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德育论文 >
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提升聋生道德品质,引导聋生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19-04-24 09:05:09
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提升聋生道德品质,引导聋生健康发展
潘钰
(榆林市特殊教育学校)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针对聋生一些不良行为本文将从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发生该类事件的原因,并提出提高在校聋生道德品质相关的措施。
关键词:聋生心理现状、必要性、提升道德品质措施
一、聋生心理现状简析
(一)、聋生的道德情感标准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聋生由于缺少语言刺激和对周围现实环境全面深刻的认识,加之聋生本身视觉迅速, 模仿力强和好奇心重,这样致使他们只是凭主观意志去判别美丑,并把它们作为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他们心目中的美。这种片面的审美能力也是聋生团体中流行和被公认的行为,例如:占有的获取行为,利己的自私行为,进攻的本能行为。
(二)、聋生道德情感存在一定的偏差。人的本性本来就存在着很多弱点,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经过后天的学习和修养,使本性中的弱点逐渐淡化。4但由于聋生第二信号系统(语言)出现障碍,他们无法通过语言来感知外界那些关于社会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的诠释。特别是早期得不到父母的正确诱导和教育,加之他们视知觉强大的补偿功能,往往会捕捉到一些细微的画面和情节,而这些细节又往往是通过社会正常人的本能活动体现出来的,这就会出现许多认知的偏差。
二、影响聋生德育发展的因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当聋哑青少年真正踏入社会时,极少有人真正地去关心他们,与学校相比落差太大,他们只有靠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当今社会太现实,太注重金钱势力,当今社会“一切向钱看”的观点导致许多聋哑青少年产生过于追求物质的享受,却看不到他人的辛苦劳动,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由于他们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很强的负面影响。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只注重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教育,那样的教育形式是残缺不健全的。通过对聋校学生的观察及家庭环境的了解,我觉得家庭教育的影响主要由娇宠溺爱型、淡漠遗弃型、简单粗暴型这三种家教模式造成。娇宠溺爱型的孩子承受不了挫折,性格特别任性、娇气;淡漠遗弃型的孩子缺少父母亲的关爱,影响了孩子
心理的正常发展;简单粗暴型的孩子由于父母亲的行为粗鲁和脾气暴躁,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1]
(三)学校教育的影响。当今聋校多是封闭式管理,这使学生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接触外界事物较少,导致了他们不能正确看待新问题和认知新事物,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是偏重于本本教育和校内规则制度的教育,而忽视对学生进行社会新生事物的教育。现行聋校德育教材也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造成了道德教育和现实状况的脱节,当学生进入社会后良好行为的发生率会大大降低。
(四)聋生自身因素的影响。由于受听力障碍的影响,聋生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有明显的缺陷,看待事物具有很强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在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正确的教育引导下,是很难自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的,更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
三、提高聋生德育的必要性
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等心理结构。聋生由于受听力损伤的影响,带来认知上的相对片面,再者现在的聋校大多是以寄宿封闭式管理为主,在很多时候,他们的世界相对封闭,他们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聋生的道德品质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为此呵护聋生情感需求,使聋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思想品德课教学就是加强聋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通过思想品德课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品德认识,塑造良好的品德行为等。同时,在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行动计划一书中也指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视。但聋生的心理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对此更应该结合聋生的心理特点,呵护聋生的需求,提高聋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四、加强聋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策略
由于聋生在感知觉方面、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方面、逻辑思维的发展方面,都比同龄健全儿童少年发展得迟缓。因此,聋校教育者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必须结合本校聋生的身心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策略,有针对性地加强聋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提高道德认识,形成道德观。道德认识的形成是由道德知
识的掌握、道德信念的形成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构成的,它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3]。那怎样提高聋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呢?聋生认知规律是从具体形象过渡到概括抽象的过程,教师要根据聋生认知的主要特点向他们传授道德知识。低年级聋生对道德知识的学习,一般停留在事件的表面和具体性之中,他们对事物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所体现的道德知识难以深入理解,更谈不上从中取得经验和借鉴。因此,教育者要指导聋生对照具体的事件来学习有关的道德知识,识别对与不对,努力克服各种不正确思想对低年级阶段聋生的影响。中年级的聋生对道德概念的理解也不精确、不全面。他们把偷窃的聋生称之“机灵”、“会赚钱”,把经常打架斗殴的聋生称为“勇士”等。高年级聋生对某些事件所反映的道德知识具有初步的理解能力,达到一定的概括水平。然而他们对于问题本质方面的理解还很困难,不会问为什么,对此就要不断提高聋生的道德知识水平,加强他们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与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培养道德情感。在培养聋生道德知识和坚定信念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将已形成的道德信念与聋生的情感体验相联系,逐渐加强他们的道德感。利用聋生情感大多外向这个特征,作为发现和培养聋生道德感的有利条件。如:我们可以利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和身边的感人事例来增强聋生的道德感;还可以组织聋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用自己亲身的体验来丰富他们的道德感。
(三)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中,首先要求学生记住具体规则的同时,还应该让聋生进一步认识并理解在不同情况下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的理由。其次要针对聋生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教育者可以利用聋生强烈的自我表现欲这种心理特点来激发他们产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动机,让他们从内心深处
产生这种良好行为的表现欲望,这时加上教育者的正面表扬或鼓励,在满足他们表现欲的同时也将良好行为予以固定。德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作为聋校教育者,要想提高其道德品质,必须先知晓聋生现况,再找出影响聋生思想道德的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提出教育聋生的策略,针对策略合理设计实施方案。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将德育工作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要勤于研究,善于创新,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品德形成,采取灵活的方式开展工作,才能真正做好聋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从而开创聋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四、提高聋生德育的基本措施
一、以学生为主体 ,综合设计。
思想品德教育讲求的是人的发展的教育,最大性能的发挥人的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需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他们主动、快乐地学习。聋生由于生理缺陷,使得他们具有很强的自卑心理。在学习过程中和正常人比较就显得比较被动。因此,把他们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就尤为重要了。提升聋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一切教育活动以他们为中心。在思想品德课中,把研究聋生的认知规律、活动规律作为教学设计的前提,使课堂教学符合他们的心理活动和认识规律。
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得综合设计课堂教学。在综合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项原则:一是掌握教材内容和聋生实际生活的差距:二是掌握教材的要求和聋生知识水平的差距;三是掌握教材说理过程和聋生认知过程的差距;四是掌握教学设计和聋生可参与程度的差距。根据以上原则设计课堂教学。减少了教与学之间的‘差’.调动了聋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愿意上思品课,能够积极接受思品课的道理,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思品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综合设计是思品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两者互相作用,互相制约,在教学中应该不断的转化为自觉的主动行为。
二、联系实际,学用结合。
思想品德课以事例说理为主,立意在操作.如果说理脱离实际,就没有力度,学习的动力也会受到影响。聋生接受知识具有直观性和实效性,这是他们生理条件缺陷决定的。为了提高聋生思品课的教学质量、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这有利于调动聋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把理性感知转化为行为操作,便于聋生思品行为的养成。但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其次要注意学生对说理和生活现实的差距;第三要注意说理运用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防止思品课“大而空”,不见实效的现象。要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比如在讲述孝敬老人一课时,通过课文插图提问:“为什么要孝敬老人?应该怎样孝敬老人?”由此得出结论: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做孝敬老人的好孩子。同时还要做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好孩子,最后联系实际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样落敬老人的?
三、创设情境,深入浅出。
道德情感是一种激发力量,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道德认识只有同道德情感结合才能伴随道德意志,产生道德行为。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景、一定环境气氛中产生的。尤其是聋生的情感体验更带有自觉性、形象性、直观性。聋生的好奇心很强,他们喜欢新鲜的东西、奇异的东西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他们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称定,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学中通过放幻灯、播录像,展示挂图和实物,布置教学环境等多样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进人角色,产生积极情绪,达到教育目的。在教学思品课第一册升国旗时,由于聋生年龄偏小,知识积累又很少,教师必须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带人情感,使学生产生共鸣。不应搞闭门造车,纸上谈兵,而是把学生带到学校升旗仪式的现场,使学生在升旗仪式的过程中认识国旗,知道升国旗时自己应该怎么做,然后把学生带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讲解课文插图,放投影片,讲小故事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了解国旗,深人体会到国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国旗,尊敬国旗,保卫国旗的思想感情。
四、口手结合,激活思维。
语言的生动就是一种抽象的直观,抽象的直观极富想象,但是由于聋生听力失聪,必须借助手势语进行直观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态度更加主动。教师手势语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进度和效果,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缺乏手势语的抽助教学,或手势语不具体,不完整,那么就易导致聋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感到茫然。致使达不到激活学生思维,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因此,聋校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有过硬的手势语基本功,在课前教师不但要备教材、备学生、更要备手语。使课堂教学手语生动形象,手口结合,和谐统一。但我们也不能忽略我们的最终教学目的是让聋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对此在聋生的德育课堂教学中,应该口手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聋生同样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但聋生又是处在当今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身心接受着接踵而至的社会碰撞,在这样特殊的时期,面对特殊的聋生群体,我们应当与时俱进,让教育理念也随着时代步伐一起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总而言之,聋生道德教育任重而道远,它肩负着重要的思想使命,需要我们再接再励。5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向全社会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聋人的生活,都来容纳聋哑人。如果全社会都真诚理解聋生心灵之痛,用真爱关注他们道德情感的发展,我们的在校聋生也许就不会这样悄然出走。让我们共同关注,共
同努力吧!
[1]王红梅.聋哑学生思想品德课邹议.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一期
[2]朱敬东.新时期聋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河北省秦皇岛市特殊教育学校
[3]邵志创.尊重与沟通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河南省平顶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4]缪根云.聋生日记现状的调查与对策. 教学研究
[5]祖艳霞.倾注真爱,关注聋生的情感发展. 中国西部科技.2010.05第09卷第14期
 
Improve deaf students moral quality, and guid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deaf students
PanYu
Yulin city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Pick to: in view of the deaf-mute crime rate rising, to some extent, it also cause bad social influence the phenomenon, this paper from the school, family and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 of the incident happened, and puts forward improving deaf students in school moral quality of related measures.
Keywords: deaf students psychological status, necessity, improve moral quality measures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德育教学“四部曲”
下一篇: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