们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忘记了。
3.2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提高教学质量
一切教学服务于学习的主体——学生,而教师则要发挥主导作用,扮演课堂活动的共同参与者和引导者以及学生的合作伙伴。
 3.2.1科学提问、正确引导
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课堂提问中的正确引导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很重要的一环,在提问中教师只有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引导,才能促进课堂教学和谐发展,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我在教学北师大版信息技术第六册第九课方便好用的点播台这一课时,其中“任务二、制作点播台”要用到超级链接,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由于学生在平时的操作演示过程中,有这一方面的体验,可能会很快的找到各类答案(大纲窗口指定法,定位法等等)。但答案是否正确,是不是最佳、最方便的方法,老师不立刻给予评价,而告诉学生“老师这儿也有演示文稿,看看老师的演示文稿怎么样?”,播放设置好超级链接的文稿,引导学生去比较,发现老师的操作快捷、方便,任意指向性很强,感到惊讶,显得惊奇,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知晓欲。
“老师的演示文稿有什么奥秘?”,学生急欲了解。老师在学生的疑问当中,揭开“超级链接”的面纱。“你见过超级链接没有?”“它在Powerpoint的什么地方?”给学生解开了一个问题之后又抛出了一个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断激活原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对“超级链接”的位置会有一丁点印象,老师继续鼓励学生去动手查找一下。(“插入”菜单中有超级链接的选项,常用工具栏中有超级链接的图标,工作窗口中点击鼠标右键弹出超级链接的快捷菜单。)
在课堂上,学生并不需要教师告诉学生“你要怎么做”,而应进行适时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相互之间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将进一步提高。
3.2.2自主探究,合作互助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释疑,直至豁然开朗。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长、张扬、发展、提升。
例如,仍旧是方便好用的点播台这一课,教师提出“你不想试一下吗?”学生积极响应老师的提议。尽管结果期望值不会太大,但尝试失败也是一种成功。在这一部分,只有极个别学生会发现超级链接的方法,然后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新发现,新成果,会倍感成功的喜悦,更会激励自己,也能鼓舞其他学生。这时教师营造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得益的氛围,让这部分学生充当“小老师”来指导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在一个小老师的带领下,会涌现出更多的小老师,在他们完成所有链接任务之后,鼓励他们去帮助一些接受能力差的,或还不会操作的同学。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团体协作的方式,能基本完成文本超级链接的任务。
同时,合作学习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生生合作,它也包括师生间的合作。实际上,每一堂课的成功,每一件作品的成功,都是教师和学生合作的结果。在此,教师安排再次质疑问难。由学生自主发现操作中的各类问题,老师把学生的关键问题板书下来。学生能自主解答的,把解答权给学生。不能解答的,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一起解决,学生会的决不轻易出手“帮助”。
自主探究,合作互助学习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互帮互学,对好的学生来说提供了多于以往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差的学生来说多了一个小老师,辅导的及时性大大增强,成功自然也就悄然而至。两级分化的趋势也就不会越来越来大了。
3.3教学评价的多样化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积极有效、恰当合理的评价对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评价,可以让部分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部分学生找到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3.3.1“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适时的学习评价,可以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及时调控教学活动。科学的学习评价可以有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我通常用下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以更好地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年级         班      姓名                      年   月   日
评价要点 评   价   等   级 评价结果
A B C D 自评 互评 师评
学习欲望 强烈 较强 一般 没有      
学习时间 利用充分 能按时上课 有时缺课 长期缺课      
课前学习 主动学习 按要求学习 偶尔学习 从不学习      
课堂学习 主动参与 能参与学习 督促学习 不学习      
课后学习 主动学习 按要求学习 偶尔学习 从不学习      
作业完成 认真完成 基本完成 偶尔做 从来不做      
操作技能 较强 一般      
自学能力 较强 一般      
合作学习 主动合作 能合作 一般 不合作      
创作制作能力 较强 一般      
总   评  
通过“学习”评价,促使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思维需要。当然,“学习”评价需要我们长期努力,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效果,绝不能半途而废。
3.3.2“延时”评价
有时在听课中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不管学生水平的差异、回答问题的难易程度,在学生答对问题后,一律全班拍手,而受表扬的学生则表情漠然;而如果学生答错了,教师则说:“不对,下一位。”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出问题时,教师就会严厉指责:“听没听课?”这些做法虽然能及时地评判出问题的是非曲直、黑白对错,但也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给教学带来许多负面效应。
所以,有时应采用延时评价。不轻易、草率地评价学生的发言、创作等,而应适当延时,待信息一次反馈甚至多次反馈后再评价。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产生思维的触角,有利于学生更大胆、更有信心地参与课堂教学学习活动。
3.3.3“激励”评价
  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都应认真对待,认真听取,而且要鼓励学生善于和敢于提出问题。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发言,鼓励学生对自己作积极地评价,不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要使每一个学生在他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信息技术第一册图形的选取和复制这一课时,老师准备一些小奖品,恰当给表现好的学生奖励,激发学习热情。在汇报成果阶段,先在小组中评选小组作品最佳设计奖。接着在全班进行互评,评出最佳的小组设计师奖,教师只是做一个引导的作用,学生也能放开思想包袱,自由评论,这样的结果,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比较高,评论会非常精彩,提出很多好的建议和意见。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实践尝试,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原本那些在学生中普遍出现的问题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生更加有主动性,并且能持久保持这种参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应该说这是一个探讨不尽的课题,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还有待大家思考。
 
 [参考文献]
[1]龚孝华、徐勇,新课程评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张天宝,主体性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吴晓,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宁波市中山东路小学
[4] 何克抗,当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中国电化教育,1996年第一期
[5] 小学信息技术课本,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2006.6
[6] 陈红、黄宇星、李艺,小议信息技术课堂纪律问题及对策,2006.5
[7] 史春华,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探,2004.5
 
 
单位:岱山实验学校            邮编:316200 
电话:0580-4482375            E-mail:thw902@126.com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教育信息化的变革与创新之一角 ——微课引领自主学习的新浪潮
下一篇:让“云教学”融入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