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如何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    发布时间:2019-04-07 17:51:19
小学科学论文:如何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
钟山区川心小学    鲁丕纯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的直接动力,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而兴趣的培养应渗透到每 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中保持学习兴趣盎然。针对我的这们科学学习而言,如何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情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而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生动活泼的状况,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例如教“多样的呼吸器官”时,教师可以先讲一个故事:一只蝗虫到池塘边玩,遇到鲫鱼正在水里吐泡泡。鲫鱼说:“旱鸭子,你敢把头浸没在水中一个小时吗?”蝗虫满不在乎:“敢呀!但是你敢跑到陆地上呆上一个小时吗?”青蛙跑来作证,蝗虫将头深深地浸入水中,一小时以后安然无恙的抬起头,鲫鱼顿时傻了眼。鲫鱼不得已,只好跳到岸上,不一会便死去了。鲫鱼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这只小鲫鱼,这时候你会怎样做?这样学生就开始了积极的思考和讨论,使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机地将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学习完课堂知识后,就应布置相应的课外活动内容,如小实验、小制作、观察自然现象、参加与科学知识有关的劳动等等。这样丰富的课外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又使他们感到物理学奥秘无穷,无处不在。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就有了强烈的欲望。
 
 
 
 
 
 
 
 
 
 
 
 
 
 
 
每一节科学课的学习目标如何实现
钟山区川心小学   鲁丕纯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人的一种素质,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通过一堂课一堂课的科学学习来培养的,这就要求在一个大目标下,每一节课有每一节课的小目标,并且每一节课都要努力达成这一目标。
    纵观科学课和以往自然课的最大区别,笔者最切身的体会就是:自然课重学生的探究过程轻探究的结果,所以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各级各类的研讨课和公开课中,往往都是教师课前给学生准备一大堆材料,上课时学生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评价时常常看一节课中学生活动的时间的多少,课堂上的热闹程度来评判一节课的优劣。对探究结果的忽略,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造成教学目标的不能实现。科学课明确地强调通过探究的方式来经历和体验科学过程,从而实现对科学的理解和掌握。探究是为了实现目标的手段,是为目标服务的,科学课既重过程更重结果。
    基于科学课的新的理念,又基于实际教学的客观状况,特别象我们这样一个班级人数在65人以上的学校,如果每一节课没有一个具体明晰的目标,如果每一节课都任由学生自行探究,那么学习的效果想见的到的。
    科学课程在培养每个学生科学素养这个总目标下,发散出科学课程的三个维度目标,即:科学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知识。所以每一节科学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落实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如何实现这三个维度目标?是作为一名新课程标准的直接实施者每节课都要准备的,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
    一、 制定好每节课具体的且可操作的目标
   以往在备自然课时对目标的描述是笼统的,以定性为主,例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实验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等,没有具体的量化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对课堂的评价是模糊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无所适从。因此制定好具体的且可操作的目标是实现课堂目标的前提。
    具体的目标要有具体的描述。所以要把三维目标具体问题、具体活动上,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学生会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在每篇教案上应有明确的表示。教师在分析和设计教学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基础上,在自己的头脑中就有了通过这样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学生可能达到的效果。比如:上蚂蚁这一课时教师设计引发矛盾,激励探究的背景下,学生迫切想知道蚂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就会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学生再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无论是重观察还是重设计,重观察就要求学生能在活动完成后认识蚂蚁的身体结构,重设计就要求学生能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当学生在具体问题具体活动都按要求完成和达到了,一节课的三维目标也就实现了,三维目标的达成一定要以具体问题和具体活动为凭借。
    二 、怎样实现制定好的目标
    一节课的目标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描述,一是学生提出了什么问题,二是学生解决了什么问题,问题围绕目标而来。所以如何让学生提出凸显本节课目标的问题和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是课堂上老师应该做到的。
    现代教学论指出:在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不能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习也只能是表层的、形式的。所以一节科学课中期待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达成这节科学课的目标之一。
    有些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创设情景,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又想解决问题的欲望。例如上物体的颜色这一课,在开课时我准备了好几张各色各样颜色的蜡光纸,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光刺激,再关掉灯、拉上遮光窗帘再看,强烈的反差对比激发了学生探究光和物体颜色的关系的欲望。试想:一堂科学课的学习从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开始(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甄别、挑选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怎么会不积极主动呢?
    对于有些期待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建立在对学生理解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真正做到备学生,了解学生现有的经验和水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于学生不会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因势利导,激励提问。比如:在上昼夜现象时,现在的大多数学生已经从课外读物中知道了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关于地球自转你又想知道些什么?”这时很多学生提出了想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甚至还有什么外在因素可以影响地球自转等等……有的学生知道了地球自转的方向,老师又可以追问:“你可以从你看到的现象中自己推想地球自转的方向吗?”引导学生进行剥笋似的提问,一步一步迈向期待的目标。
    解决问题是实现目标的关键。科学素养的形成规律和科学探究的意义告诉我们,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教给的,不是灌输的,而是在成长中、在科学化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养成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是使其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科学课堂中探究是过程,问题的解决是目标。
    探究活动是科学学习的主要形式,探究活动符合儿童天性,是儿童最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儿童对探究活动表现的热情是很高涨的,但是孩子的注意力是发散的,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因为小组中一位同学的一个建议或者探究过程中发现的更有趣的事而对要探究的问题发生了偏离,从而不能达到预想的目标。还是在上蚂蚁这一课时,同学们在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有些同学突然发现从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是个颠倒的像,于是大多同学纷纷效仿起来,所以蚂蚁是什么样子没有看仔细。我认为:在每次探究活动之前,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应该与学生交代清楚,特别对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我想要是在学生观察蚂蚁之前就要求学生看清蚂蚁的身体有几截,每一截上长了什么,效果肯定要比什么都不作要求好。可能有人会认为这妨碍了学生的创造,妨碍了学生新的发现。但是我觉得科学的本质是求真与理性,有条不紊的求真与理性比漫无目的的求新求奇的发现实在些。
    总之,不管是问题的提出,还是问题的解决,是教师课前要想到的,还是课中要做到的,一句话,就是要始终把目标作为指导教学活动的纲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如同大海里的航标灯,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就要始终不移地围绕目标展开、进行。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每一次板书,学生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份材料都要体现目标,目标要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分分秒秒指挥着师生的行为。
    确定好每一节课的目标,向着目标迈进,学生在迈向目标的路途上,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知识和能力,体验科学的情感和价值,科学课的总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肯定能实现的。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川心小学  鲁丕纯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我认为教师工作的重点应该由过去的直接灌输转向引导、推动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思想不是教学生,而是让学生学。

一、做科学探究活动的支持者

创建适宜的科学探究环境是维持科学课堂探究的必备条件之一。教师在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

(一)提供探究材料。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和一些回收物资就足够了,要进行的实验也很简单,不需要任何特别的技术知识。

建构主义强调在学习中应让学习者试着像科学那样去思考问题。虽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考的对象不可能达到科学家那样高深,但在学习中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却是一样的。因此,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应更多地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且在最大程度上与问题解决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并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现象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提出假设,进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比如,在学习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我们先出示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问:如果把两个马铃薯放入前面的的二杯液体中,会出现哪些情况?(生:大的浮,小的沉;大的没,小的浮;二个都沉;二个都浮。)在学生猜测后,教师操作后,学生了现在其中的一杯中两个马铃薯都沉,另一杯中两个马铃薯都浮。孩子们就会从这些材料和现象中产生问题“会不会和这两杯液体有关系?”“这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其中一杯液体会使马铃薯上浮,它有什么特点?”围绕这些问题学生将展开探究活动。

(二)保障探究时间。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孩子们一旦被要求“动手做”时,课堂就像一个小小的实验室,科学研究和小学生们设计并完成的实验比起读书本需要更多的时间,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孩子需要时间去理解和学习。学生进行知识建构时,若无时间上充足的保障,学生知识建构的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例如:在学习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先从猜测瓶盖在水是沉还是浮来明确,观察沉浮的方法,再出示一组材料让学生先猜测,再动手验证,并猜测物体沉浮的原因。接下来让学分分别从大到小和从轻到重排列这组材料,发现沉浮与轻重大小似乎无关,激起学生的思维冲突,究竟物体在水中的沉或浮与什么有关系?这时,我们出示二组大小相同但轻重不同的材料与轻重相同但大小不同的材料,让学生先排列猜测,再动手验证,这时,学生又会发现沉浮与轻重、大小有关。最引导学生经过集体研讨,来明白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奥秘。

(三)布置探究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空间上的便利。这里的空间是指学生座位的安排。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往往是插秧式地编排座位,每个孩子被安排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努力去理解教材或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和材料,这使得学习常常被视为孤立、个体化的活动。现在我们从空间上给予一定的调整,把孩子们编排成一些工作小组,形成探究群体,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是随着小组人数的扩大而减少的。孩子们十分乐于彼此交流、倾听、解释、思考他人的观点,从而有效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二、做学生学习科学的引导者

学习内容是通过教师、学生与学习探究对象三者之间交互作用而实现,三者不能或缺。在学习中,尽管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但是教师仍有责任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适当帮助、适时调控。教师要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依据具体问题的特质,依据活动情境的特点,把握辅导介入的“度”。既帮助学习者克服困难,又预留能力主动发展的空间。

一位学生曾这样说过,科学探究活动,就像做游戏,但却是很难做的游戏。对于一个只有战胜困难才能获胜的游戏,需要全神贯注和集中精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让孩子“动”起来,并引导他们观察和发现,鼓励他们自己尝试着动手解决问题,为探索铺路搭桥,促进他们亲历探究的过程。这样孩子们就能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计划、开展探究活动、搜集解释证据,最终形成结论。在刚开始一段较长的时间里,教师就像一位引路人,不断地给孩子指示,直到他们可以独立地开展探究为止。

(一)提出问题阶段。教师为学生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如学习“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教师将各种物体放入水中,学生发现有的物体沉在水中,有的物体浮在水上,学生马上就七嘴八舌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稍后提出:你们有办法使没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吗?

(二)猜想假设与动手探究阶段。学生提出假设和证明方法时,教师要引导孩子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并将自己的观点在探究群体中交流讨论,反复探究,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在孩子探究出现困难和失败时,教师及时引导和鼓励他们更改假设,重新实验。

(三)合作交流与拓展延伸阶段。通常孩子在实验完成后即认为探究活动结束,教师此时要鼓励孩子根据观察的现象进行解释,引导孩子自己概括出结论。如教学“弹簧拉伸的长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案例时,当学生记录下实验测量的数据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有什么规律,学生经测量、观察后自己得出“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拉伸的长度与拉力的大小有关”这样的结论。

三、做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激励者

课堂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孩子。这就要让孩子在探究的过程中都能获得激励,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都拥有自信心,使每一位孩子在他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新发展。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的意志情感比较危弱,他们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往往会产生畏惧心理,如果不及时疏导,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丧失自主求知、不断进取的信心。

(一)激励尊重事实。在探究过程中我们常发现,当个别孩子实验的结果与大多数孩子不同时,他很容易因从众心理而改变自己的实验结果。这时教师要鼓励孩子尊重事实。

如在教学温度计时,由于学生在教室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有的学生靠窗,有的学生靠电扇较近,有的学生在教室边测……因此学生实测教室内的温度时,出现了多种数值。这时,有的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的测量而打算采用多数孩子测量的数据,教师注意到此情后,鼓励该生要相信自己的测量,实事求是地记录自己实测的温度。

(二)激励倾听与交流。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倾听与交流,它是学习者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为学生提供了发展个人见解、倾听他人意见、相互交流、相互比较的机会。这种交流不仅是语意层面的交流,更是双方自我意义的重构。这种重构体现了对话双方的协同发展。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可表现个人的自信,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还可以发现别人的长处。

“养蚕”活动中,学生通过亲历养蚕的过程,各人研究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养蚕交流会上,大家交流了自己的研究发现。如:一学生说,他发现蚕沙并不是我们看到的黑色,他由于偶然发现蚕沙染在手上留下了绿色引起了他的注意。他通过捻碎蚕沙观察、询问美术老师墨绿色集中在一起是否会造成黑色的视觉效果等验证了蚕沙是绿色的而非黑色。另一学生告诉大学,养蚕过程中他发现蚕蜕了6次皮而不是4次,而且蚕会修补蚕茧。蚕结成茧后,在茧内还要蜕2次。他说,他因为想看看在茧内吐的丝是否与我们看到结成茧的丝一样,他用剪刀把茧剪了一个小口,意外发现茧内有蚕蜕的皮,他取出后发现与蚕结茧前蜕的皮类似,而且他发现蚕还修复了遭破坏的茧。此后,他重复了这样的实验,看到了同样的发现……

探究活动中这样的倾听与交流,让学生在无意中提高了正确认识自我与他人的能力。同时,交流中的相互质疑、争论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坚持科学真理的科学态度。
让实验室成为学生科学创造的乐园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我们要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不能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科学课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而要在实验室的建设上多作工作,让实验室处处充满科学创新的活力,成为科学的殿堂、开放的场所、创造的乐园。    
    一、多一点人文气息
    依据新课程标准,科学课的重点不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上,而是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是关心生活,热爱科学,并善于把科学应用到生活中去的一代新人。
    1.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的创造历程
    可在实验室侧面的窄墙上贴一些科学家的画像和名言,并利用每节课课前3分钟的时间轮流让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开展“我学科学家”、“我讲科学家故事”等活动。学生自查资料,介绍科学家事迹,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学家敢于探索、崇尚真理的精神会引起学生心灵的触动和感悟,促进他们科学情感及科学素养的形成。
    2.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应用价值
    在实验室的后墙角设立“科普书报城”,介绍科学在人类社会中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此外,可以利用科普影院播放科普知识和科技动态影片,如:非典“元凶”专题片、载人火箭重返地球实况纪录片等,细雨无声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科学的神奇力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倡和鼓励学生有选择,有改进,有创造,让科学教育充满人本思想和人文精神。
    二、多一点创新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有必要让实验室自己说话,让学生时时刻刻看到创新,读到创新,想到创新,做到创新。
    在实验室的四面宽墙上设计创新专栏。每个创新专栏上方的标题都是与创新有关的格言妙语,使学生体会到创新就在身边,就在科学学习的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不管是在课上的学习活动中,还是在课下的自主探究中,都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训练创新能力。
    每个创新专栏方框里面的科普内容都是教师精选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科普文学,以及学生获奖的科技小论文和适合学生动手操作的科学实验等,并且定期更换。这些创新专栏整体看上去图文并茂、和谐美观,每一处都显示着设计者的巧妙用心,孩子们在这些设计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了创新兴趣。学生对环保,对高科技,对生活科学,对科学实验,也有了新的认识。
    三、多一点个性空间
    科学课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个性。实验室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空间,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设立学生自制标本展橱
    在实验室后面的墙上用玻璃制成一个透明的橱窗,将学生制作的各种动植物标本摆放进去,让学生利用课前课后时间尽情观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橱窗下面及实验室门前陈列饲养槽、饲养笼,饲养一些小动物如:鸡、鸽子、兔子、金鱼等。饲养小动物是学生们很喜欢做的事情,它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思考的机会,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
  2.设立科技作品展橱
    在实验室的前面墙角放一个展橱,分成多层,使其能放更多的物品,把学生在课上课下及科技活动中制作的小发明、小创造等科技作品陈列出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对培养创新精神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设置科学工具箱
    设置一个科学工具箱,放置实验和研究过程中必须使用的工具、材料、活动纪录卡等。科学工具箱里的材料,如易拉罐、各种金属条、塑料瓶、海绵、泡沫、木块、木炭、橡皮、硬纸板、皮筋、气球、乒乓球、断锯条、各种弹簧、玻璃片、石头等都由学生自主筹备。教师应发动学生不断为它“添砖加瓦”,使它应有尽有,为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实施开放式探究提供便利。
  四、多一点活动时间
    “我听说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名言突出了“做”的重要性,深刻地揭示了“探求的意义在于经历”。我们做了各种努力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的阵地,成为展示他们探究活动成果的舞台,成为学生搞发明创造的乐园。但如果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作为保证,一切都是空谈。因此要花时间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观察、实验、栽培、饲养、小制作、小发明、小课题研究、科学知识竞赛、科普知识讲座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己独立思考,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去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
    总而言之,实验室是学生科学活动的主阵地。我们努力做到的就是“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让每一面墙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科学创新活力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小学科学论文:小学科学课的策略
下一篇:小学科学论文:浅谈小学科学实验课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