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论文格式规范 >
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19-06-29 10:18:35
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1]O.Bottema著,单墫译.几何不等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7.
 [2]陆高原.研究性课题选择的策略[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11):20.
 [3]沈文选.单形论导引--三角形的高维推广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5.
 [4]应俊峰.研究型课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4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4.
 [6]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55-161.
 [7]霍益萍.让教师走进研究性学习[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4.
 [8]李伟明.研究性学习案例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2.
 [9]匡继昌.常用不等式[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0-105.
 [10]杨路,张景中.预给二面角的单形嵌入nE的充分必要条件[J].数学学报,1983,26(2):250-254.
 [11]苏化明.预给二面角的单形嵌入nE的充分必要条件的一个应用[J].数学杂志,1987(1):10-13.
 [12]杨世国.单形的构造定理[J].数学季刊,1991,6(4):102-103.
 [13]苏化明.关于单形二面角平分面面积的不等式[J].数学杂志,1992(3):315-318.
 [14]苗国.四面体的五“心”-重心、外心、内心、旁心、垂心[J].数学通报,1993(9):21-24.
 [15]林祖成.关于n维单形的一类不等式[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94(3):50-56.
 [16]王庚,杨世国.预给二面角的单形在nE中的嵌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理科版),1994,17(4):11-16.
 [17]李永利.关于四面体的两个不等式[J].数学通讯,2001(9):30-31.
 [18]王建华.从三角形到四面体-类比与推广思维的一个尝试[J].中学生数学,2002(8):3-4.
 [19]杨世国.关于内接单形的一个不等式[J].数学杂志,2003(2):218-220.
 [20]陈安宁.关于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九江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5):35.
[1]钱旭升.我国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3(8):22.
 [2]王太东,赵兴风.从平面到空间-三角形中的定理在四面体中的类比[J].数学通讯,2003,(21):18-19.
 [3]唐文艳,张洪林.“数学情景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的研究性学习因素及体现[J].数学教育学报,2004(4):5-52.
 [4]张宇.四面体中的Cordon不等式[J].中学数学研究,2004(8):68-70.
 [5]钱旭升,项雪梅.语文研究性学习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5(2):12.
 [6]郎淑雷.类比推理:数学发现的有效方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3):119-121.
 [7]何成波.三角形与四面体中的类比思考[J].数学通报,2007(7):32-34.
 [8]张丽娟.从三角形到四面体--类比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J].教学教学通讯,2007(272):49-51.
 [9]王建明,范中广.四面体中的一个新不等式脸[J].数学通报,2008(4):27-28.
 [10]唐传阳.从“三角形”到“四面体”的性质类比[J].安徽教育月刊,2009(1):40-41.
 [11]赵帮国.新课标下如何进行统计与概率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2(1):31.
 [12]何俊宁.“概率与统计”的教学难点及解决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2(4):105.
 [13]陈德华.“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几个误区[J].小学教学研究,2012(1):22-23.
 [14]池长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生成性”备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24):32-33,117.
 [15]代成文.谈谈数学备课中的备教材[J].读写算,2012(76):101.
 [16]陈维平.对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思考[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30):35,39.
 [17]王万青.初中数学备课策略[J].读与写,2013(23):155.
 [18]蒋旭升.简论有效课堂教学的准备策略[J].考试周刊,2013(1):180.
 [19]杨玉希.优化问题设计,追求高效课堂:以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为例谈问题设计[J].中学时代,2013(6):129-131.
 [20]沈建国.初中数学备课新思维[J].数学教学通讯(初等教育),2013(6)30-31.
[1]施良芳,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7-172.
 [2]李俊.中小学概率的教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32.
 [3]吴快华,谭立义.有效教学的基本功——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备课技能指导[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08.
 [4]常磊.如何备好一堂数学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8-172.
 [5]尹安群.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38-173.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74.
 [7]章晓东.让理解在情境中进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使用教学实况及反思[J].人民教育,2004(13—14):52-55.
 [8]傅金根.简谈教学准备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4(12):32-34.
 [9]杨光.对数学备课弊端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6(4):76-77.
 [10]王桂平.新课程下的备课策略[J].文教资料,2006(6):92-93.
 [11]魏忠华,代钦.中学数学教师备课的优化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8):110-113.
 [12]孙美成.中学统计与概率观念的分析与教学策略[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6):311.
 [13]芮卫军.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备课策略[J].成才之路,2008(19):30-31.
 [14]许世红,张崇岐,罗朝红.频率与概率教学探讨——“用频率估计概率”教学的设计、实施与反思[J].中学数学教育,2010(7—8):13-18,42.
 [15]雷晓莉.对“用频率估计概率”教学中几个关键点的认识[J].中学数学教育,2010(7—8):26-27.
 [16]高海燕,巩子坤.义务教育阶段统计与概率教学研究的进展与问题[J].数学教育学报,2010(3):12-13.
 [17]卢林森.学生在统计与概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学数学参考,2010(29):3-4.
 [18]范国海.用问题引领:中位数与众数的教学设计与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基础版),2010(11):136,119.
 [19]熊乾,李宜红,王用华.“用频率估计概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J].中学数学教育,2010(7—8):9-12.
 [20]张洪娟.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准备策略[J].中小学校长,2011(12):54-56.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数学建模论文摘要、论文正文的写作方法
下一篇:数学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