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音乐论文 >
高中音乐论文:在音乐教学中插上创新的翅膀    发布时间:2019-05-08 11:41:13
高中音乐论文:在音乐教学中插上创新的翅膀
                       
作为创新性最强的学科之一,音乐在人的发展和个性形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就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音乐学科的实践性特征,教学内容所具有的体验性和操作性特征,决定了音乐创造性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独特多样的。成功的音乐教育就是通过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发掘创新潜能。立足实践,我尝试建立了一种以主体性、创新性等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放式音乐教学模式,使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活动,让学生在音乐实践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一、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意识
儿童是与音乐最亲近的人群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儿童天生都应该是一个音乐家,每个儿童都喜欢在音乐中游弋。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为主要特征,以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本性,反而失落了“音乐”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的创造特质,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因此对音乐教学模式进行“变革更新”已成为必需,依据新课标理念,我尝试建立一种突出学生发展,以“主体性、创造性”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开放式音乐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创新的教与学的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搭建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例如音乐欣赏老虎磨牙一课,我在“拓展延伸”教学环节采用了“活动——体验”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发一套鼓、锣、钹等常见的民族打击乐器,让学生运用“看、摸、敲、刮”等多种方法,总结出这此打击乐器的形状构造、演奏手法和音色特点。教师及时适当地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教学中教师淡化了“教”的角色,让学生自由主动地参与实践和探索,学生的探求欲望、创作欲望、表现欲望都被充分激发,通过“看、摸、敲、打”等实践活动的体验学习,学生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较为直观清晰地了解各打击乐器的形状构造,更在实践中摸索掌握了一定的演奏技巧,在接下来的“自选打击乐器,即兴创编演奏”的活动中,学生极富创意地创编了“刮风”、“下雨”、“打雷”等富有特色的打击乐合奏片段。在此类开放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通过自主地体验和探索,求新、求异、求广地学习,逐步培养了创新的意识和胆识,从而使音乐课真正的“活”起来,焕发出创造的活力。
二、设计开放的音乐过程,培养创新能力
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音乐艺术的创作自由度是最高的,这就决定了音乐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它应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对音乐的实践辩证统一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合理指导下,学生主体能力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是极具开放性的。同时因为音乐最具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也是最大的,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想象、解释和宣泄自己的情感,体现自我个性。开放的音乐教学过程,应为学生拓展音乐学习空间,创设广阔的自主创新的音乐学习环境。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通过音乐活动过程的展开,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询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例如在进行歌曲伴奏练习时,我并不拘谨于书本上原有的伴奏节奏,而是准备了多种打击乐器,让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自由创作不同的节奏。我的要求是:一要符合歌曲情绪,二要与众不同,假如创作得好,全班同学都用他们创作的节奏为歌曲伴奏。结果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演奏出了许多不同的富有特性的节奏。我协同他们把创作的节奏整理书写出来,写成打击乐器合奏谱,让他们用合奏的方式为同学们的演唱伴奏。类似这样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在以后的创作环节中,学生都争相要求进行创作表演,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效果。
三、运用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培养自主创新
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发展需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获得新的发展而设计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常采用“师生角色换位”的方法,为学生创造开放思维、自主表现和创新表演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优势,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学习,自主地探索和实践,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在实践中得到经验,以求实现“从知识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在教学中我采用 “我是老师”、“看我表演”、“我能行”、“我更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参与学习,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潜能,敢于表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场所和机会。在“师生角色换位”的教学中,学生体验到了追寻知识的艰辛,享受到了创造的快感,并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求新、求高、求好,提高了表现自我、自主创新的能力。
新世纪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有创造性,更应具有合作性和团队精神。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还采用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态发展,富有实效的良好环境。以小组为单位和合作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共同参与任务,畅所欲言,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能相互依靠,协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完成某一设定的目标任务。例如在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时,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进行资料收集、讨论汇总,并在一周后的音乐课上进行汇报交流、赏析表演等活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和对作品的理解分析给我许多惊喜。而这首以前总让学生感觉艰涩的作品,也在这样的自主学习中获得全新深刻的感受和理解。通过这种小组合作互助和学习形式,不仅使学生克服了个人胆怯畏难的情绪,增加了信息交流量,培养了学生团队互助的协作精神,而且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创新能力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逐步地提高。
四、建立开放的音乐教学评价体系,激发自信创新
在以往的课堂音乐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采用让学生唱一首课本上的歌曲来给学生评分,有的教师甚至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和对学生大体的印象给学生打分,殊不知这样做是不科学也是不全面的。其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印象,认为音乐课就是唱几首歌,不必学其它知识。其二,教师不能得到正确的教学效果反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好坏不能正确评估,从而对改进教学方法,提供教学质量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三,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让那些平时上课表现欠佳,老师印象中的“差生”产生不满,认为是老师偏心眼,不公正,丧失学习兴趣。其实对学生来说,音乐是最不能用统一的标尺来衡量的。音乐成绩的评定与其他学科相比,缺乏绝对尺度,音乐课的成绩不能完全用书面的形式来统计,一首歌、一张卷子不能评定一个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效果。音乐评价手段的不正确,可能会扼杀学生的音乐学习欲望和兴趣,会把音乐教育引向歧途,更不用说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新课标的理念表明: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能“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人”。强调音乐兴趣的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才是音乐教学追求的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构建开放的音乐评价方法,积极探索过程性、主体性、展示评价方式。主要内容有:平时积累评价法、合作表演评价法、特长展示评价法。平时积累评价法是把学生平时在课堂中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态度作为重要成绩给予记载。合作表演法是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歌曲、器乐曲或一个舞蹈进行合作表演。特长展示评价法是学生个性化的吹拉弹唱等各项特长,都可以在“班级音乐会”上展示,作为考核内容之一。最后将这三部分综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实践表明: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的喜悦和乐趣,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而开放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在创新教育成为世界教育一大发展趋势的今天,我们每一位音乐工作者都应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创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研究新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积极自主地接触音乐、参与音乐、创作音乐中,张开想象创新的翅膀,遨游于充满创造快乐的音乐殿堂。
 
作为创新性最强的学科之一,音乐在人的发展和个性形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就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音乐学科的实践性特征,教学内容所具有的体验性和操作性特征,决定了音乐创造性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独特多样的。成功的音乐教育就是通过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发掘创新潜能。立足实践,我尝试建立了一种以主体性、创新性等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放式音乐教学模式,使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活动,让学生在音乐实践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一、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意识
儿童是与音乐最亲近的人群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儿童天生都应该是一个音乐家,每个儿童都喜欢在音乐中游弋。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为主要特征,以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本性,反而失落了“音乐”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的创造特质,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因此对音乐教学模式进行“变革更新”已成为必需,依据新课标理念,我尝试建立一种突出学生发展,以“主体性、创造性”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开放式音乐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创新的教与学的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搭建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例如音乐欣赏老虎磨牙一课,我在“拓展延伸”教学环节采用了“活动——体验”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发一套鼓、锣、钹等常见的民族打击乐器,让学生运用“看、摸、敲、刮”等多种方法,总结出这此打击乐器的形状构造、演奏手法和音色特点。教师及时适当地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教学中教师淡化了“教”的角色,让学生自由主动地参与实践和探索,学生的探求欲望、创作欲望、表现欲望都被充分激发,通过“看、摸、敲、打”等实践活动的体验学习,学生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较为直观清晰地了解各打击乐器的形状构造,更在实践中摸索掌握了一定的演奏技巧,在接下来的“自选打击乐器,即兴创编演奏”的活动中,学生极富创意地创编了“刮风”、“下雨”、“打雷”等富有特色的打击乐合奏片段。在此类开放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通过自主地体验和探索,求新、求异、求广地学习,逐步培养了创新的意识和胆识,从而使音乐课真正的“活”起来,焕发出创造的活力。
二、设计开放的音乐过程,培养创新能力
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音乐艺术的创作自由度是最高的,这就决定了音乐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它应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对音乐的实践辩证统一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合理指导下,学生主体能力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是极具开放性的。同时因为音乐最具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也是最大的,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想象、解释和宣泄自己的情感,体现自我个性。开放的音乐教学过程,应为学生拓展音乐学习空间,创设广阔的自主创新的音乐学习环境。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通过音乐活动过程的展开,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询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例如在进行歌曲伴奏练习时,我并不拘谨于书本上原有的伴奏节奏,而是准备了多种打击乐器,让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自由创作不同的节奏。我的要求是:一要符合歌曲情绪,二要与众不同,假如创作得好,全班同学都用他们创作的节奏为歌曲伴奏。结果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演奏出了许多不同的富有特性的节奏。我协同他们把创作的节奏整理书写出来,写成打击乐器合奏谱,让他们用合奏的方式为同学们的演唱伴奏。类似这样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在以后的创作环节中,学生都争相要求进行创作表演,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效果。
三、运用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培养自主创新
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发展需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获得新的发展而设计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常采用“师生角色换位”的方法,为学生创造开放思维、自主表现和创新表演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优势,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学习,自主地探索和实践,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在实践中得到经验,以求实现“从知识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在教学中我采用 “我是老师”、“看我表演”、“我能行”、“我更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参与学习,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潜能,敢于表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场所和机会。在“师生角色换位”的教学中,学生体验到了追寻知识的艰辛,享受到了创造的快感,并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求新、求高、求好,提高了表现自我、自主创新的能力。
新世纪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有创造性,更应具有合作性和团队精神。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还采用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态发展,富有实效的良好环境。以小组为单位和合作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共同参与任务,畅所欲言,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能相互依靠,协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完成某一设定的目标任务。例如在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时,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进行资料收集、讨论汇总,并在一周后的音乐课上进行汇报交流、赏析表演等活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和对作品的理解分析给我许多惊喜。而这首以前总让学生感觉艰涩的作品,也在这样的自主学习中获得全新深刻的感受和理解。通过这种小组合作互助和学习形式,不仅使学生克服了个人胆怯畏难的情绪,增加了信息交流量,培养了学生团队互助的协作精神,而且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创新能力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逐步地提高。
四、建立开放的音乐教学评价体系,激发自信创新
在以往的课堂音乐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采用让学生唱一首课本上的歌曲来给学生评分,有的教师甚至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和对学生大体的印象给学生打分,殊不知这样做是不科学也是不全面的。其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印象,认为音乐课就是唱几首歌,不必学其它知识。其二,教师不能得到正确的教学效果反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好坏不能正确评估,从而对改进教学方法,提供教学质量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三,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让那些平时上课表现欠佳,老师印象中的“差生”产生不满,认为是老师偏心眼,不公正,丧失学习兴趣。其实对学生来说,音乐是最不能用统一的标尺来衡量的。音乐成绩的评定与其他学科相比,缺乏绝对尺度,音乐课的成绩不能完全用书面的形式来统计,一首歌、一张卷子不能评定一个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效果。音乐评价手段的不正确,可能会扼杀学生的音乐学习欲望和兴趣,会把音乐教育引向歧途,更不用说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新课标的理念表明: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能“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人”。强调音乐兴趣的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才是音乐教学追求的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构建开放的音乐评价方法,积极探索过程性、主体性、展示评价方式。主要内容有:平时积累评价法、合作表演评价法、特长展示评价法。平时积累评价法是把学生平时在课堂中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态度作为重要成绩给予记载。合作表演法是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歌曲、器乐曲或一个舞蹈进行合作表演。特长展示评价法是学生个性化的吹拉弹唱等各项特长,都可以在“班级音乐会”上展示,作为考核内容之一。最后将这三部分综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实践表明: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的喜悦和乐趣,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而开放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在创新教育成为世界教育一大发展趋势的今天,我们每一位音乐工作者都应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创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研究新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积极自主地接触音乐、参与音乐、创作音乐中,张开想象创新的翅膀,遨游于充满创造快乐的音乐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