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德育论文 >
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学生日常生活礼仪训练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08 00:00:18

 

《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学生日常生活礼仪训练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我们申报的《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学生日常生活礼仪训练创新研究》,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FFB090503)。根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教科规办函[2009]15号文件)的要求,今天召开开题论证会,进一步完善落实研究方案,正式开展研究工作。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各位领导、专家和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进行审议、指正。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学校德育的相关研究较多,其中2001年江苏句容市后白中心小学开展了《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实现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研究,现已结题,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和基本策略等。

22001年湖北武昌中华路小学开展了《小学生礼仪规范目标体系》的研究,2005年山西晋城市城区红星小学开展了《小学生行为指导和礼仪教育》的研究,安庆市四中最近也开展了中学生礼仪教育相关研究,这些研究较好地探索了中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内容、方式和礼仪规范评价标准等。

3)国外的礼仪教育较为普遍,其中日本、英国、美国等中小学一般都开设了专门的文明礼仪课程;国外的学校德育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

4)面向农村中小学生,将德育工作与日常生活礼仪结合起来,作为独立的课题研究,目前国内外尚不多见。特别是对日常生活礼仪训练的创新来提高德育水平,提高少先队与共青团的整体素质,尚属首例。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条件

1、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因此,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把礼仪教育作为德育的切入点和载体,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少先队和共青团的建设,在现阶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中小学生家长和部分教师普遍缺少对孩子的日常礼仪教育,使不少中小学生缺乏基本的礼仪常识,缺少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应有的素养,甚至在为人处事中态度粗野,行为失范,导致人际关系淡漠、紧张,所以将学校德育融于日常生活礼仪教育之中,从日常生活礼仪训练中培养学生崇尚礼仪,具备现代礼仪规范是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迫切要求。

3)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中小学生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滋生一些不良的行为举止,严重影响了校风、学风建设,影响少先队员、共青团员的形象。因此,训练学生的日常礼仪行为规范,将德育工作融于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也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4)中小学教育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在中小学阶段,少年儿童的道德判断和人格发展正处于关键期,由此决定了中小学也是礼仪教育的关键期。儿童从道德他律走向自律,从缺乏基本礼仪到识礼、崇尚礼仪、践行礼仪需要一套行之有效、易于操作、切合实际的教育模式。

2、研究的条件

卅铺中心小学是一所完小,是桐城市素质教育实验校和安徽省少先队重点联系学校(全安庆市共设8个联系点,本校是桐城市唯一的联系点)。卅小四○一中队2009年被评为全国少先队优秀中队,该中队辅导员薛宝琴老师2008年被评为桐城市少先队优秀辅导员。200910,共青团桐城市委领导带领我们到枞阳陈瑶湖中心小学学习少先队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为进一步做好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卅铺中心小学所辖学区内共有10所小学,有学生2230人,教师129人,各校教学设施较为齐全,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均二类达标。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出卅铺中心小学及所辖各小学外,还有大关初中、大关中心小学、黄铺中心学校、桐城八中、龙头初中、市实验小学、东关小学、北街小学等学校及部分教师,参研人数众多,层次涉及小学、初中和高中。

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其社会评价。

自课程改革以来,卅铺中心小学一直以课题研究为抓手,走特色办校之路。有多人参与了省级课题《小学数学学科发展性学习评价的研究》和省级课题《对农村小学数学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探索》的研究。课题负责人吴惠平同志负责主持的省级课题的“农村留守儿童不良习惯矫正方法研究”获2009年度安徽省教科研成果二等奖,主持的安庆市课题《农村初中语文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成长状况调查与解决方法探究》已如期结题,研究的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农村初中、小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方法研究》也如于20096月结题;担任大关中心学校校长期间,学校被中央教科所确定为教改实验学校;2007年编辑出版的《中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读本》(2007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获安庆市校本教研成果一等奖。

2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成员结构。

课题负责人,吴惠平,原大关中心学校校长,20098月任卅铺中心小学校长,是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分会会员,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理事委员。曾主持负责两个安庆市级课题、一个省级课题和一个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并且如期结题。主编《中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已于2007年在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表过10多篇教育论文。

朱正茂,桐城市教研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主持多项省级课题研究。

金仁来,桐城实验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主持的省级立项课题于200712月结题,发表研究论文10多篇

施仁和,卅铺中心小学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发表论文多篇。

方胜林,卅铺中心小学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安庆市教坛新星,安徽省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两次参与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有多篇教育论文发表。

陈昕,卅铺中心小学办公室主任,小学高级教师,发表过教育教学论文多篇。

笪久武,黄铺中心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发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

胡贤国,大关初中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发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

叶助胜,课题组骨干成员,小关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多次参加省级课题研究。

王存彬,课题组骨干成员,小学内设中学高级教师,省市级骨干教师,多次参加省级课题研究。

王梅华,小学高级教师,东关小学教务主任,先后主持过安庆市级课题研究,参与安徽省级课题研究,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多篇。

陈向阳,小学高级教师,北街小学副校长,多次参与省级课题研究,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多篇。

朱继红,小学高级教师,多篇论文获省、市级奖励,参与安庆市级重点课题研究,参加过安徽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

……

课题组其他成员都是卅铺和大关学区一线上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大部分参加过课题研究,有多篇论文发表。

3完成课题实验的保障条件。

技术支持:安庆市教研室和桐城市教研室给予具体指导。桐城市教研室主任朱正茂同志亲自参与课题研究。苏州大学汪卫东教授、合肥工业大学朱长久教授和安徽大学笪久江副教授给予理论指导。

实验主体:卅铺中心小学有学生800多人,教师35人,所辖学区内10所小学共有学生2230名,教师129人。拟把这10所小学和大关学区内的部分学校及大关初中、黄铺初中、龙头初中、桐城八中的部分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实验学校中,有一部分实验教师是省市级优秀教师。

环境支持:卅铺中心小学及辖区内的其它小学位于桐城北部, 206国道横穿学区,交通便利。1930年这里曾是红色根据地,现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是桐城市中小学德育基地。2007年秋,以创建文明校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主题,扎实开展了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有优良的少先队工作基础,是省少先队工作的联系点。通过近两年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和探索,广大教师深刻地体会到,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是做好其它工作的保证,而文明礼仪的教育,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是当前学校工作的又一崭新课题,它为新的环境下的德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教育思路。这一切为新课题的实验与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费支持:我校教科研在桐城市较有特色,桐城市教育局一直大力支持,本次市教育局同意资助课题研究经费2万元,由桐城市卅铺中心小学管理,供本课题研究使用。

三、课题概念的界定

德育包括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礼仪是由社会风俗习惯逐渐演化而成的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在制度。“礼”不仅是各种礼节、仪式的规范,也是规范人际交往行动的规则;“仪”是指人的举止、仪表、待人接物的礼节、社会活动的仪式等。礼仪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讲文明、懂礼仪是良好思想品德的主要表现之一。农村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中日常生活礼仪训练的创新研究,目的是面向农村中小学生,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将德育融于学生日常生活礼仪教育中,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效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假设和拟设置的创新点

1、研究目标

1)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将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礼节与现代社会交际礼仪相结合,训练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增长农村中小学生的文明礼仪知识,建立优秀少先队、共青团组织,培养一批优秀少先队员、共青团骨干。

2)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研究将学校德育工作融于学生日常生活礼仪教育的方法措施,促进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水平。

2、研究内容

1)结合农村中小学生的特点,探索把农村中小学生德育工作融入礼仪教育的方法和途径。通过日常礼仪训练,让学生受到良好品德的熏陶。如通过升旗、祭扫烈士墓等爱国主义活动礼仪的训练,让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通过日常生活礼仪训练让学生受到“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等。

2)加强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德育工作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本课题研究的德育创新,重在关注细节,把德育工作有效地融入日常生活礼仪之中,让学生懂礼、守纪,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3、研究措施

1)以我们编写的《中小学生日常礼仪教育读本》(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为实验用书,有条件的学校每周用一节课辅导学习礼仪知识(也可以安排学生课外学习),让学生知礼。

2)建立实验班和对照班,重点把有不良习惯的学生作为重点实验对象,建立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师具体负责,每组5-7人,进行明礼和习礼的教育。

3)评选优秀少先中队和共青团小组,培养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对日常礼仪训练由他律转为自律行为,培养文明达礼的优秀学生。

4、拟设置的创新点

以礼仪训练为载体,培育健全的人格,培养感恩、关爱、奉献为目标的精神品质。礼仪只是个人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训练让这一形式富有深刻的德育内涵。

2)把日常礼仪训练和创新文明校园结合起来,与创建优秀少先中队、优秀共青团小组结合起来,提升校园文化的品味。

实现这两点创新,具体落实以下几点:

1)关注在小,落实于恒。日常生活礼仪诚可谓小,如何以礼仪之“小”培育品德之“大”?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2)关注在生,落实靠师。日常生活礼仪训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而落实者是教师。研究如何让教师长期关注学生礼仪训练,关注学生的德育,特别是对留守儿童的培养。

3)关注在“旧”,落实于“新”。日常生活礼仪既要遵守传统礼仪规范,又要重视地方习俗和约定俗成的礼仪规则,同时还要融入现代德育内容,落实于新的容易忽视的领域,如利用手机和网络等现代媒介的人际交流的礼仪规范,创建文明校园等。

4)关注在面,落实于点。礼仪训练,要关注全体学生,要重视每一个细节,重点是落实。研究如何矫正学生具有的不良习惯,掌握礼仪规范,把礼仪训练纳入优秀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的标准和要求之中,培养良好品德,建立一支优秀的少先队和共青团队伍。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1、研究思路

1)调查当前农村中小学生德育和礼仪教育的现状。召开学生家长会,沟通家校联系。发放调查问卷,收集相关资料。实现学校、家庭齐抓共管,力求德育工作实在、具体。

2)结合农村中小学生的实际,开展日常生活礼仪教育活动,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如礼仪训练的方式:校园礼仪,师生联手,责任到人;家庭礼仪,家长配合,同村庄学生相互督促;社会礼仪,学生、社会监督劝导员员联合协助检查。传授知识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礼仪教育读本》,重在课堂,引导自学。反馈信息依据信息反馈卡,各班按月检查评分,寻求规律,不断改进创新,最终探索归纳出有效的训练模式。

3)探求将农村中小学生德育融于日常生活礼仪教育的有效模式,探索把日常礼仪训练与少先队、共青团建设紧密联系的方法和途径。

2、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同时运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和文献研究法等。

3、技术路线

1)请苏州大学汪卫东教授、合肥工业大学朱长久教授和安徽大学副教授笪久江副教授作理论指导,安庆市教研室操璋、桐城市教研室朱正茂两位专家作具体指导。

2)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要求课题组成员必须会操作电脑。本次参研人员面广,以后发放通知及开会尽可能利用网络平台。参研人员必须按照研究计划及时报送上传材料,连续两次不报送材料的即视为自动退出课题组。

六、课题组织机构

1、顾问小组

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特设顾问组。

聘请以下领导、专家为课题组顾问:

省教科院王贤进、徐贵亮主任;

汪卫东,苏州大学教授;

朱长久,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教务处主任;

方柏林,俄克拉荷马州圣基督大学诺斯教学研究所主任,马歇尔大学教授;

笪久江,安徽大学副教授 ,校团委书记;

谢余良,安庆市教研室副主任;

朱正茂,桐城市教研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许思启,桐城实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2、课题组主要人员分工

课题组负责实施并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吴惠平

副组长  施仁和  负责实验人员、场地的安排。

副组长  方胜林  负责实验材料的安排、资料的审阅。

秘书长      负责相关材料、通知的起草、发放。

金仁来  负责城区学校实验安排、材料收集、审阅。

崔小龙  负责大关中心小学学区的实验安排。

胡贤国  负责大关初中的实验安排。

笪久武  负责黄铺中心学校(初中)的实验安排

七、课题研究步骤及内容

1)筹备阶段:20093月——20096

学习有关理论资料,调查当前农村中小学生的德育和礼仪教育的现状,并形成初步分析报告。选定课题,申请立项。

2)开题阶段:20099月——200911

成立课题组,请教授、专家指导,确定课题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召开开题报告会,布置课题实验研究任务。

3)实施阶段:200911月——201010

展开课题实验研究,开展学生日常生活礼仪教育活动,探索德育融于礼仪教育活动的有效模式,并总结经验。召开一次成果交流会。

4)结题阶段:201011

整理各实验研究单位上交的资料并汇编成册,出版《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读本》,撰写结题报告,召开结题会,请专家鉴定研究成果。

八、课题成果及负责人

(一)主要成果

序号

完成时间

         

成果形式

负 责 人

1

20106

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读本(出版)

著作

吴惠平

2

20107

农村中小学生日常生活礼仪教育与德育创新研究

系列论文

张徐生

日常礼仪训练与少先队、共青团建设研究

方胜林

3

20109

课题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陈昕

(二)阶段性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年、月)

         

成果形式

负责人

1

20097月—9

德育与礼仪的联系和区别

论文

吴惠平

2

20098月—10

农村中小学德育状况调查

调查报告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小学秋季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下一篇:德育论文:教育,从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