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浅谈小学美术教学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2019-04-06 10:01:28
小学美术论文:浅谈小学美术教学基础教育
    摘要:美术课程是一门艺术课程,美术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学生对美术教学很感兴趣,追求美术的深刻内涵。在新课程理念地指导下,美术教学更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落实教学目标,打造高效的美术课堂教学。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了美术教学的环节,提高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美术教学  创新  发现  全面  尊重个性
我是一位偏远小镇的小学美术教师,美术教学最初在我的认识中就是教师在黑板上画画,学生在底下跟着画而已。通过这一年的教学历程中,使我对美术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一、推进素质教育发展,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在新时期,小学美术教程与价值也有新的内涵,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坚信每名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所以,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层次性要适应农村学生素质,同时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当然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孩子的人格。    在小学,特别是在农村,学生们所获得知识的渠道比较窄,所以美术教学应“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材”仅仅是一个主题、一点启示、一种资源或者写范例,学生借助教材,在教师的启发下和引导下,能创造出更多作品来,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的教育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所以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心中时刻装着每一位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教学太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在备课时还要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不同年级学生心智特点差异很大,每名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教师要换位到学生的角度,尽可能多了解学生的基础,才能正确地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心中有学生才能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教学更切合实际,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对教法的选择上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要体现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学时还要根据实施过程中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多样的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讲时我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朋友、交心。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例如引导学生以“我爱家乡风光美”为主题创作一幅风景装饰画,课前我先布置同学们回到自己的村子里走一走,看看那一处景象你认为最能代表家乡的美。上课时我先讲了一点风景装饰画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谈谈想法,结果由于每一个同学的生活环境、心理个性等都不同,他们对美的感受也大不一样。有的认为热闹的市场能体现家乡的繁荣景象美;有的说宁静的小街美;有的说幽静的村前小园美;有的认为田野的春天大遍庄稼绿油油是生命的美,秋天硕果累累是丰收的美……。课堂活起来了,同学们的脑子动起来了,我对同学们细微的观察、深刻的体会都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的作业没有雷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且较充分的体现了家乡多角度、多方位的美。 
   二、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破传统的美术教学。
在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中,我们希望培养每个孩子对美术的兴趣及其积极主动的态度。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从幼儿开始到小学三年级左右,大多数孩子对美术还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随着年级的升高,部分学生开始对美术失去兴趣,这与我们平时的美术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鼓励审美个性,即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生命被压抑而发出的纳喊;有的则感到每朵花就象一团火焰,这是爱的最强光。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挖掘学生潜能,摸索规律,走出困境。
   众所周知,课程改革已向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基本命题,即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建立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我认为,美术老师应该多琢磨一下教师的作用,完整地去了解教育的性质和意义,进入到所从事的美术教育、教学的情境之中,把“面向全体”的基础美术教育和“呈现个体”的自我价值实现有机地联系起来,挖掘美术教学中的“引子”,探索其实际效应,这样才能更为广泛地进行新课程。针对农村孩子的特点,从农村的现有条件出发,摸索规律,走出困境,找到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尽到我们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美术教育并不以培养小画家为目的,它是对人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人的素质教育。美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和情趣。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要朝着新课程的目标迈进,在美术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进行改革实践,使美术课堂教学不断规范化、合理化。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美术,为了孩子的成长,我要走出误区,活跃课堂,勇于探索,为他们具有健康高尚的艺术修养提供养分,让每个孩子都能挥动画笔,闪现个性,进发出智慧的火花,绘出自己美好的前景,让每节美术课堂都充满活力和魅力,显示出艺术那多姿多彩的美丽。美术知识无穷无尽,美术的艺术博大精深,希望广大农村美术教师能让学生用自己的一幅幅精彩作品绘出丰富多彩的七色空间,同时用手中的画笔画亮每一个孩子的心,把他们带人奇丽的人生,让美永驻天地间。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小学美术论文:美术国画教学
下一篇:小学美术论文: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兴趣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