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德育论文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31 10:22:23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论文

绪论:品德课的教学评价,是在德育活动过程中对教师教的创新和学生学的创新的一种品德价值判断的方法。因此,在品德教学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不断激活学生的创造活力,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发展水平。

一、以激励评价为手段

兴趣是乐学的先导,是创新的动力。实践表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新的有效方法。一般说来,儿童对学习形成本身感到兴趣的学习动机是不稳定的,因为他们一旦对学习过程不感到新鲜有趣,或者在学习中遇到了挫折,就不想学。课堂学习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其目的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步成为一种自觉有效、主动持久的学习行为方式。使他们在志趣盎然中以理激情、以境激情、以情激情、以行激情。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创造力,也鞭策了学生,增强其自信心,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励的方式方法很多,现略举二三:

1运用延迟性评价,激发创新活力。

运用延迟性评价是其中有效的方法之一。所谓延迟性评价,是指当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便会说出许多答案和设想,当然它们的质量有所差异,此时,教师应认真倾听,不宜过早地对学生的答案作出评价。这是为了使参与讨论的学生尽可能提出自己的有个性的创新性的见解。这样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对品德认识发展的“螺旋式”上升,以评价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讨论中大胆地散发、求异,以达到唤发学生的创新的活力。但使用这种评价时,会使学生的行为方式得以抑制或停止。所以一定要慎重从事,掌握好分寸。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延迟性评价,给予学生充分的时空,让他们在各抒已见中激活创新活力,对道德事物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感受。

2、肯定与否定要恰当。

教学评价的肯定功能是能够发挥积极的影响,但是评价的否定功能可能对道德行为产生消极的方面。因此,教学评价的肯定功能与否定功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发挥肯定的评价功能,消除教学评价的否定功能,构成以评价促进创新的内在动力。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各种评价和反馈,是很经常且正常的师生交往。看起来并不难操作,学生对了则说对了,给予肯定;反之则予以纠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不一定如意,因此,在这种复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要提倡让学生自己去评价,去明辨是非,对一个问题的肯定和否定,还是多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有位学者说过:“从本质上说,每个学生都是人才,都有极大的潜能,就看你如何挖掘和培养。永远不要对学生说‘你不行’,永远不要挫伤他的自信心,永远不要让他产生失败感,即便在他遭遇挫折的时候。”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准确地处理好来自学生的各种学习信息,恰当、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望。

3、用发展眼光看待学生。

在现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评价者(即教师)与被评价者(即学生)之间是特有一种领导和被领导,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这样的评价,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等待的评价位置上,往往会造成积极性不高,甚至讨厌和惧怕教师的评价。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用发展眼光看待学生,尤其对于那些品德有缺陷的孩子,评价要“货真价实”,易于形成良好的品德。

二、以学生评价为主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他们必须集中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与学生互相影响、讨论、了解、鼓舞,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按照这个样子发展,它就不是真心民主教育。因此,教师应尊重和信任学生,坚持以学生评价为主,让其自觉、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和评价过程。使课堂学习评价成为激活课堂、提升学生对各种道德事物的认知水平。

1、创设民主、平等氛围,打破评价束缚。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规律,自我发展。从儿童性格的理智特征的发展上看,小学儿童是从感知的冲动性转向思考性,从想象的狭窄性转向广阔性,从思维的依赖性和被动性转向创新性和主动性。如评价学生时,可以通过个人自评,同桌互评,小组评议等自评方式,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认知、情感、行为处于主动、积极、求新的状态中。评价教师时,也可以让学生告诉教师你应该教些什么,应该怎么样教好。所谓“教学相长”,在这样的民主平等的氛围下,学者更轻松愉悦地学习;教者接纳学生的新信息改进教学,发展成为“双赢”局面。

2提供学习评价机会,促进人人参与。

我们在品德教学中要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参与活动,得到发展、创新的机会。因此,在学习评价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评价的机会,对同一内容的学习,不但要尽可能地让多位学生评价,还要允许一位同学作多次评价,直到他们满意为止。同时,还要努力拓展评价的时空,除学生自评外,还可通过同桌、小组、全班的互评,甚至可以自由找对子互评,使每个学生在评价活动中,都有一次或不止一次的机会。这样,学生们对自己和别人的意见进行比较、辨析,让他们在互动评价中,自我感知,领悟课文的观点,在求真求知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结论:小学品德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知、情、意、行的整体发展。在教学中,强调以学习实践为重点,发挥出评价的导向作用。而运用多种的评价手段,使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反馈和总结,在总结中探索和创新。可以说,实践活动是素质的内化和外显的中介,在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科学地运用好评价,并着力于帮助学生发展评价能力,将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
下一篇: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