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建模思想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发布时间:2019-03-22 01:27:07
建模思想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石家庄市草场街小学    曹静
摘要:数学模型是用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特征、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数学结构。从广义角度讲,数学的概念、定理、规律、法则、公式、性质、数量关系式、图表、程序等都是数学模型。数学的模型思想是一般化的思想方法,数学模型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数学符号表达式和图表,因而它与符号化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同样具有普遍的意义。为了把数学模型与数学知识或是符号思想明显地区分开来,本文主要从侠义的角度讨论数学模型,即重点分析建模思想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关键词:数学模型的构建、应用      建模的策略、途径 
  所谓数学模型,是指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的特征或数量间的相依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凡一切数学概念、数学理论体系、各种数学公式、各种方程以及由公式系列构成的算法系统等等,都可以称之为数学模型。如自然数“1”是“1个人”、“一件玩具”等抽象的结果,是反映这些事物共性的一个数学模型;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等。因此,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数学建模”,数学模型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理解为解题模式。
  • 小学“数学模型”构建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以“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作为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叙述模式,并在教材中初步体现,这是数学新课程体系直接体现“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反映。
 (一)建模的策略
 1.精选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建模的兴趣。
    数学模型都具有现实的生活背景,这是构建模型的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如构建“平均数”模型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4名男生一组,5名女生一组,进行套圈游戏比赛,哪个组的套圈水平高一些?学生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如比较每组的总分、比较每组中的最好成绩等,但都遭到了否决(初步建模失败)。这时需要寻求一种新的策略,于是构建“平均数”的模型成为学生的需求,同时也揭示了模型存在的背景与适用,的条件。
  2.充分感知,积累表象,培育建模的基础。
  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多侧面、多维度、全方位感知某类事物的特征或数量间的相依关系,为数学模型的准确构建提供可能。如“凑+法”模型构建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感知、积累的过程。首先学习“9加几”的算法,初步了解“凑十法”;接着采取半扶半放的方式学习“8、7加几”的算法,进一步引导学生感知“凑十法”更广的适用范围;最后学习“6、5、4加几”的算法,运用“凑十法”灵活解决相关的计算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充分体验了“凑十法”的内涵,为形成“凑十法”的模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组织跃进,抽象本质,完成模型的构建。
  具体生动的情境或问题只是为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提供了可能,如果忽视从具体到抽象的有效组织,那就无法建模。如“平行与相交”一课,如果只是让学生感知火车铁轨、跑道线、双杠、五线谱等具体的素材,而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当学生提取“平行线”的模型时,呈现出来的一定是形态各异的具体事物,而不是具有一般意义的数学模型。“平行”的数学本质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间距离保持不变”。因此,教师应将学生关注的目标从具体上升为两条直线间的距离。可以让学生通过如下活动来引导认识过程:提出问题:为什么两条直线永远不相交?动手实验思考:①在两条平行线间作垂线。②量一量这些垂线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③你知道工人师傅是通过什么办法使两条铁轨始终保持平行的吗?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对平行的理解必定走向半具体、半抽象的模型,从而构建起真正的数学认识,完成从物理模型到直观的数学模型再到抽象的数学模型的建构。
   4.重视思想,提炼方法,优化建模的过程。
   不管是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规律的发现、数学问题的解决,核心问题都在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它是数学模型的灵魂。如“圆柱的体积”一课教学,在建构体积公式这一模型的过程中要突出与之相伴的数学思想方法:一是转化,将未知转化成已知;二是极限思想。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与体验,可以催化数学模型的建构,提升建构的理性高度。
  5.回归生活,变换情境,拓展模型的外延。
   从具体的问题经历抽象提炼的过程,初步构建起相应的数学模型,还要组织学生将数学模型还原为具体的数学直观或可感的数学现实,使已经构建的数学模型不断得以扩充和提升。如“鸡兔同笼”的问题模型,是通过研究“鸡”、“兔”建立起来的,但建立模型的过程中不可能将所有的同类事物一一列举。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继续扩展考察的范围,分析当情境、数据变化时模型的稳定性。可以出示如下问题让学生分析:“9张桌子共26人,正在进行乒乓球单打、双打比赛,单打、双打的各几张桌子?”“甲、乙两个车间共有126人,如果从甲车间每8人中选一名代表,从乙车间每6人中选一名代表,正好选出17名代表。甲、乙两车间各有多少人?”这样,使模型的外延不断得以丰富和拓展。
   (二)建模的途径
   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关注的是建模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更多的是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革新课堂教学模式,以“建模”的视角来处理教学内容。
   1.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建模活动。
    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已经按照建模的思路编排,教师要多从建模的角度解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建模思想,精心设计和选择列入教学内容的现实问题情境,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模型,从而解决问题。
    2.上好活动课,为学生模仿建模甚至独立建模提供有效指导。
    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整合各知识点,使之融进生活背景,产生好的“建模问题”作为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如教材中安排了这样的问题:“找10盒火柴,先在小组里拼一拼,看看把10盒火柴包装成一包有哪些不同的方法。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
 3.改编教材习题,加强建模教学。
   教材中有些问题需要改编,使其成为建模的有效素材。如:“图中正方形面积是8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可以利用它开展以下的建模活动:设圆的半径是r,探讨出圆的面积与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后,建立起关系模型,进而解决问题。也可以另辟蹊径,先通过“正方形面积是6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这一问题的解决,建立关系模型“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π倍”,从而使原问题获得解决。
   二、小学“数学模型”的应用
   活用“数学模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深刻领会所学知识,顺利构建数学体系,从而大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数学素质得以提升。
  1.用模型解题。
  要学会把复杂问题纳入已有模式之中,使原有模型成为构建和解决新问题的工具。例如:“A、B两地相距220千米,甲从A、乙从B同时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40千米,乙每小时行50千米。途中乙修车停了1小时。两车从出发到相遇用了几小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以前解决的问题中两个物体从始到终都在运动,而上述这个问题发生了变化。我们可把它变成以前学过的模型,如“让乙车再行1小时,两车行的时间就一样多”或“甲先单独行1小时后,剩下的路程两车同时行驶”等,使之成为较为熟悉、较为简单的模式。利用原认知模型解题,必须基于对教材各知识要素的全面把握,进而能够以原认知模型的“不变”应数学问题的“万变”。
  2.用“旧模型”构建“新模型”。
     数学的概念、法则、关系等都是数学模型,并且总是建立在其他数学模型的材料、模型的应用及体现在对新知的逐级构建上。如“一个数乘一位数”法则是一个模型,在教学“一个数乘两位数”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其过程中,旧模型被调用,为构建更高一级的法则模型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不断得到重组优化,旧模型往往被具有更“上位”的新模型所代替或统一,使得数学模型更具有了概括性的特征。
数学从“关于数的科学”、“关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到“关于模式的科学”,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顺应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数学建模--方法与范例,寿纪麟等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2、数学模型,朱思铭、李尚廉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
3、数学模型建模分析,蔡常丰编著,科学出版社,(1995).
4、数学模型基础,王树禾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
5、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刘来福、曾文艺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1997).
6、数学模型实用教程,费培之、程中瑗层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7、数学建模精品案例,朱道元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8、问题解决的数学模型方法,刘来福,曾文艺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数学建模的理论与实践,吴翔,吴孟达,成礼智编著,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
10、数学建模案例分析,白其岭主编,海洋出版社,(2000年,北京).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前后的变化
下一篇: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