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德育论文 >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兴趣    发布时间:2019-04-24 08:32:37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兴趣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也是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动力之一。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需要,采用生动有趣、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学习品德与社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学校和学生家长,不怎么重视品德与社会课,只重视语文和数学课,这种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使之对这些课程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要让学生明白这门  课程的重要,并产生学习的兴趣,就要让品德课走近学生的生活,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教学,精心设计的导入都能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教书以来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激发兴趣 ;走近生活;现代化教学;设计导入
 1 让品德课走近生活,提高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在教学时,我发现呆板,脱离了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生活、走进生活 则能激发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感觉到品德与社会课并不是那么枯燥乏味。
1.1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走进残疾人这一课题时,我让学生进行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我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让每个小组 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第一小组是用单手穿上外衣;第二小组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第三小组是把两个人的腿绑在一起行走,体验肢残人生活的困难;第四小组是蒙上眼睛走路,体会盲人走路的困难;第五小组是用手势向同一组的学生表达一件事,例如把铅笔递给我,体验聋哑人生活的困难。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然后,我让学生在小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亲身感受, 通过活动让学生能充分认识残疾人在生活上的困难,教育学生尊重而不歧视残疾人。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与帮助,要让学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培养学生们的爱心。学生通过从体验生活实际的情况下来学习,这样,他们学习起来感觉很轻松,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对品德与社会课也很感兴趣。
1.2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各个民族一课时,我先了解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后 ,引导全班同学一起了解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每个民族的习俗都是不同的,我问“同学们你们都是什么民族,他们异口同声的说:是苗族。”同学们你们真聪明,那么我们都是生活在这个苗族的大家庭里,我们有什么习俗呢?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有的说“如哪家来客人了左邻右舍都会拿着自家酿制的米酒、自家腌制的庵鱼、庵肉来陪客人吃饭喝酒;”有的同学说“我们过年时很多人在一起踩芦笙,我们还过卯、二月二、稻草节等。”;有的同学说“我们住的房子一般是吊脚楼”同学们说的真好,这是我们苗族的习俗,那么侗族呢?还有回族?其他族呢?我就用课件一一展示给学生们观看,因此,告诉学生,每个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习俗。由于这些事例是学生在生活中常遇见的,并经过亲身体验而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品德与社会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学习品德与社会的趣味性。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有些内容理论性、系统性较强,要把抽象的观点、深刻的道理向学生讲清楚,难度较大。对教师来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归纳论证等能力是相当关键的,而恰当的教学手段方法的运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和运用多媒体设备,以其新鲜、活泼、生动的形象,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气氛,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所以在日常教学中 ,应尽量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1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生活中的垃圾一课时,我通过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应用,对教材的内容给予适当的简略或补充,展示了我们学校垃圾池的垃圾图片,街上的垃圾图片,河边的垃圾图片,人们倒在路边的垃圾图片等。还从网上下载了垃圾对农田、对人体、对环境等的危害的图片,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材料,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学生踊跃发言,激烈讨论,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也引起了他们的丰富想象,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增加了时代要求的信息,顺利地落实了教学目标,也激起他们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
2.2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炎黄子孙的心愿一课时,这是一个与孩子学习与生活不远的历史性话题,我把这一课制作成了多媒体课件,通过播放当年的影像资料和文字资料,学生目睹了“游子回家”的急却心里,并播放了这首七子之歌给她们听,有效地激发了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了爱国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日益浓厚。
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效地利用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们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 
3 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提高学习兴趣
每节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导入得好与否,直接会影响到该节课的整体质量。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品德与社会课不是那么一成不变,不是那么枯燥无味,不是那么干瘪苍白,要使学生产生对这节课想学的欲望。在教学中怎样才会省力又高效,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灵活多变,看每节课的内容而定。
3.1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沿着江河走下来一课时,我用歌曲黄水谣来导入新课,他们从歌曲中就可以知道黄河的相关信息,从中进一步引入了课堂话题,并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 ,激发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能更好的提高他们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
3.2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战争,人类的灾难一课时,我采用了谈话交流的形式:同学们,请说说你们心中感到最幸福的一件事是什么?紧接着播放战争中的场景,通过对比,你认为战争是怎样的,对人类意味着什么?这样,一节课就有了很好的烘托和前奏,营造了整堂课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入,不仅提高了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之,在教学品德与社会课时应从走近学生的生活、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导入,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然而,只有我们教师善于培养小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巩固和发展这种兴趣,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上的生动有趣,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才会随着我们的努力日增月加。只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总结经验,取长补短,相信我们的教学质量就一定能稳步提高。
在浅谈本文的内容时,为了使教师们能更进一步的提高小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兴趣,我就从我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得到了这三种方法来提高小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兴趣。用这几种方法给学生上品德与社会课,其特点是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结合实际,能使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更加有兴趣。
参考文献:
[1] 佚名.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009-5-26).教学论文网.
[2] 高峡.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3] 王小宁.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兴趣.(2013-07-10).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巧用课本资源,激发精彩课堂
下一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