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小学美术教学方法探究    发布时间:2019-04-01 11:14:09
 
                                小学美术论文:小学美术教学方法探究
                                        常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现今美术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存在一些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程的综合性与多样性不足。
  (2)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
  (3)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上述三个方面虽然表现不同,其实根源只有一个,即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正是由于这样,我们的视野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才过多地关注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才不会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美术的关系。因此,教师应大胆开拓教学活动,变革教学方法,实现美术教学以学科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寻求优化美术教学的真正出路。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设情境、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生活学习、鼓励性评价
过去的美术创作教学模式常常是以“师”为中心。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一步一步地教给学生。并且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目的,其实这无所谓叫“创作”,而只是模仿,因为它不含自主性,创造性。就像“画匠”与“画家”的区别。画匠只是按部就班地模仿画别人的东西,而画家则是在创造一种艺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进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美术创作教学不仅是技能教育,更是一种人文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为充分发挥美术的教育功能,发挥美术教育特有的魅力,对美术教学所采用的策略提出以下几点探微。
 
一、 创设情境,激发美术创作的热情
   所谓情境,即情形、景象、境地的组合。课堂的情境包括课堂的场境和学习的氛围。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反映儿童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场景以及与之相应的学习氛围。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在的动力支持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内驱力,
   创设情景教学法首先要设置情境。根据教学目标,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幻灯或绘画再现,音乐渲染、游戏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情感、美感,生动形象的特定氛围,以激起学生的创作兴趣、热情。其次要让学生体验情境,通过参与各种游戏、表演、唱歌、听音乐、谈话、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主动积极地从事创作活动。
   创设情境是美术课改实验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创设情境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水平。一年级的学生对小动物、寓言、童话比较感兴趣。以游戏性活动学习方式为主;二年级的学生对卡通明星,生活中的事件比较感兴趣,主要以活动性、合作性学习方式为主;三年级的学生对社区发生的事和未知世界比较感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鸟语花香一课时,创设了童话情境。
 案例:鸟语花香新课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树林里玩玩。
   (运用电教媒体,将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物的环境中,增强了主题感受。孩子们静静地倾听着一声声鸟鸣,悠扬婉转,激越空灵。看着花儿摇曳生姿。把孩子们领进了一个美丽神往的童话世界。)
   师: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我听见了,好多好多的鸟在唱歌。
   生:我看到了画眉,画眉的叫声特别好听。
   生:我看到了绿绿的叶子,上面还有露珠。
生:我看到花儿好像在笑。
……
师:形容鸟儿和花儿在一起的有什么成语呢?
生:鸟语花香。(点出课题)
师:告诉你,在树林里要走得很轻很轻,不要踩到枯枝和树叶,因为小鸟一听到声音就会躲起来。告诉你,走进树林里找一块石头坐下来。静静地听,静静地看,静静地就像一棵树一样。
(画面继续展开,将物体拉近,便于学生观察。)
生:(小声地)小鸟的羽毛真漂壳!
生:(小声地)花儿的颜色真好看!
……
从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无须用更多的语言便将学生引领进了对新知自觉感悟的幻境中。让孩子身临其境,获得直观体验,为创作鸟语花香奠定了基础。
我在教学四年级各式各样的帽子时创设的是生活情境。
师:我带大家去逛逛帽子商店吧.你想买哪顶帽子呢?
(图片展示各式各样的帽子,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生:我要买那顶白色的,白色挺配我。
生:我要买帽檐卷卷的那顶.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它的式样挺漂亮的。
生:我要买军帽.
师:为什么要买军帽呢?
生:因为我长大想当警察。
……
创设的生活情境“买帽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买”的过程不知不觉领悟到帽子的式样特征和功用,并且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利。
 
二、在探究中进行美术创作活动
   “美术创作”教学指在美术领域内“运用材料、技法、过程、要素和分析来制作视觉艺术作品”的行为,是与复制、临摹相对的,它不同于诸如美术技能、理论和以临摹为主的教学,更不用于其他学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这样写道:“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儿童在学校的学习固然包括学习现成的书本知识,但更主要的是自己进行研究发现。因此,我认为儿童美术创作教学迫切需要引进探究式学习方式,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技法,会产生不同的视觉艺术效果。美术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不可能由老师教出来,而只能由学生自主探究来进行。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式学习方式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特点。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设自主、民主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保证,是探究式学习的最佳情境。教师巧妙地“引”,学生主动地“学”,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在和谐的教育气氛和积极主动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发展。此时此刻,学生处于—种放松状态,思维极其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教师以学习者的身分参与了学生的质疑、讨论和辩论,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使学生在做学习主人的意识支配下,自主探究,集思广益,从而以极大的学习热情去遨游只是的迷宫,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去寻找合适的答案。
树叶拼贴动物教学设计
(我根据欣赏-实践探究-总结经验的教学模式,结合语文课树叶画的教学安排了三次教学活动。)
活动之一:欣赏
l、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树林.
2、让我们一起在秋天的树林里散散步吧,你能捡到哪些树叶呢?
3、展示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树叶。
4、树叶还能做成画呢。展示多幅树叶画,学生欣赏。
5、你能给每一幅画取一个漂亮的名字吗?比如“金鱼戏水”
6、树叶画真漂亮!小朋友想自己动手做—做吗?请大家回去试一试吧。
活动之二:实践探究
学生带着问题,试做树叶画。
1、做树叶拼贴画需要怎么样的树叶?
2、树叶拼贴画是怎么做的?
3、如何根据树叶的形状特点拼贴动物
实践过程中学生可请家长帮忙,可与同学交流,也可以问老师。
活动之三:总结经验
1、分小组自由交流。
2、让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上台,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树叶画
①树叶画的名称是什么?
 ②是用哪几种树叶拼贴起来的?
 ③树叶画的每一部分是用什么树叶做成的? (可以说名称、形状或颜色)
3、师归纳总结。
4、学生对作品进行修改,办树叶画展。
在这一美术创作过程中,教师没有手把手地教孩子怎么做,而只是用欣赏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探究的环境。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主探究,自觉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并且学习的热情很高。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到的知识更深刻,技能更巩固。
运用探究式学习来进行美术创作,可以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之悦、攀登之趣、体验知识之乐、创作之美,催其奋进,增其信心,真正成为“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
 
三、在合作中进行美术创作活动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依不同性别或能力,混合编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导,共同努力达成教学目标。合作学习在教育领域中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的美国,结果发现,合作学习不但有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同伴关系,而且对儿童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美术课程标准中这样要求“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体验、观察、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是美术课程改革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美术创作活动提倡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首先,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应有一点难度,问题应用一定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与小组学习活动的激情以及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创作性。第二,处理好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第三,每个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质量是保证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基础。第四、注意适时引进竞争机制及激励评价,使小组间通过竞争共同得到提高的同时,个人及小组群体分享成功的快乐。第五、小组研讨的民主性、超越性是保证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关键。 
   合作学习需要改变传统的整齐、标准化课堂教学模式,建立美术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表现风格多样的教学景观。座位排放是合作学习的教室物理环境,教师可根据各种美术创作活动的需要来合理设置座位。积极的相互依赖是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认知差异,构建一个结构合理的合作群体,在生生互动中进行“帮扶”学习、互帮互学。合理的合作环境的营造,能使合作学习运作更加流畅、和谐、默契,合作的成果也会因此而水涨船高。
我所在的学校实施的是大班额教学,学生人数在50---60入之间,应该说大班制不利于合作学习的组织。我在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经常采用四人一组的方式,即以上下两桌为单位,只要上桌的两位同学向后一转,即可运作,即节约时间,又方便灵活,还可以使每一位组员都能在有限的合作时空里全员参与。例如:我在上一年级奇妙的撕纸添画时,把上下两桌合为一组,推选出一位小组长。发给每组一张白纸:让孩子们把彩色纸随意撕后贴在白纸上,然后进行添画创作。并且告诉他们:每一张作品都应该有一个小故事。于是孩子们开始了分工合作,一边创作一边编故事,他们有的创作了快乐的好朋友,有的创作了森林里真热闹,有的创作了有趣的海底世界……最后,让组长把自己组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把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在这样的合作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任务,并且每一个任务都服从于小组即定的目标。个体与共同体的一致努力,让每个孩子都分享到了个人与集体成功的快乐。
总之,创作中的合作学习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提高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敢于创新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健康心理得以发展;学生增强了交往,掌握了初步的社交能力;有效地激活了师生的创作激情,形成了愉快教学的良好氛围。
 
四、整合生活经验进行美术教学
对学生而言,未知的领域是无限广阔的。当学生对美术创作有了探索的欲望和探究的能力时,仅靠课内是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的。此时,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把探究的领域扩展到课外生活中。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是教材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新课程的美术创作教学,应是知识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整合,课程内容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融会贯通、整合构建,才可能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深刻、牢固,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
   案例:有趣的拓印教学片段
   在“有趣的拓印”教学中。课前我让学生们欣赏课文彩页,研究需要带哪些工具和材料,并且去实践一下哪些东西可以拓印.教学时我巡视了一下教室,发现孩子们带的拓印材料五花八门,尽有尽有。
   师:小朋友一定知道有许多东西可以拓印吧!
   生:老师,我拓印了树皮和树叶.(他很自豪地举起他的作品)
生:我知道硬币可以拓印。
生:我知道鞋底可以拓印。
生:我知道粗糙的墙可以拓印
生:我知道汽车轮胎可以拓印
……
在学生们热情高涨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将自己的作品与其他同学进行经验交流,说说拓印的方法、过程和新发现,并且在交流过程中互相帮助修改不足,使自己的作品更美。在这一片断教学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经过探究合作交流,使生活经验得到了升华,知识技能更加深刻。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整合,一是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能力的发展;二是解决了教学内容中难点问题;三是便于学生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更牢固;四是美术新课程创作资源在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整合中得到创生与发展。又如:2003年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疫,面对许多与生死抗争的人们和无畏的白衣战士,面对祖国南北学校大片停课的现实,孩子们在课间神色慌张地议论着非典,大家脸上蒙盖着一层阴影。于是我让孩子们去看电视、去看报、去上网,去了解与非典有关的一切事情。
“老师,我从电视上看到白衣战士真勇敢,他们穿得严严实实,加班加点抢救病人.”
“我看到商店里,汽车上,教室里都消毒了。”
“我看到旱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了。”
“我看到好多人带着口罩。”
   接着,我建议孩子们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他们有的画了医生在抢救病人,有的画了人们在锻炼身体,有的制作了贺卡要送给白衣天使……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以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植根于学生生活世界的美术教学是丰富多彩的,为学生生活世界服务的美术课堂教学是鲜活生动的,学生的生活世界将会成为美术教学的源泉。
 
五、给予积极的鼓励性评价促成可持续发展
   作为美术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们极其兴奋地把作品拿到你的面前,眉飞色舞地向你讲解他的创意。他们的意图并不是让你指正缺点,而是希望听到你的表扬和肯定。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儿童美术创作表达的是儿童自我的思想情绪,属于最原始的思维,这种思维惟儿童独有。因此,教师对儿童创作进行评价的,要顺应儿童的思维,尊重儿童的想法。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你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评价时否定学生的作品,最容易使学生失去这种力量。评价作品时要以表扬为主,要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用激励性的语言给以肯定和鼓励:“你真棒!”“颜色真漂亮!”“你这个想法真有创意。”“你观察得很仔细。”“你画的人很夸张传神。”……使学生获得喜悦和满足。这种喜悦和满足会进一步产生自我激励的心理状态,自信心也会随之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