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 >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9-04-11 14:49:08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
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改革传统教学中不适应时代朝流的部分,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已成为当今教育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和音乐教学的整合,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挖掘审美潜力,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创造和再创造的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欣赏   整合
【正文】
音乐是人类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在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音乐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更加显示出它所具有的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目标与内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给传统教学内容结构带来了强大的冲击。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同样,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也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听视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势来为教学服务。
笔者从事音乐教学工作二十多年,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优劣,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何更快更好地进行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我以后在教学中探索的重中之重,现就我近十年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体验,谈谈我对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整合的一些体会。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结构由六个模块组成: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各模块的教育功能和作用,虽有不同的侧重,但对于绝大多数高中学生来说,“音乐鉴赏”作为增进学生基本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应首先得到突出和强调。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极大的丰富了教学资源,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传统课堂教学使用黑板、粉笔、乐器、教师讲、学生听、挂图、录音机等多种设备,繁琐而又耗时,往往手抄一段乐谱就要花费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有时为了欣赏一段音乐又需要准备好几件乐器、挂图等,好多课前准备成了一个“运输队”。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这一现状。近年来,笔者尝试着将信息技术带入了课堂,运用其实用性极强的信息技术平台,设计、编制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声情并茂、生动新颖的音乐教学课件,取代了传统教学中的黑板、粉笔、挂图等;利用音乐软件模拟真实乐器音色,结合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讲解乐器结构;利用会声会影编辑视频片段,让学生真切感受音乐会的实况演奏、演唱;利用PremierePro剪辑一些学生的录像片段,也让学生的“真容”再现,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扩大了音乐教学的容量。由于信息技术能为多种感官的刺激提供若干个兴奋点,使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对学生产生了强有力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强有力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一切的“准备”,也就是教师的“备课,这样,就把好多所谓的课堂内的“耗时”变成了教师在课前的“备课”。例如:在欣赏江河水时,我将大量的讲解内容直接运用文字的形式出现在大屏幕上,选用适合音乐意境的图片作为背景画面,再加上音乐,让学生自己看、自己听、自己理解、自己体验,这样既节省了传统教学中的讲解、书写、挂图等时间的浪费,又音画一体,学生在理解“教师讲解”的同时,使音乐与环境融为一体,既加深了理解,又提高了兴趣,丰富了情感体验,陶冶了高尚情操。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图画背景和文字介绍,增加了教学内容理解的直观性、可视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欣赏音乐是一种能动的审美活动,在各种歌曲或器乐曲的欣赏教学内容中,其作品的创作、流传过程、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音乐风格的演变、都有许多翔实的资料和传说故事。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只用乐谱、乐器、书本、黑板、挂图等教学媒体,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比较单调枯燥,如今多媒体、MIDI制作等现代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音乐的基本思想内涵,选取能够体现其音乐段落主题的画面和适当的文字介绍,经过多媒体视听技术处理的音像资料,声像俱佳,形象逼真,为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有助于学生对音乐基本内涵的理解,倍受学生欢迎。例如我在给学生欣赏春江花月夜时,选用了江楼钟鼓、月夜赏景、风吹影动、渔民撒网打渔、夜幕回归等一些适合不同段落的视频画面,既有动感,又情景交融,同时,在音乐中出现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时,我用动画的形式,让所演奏的乐器或演奏实况出现在大屏幕上,也将有些创作背景文字或意境说明插入到视频的下边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陶醉在优美的环境中如醉如痴,充分调动了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体现出了音乐艺术的形象美。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审美潜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而课堂音乐欣赏是学生音乐鉴赏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音乐欣赏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如在介绍作品伏尔加船夫曲的背景时,播放一些纤夫们拉纤的视频片段,以增进学生的理解;在赏听时,学生便会随着“拉纤”的动作理解音乐的节奏和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景和思想感情。在介绍欣赏十面埋伏时,播放一些有关楚汉战争或内容接近的战争视频片段或图片,再配合文字介绍,整个战争从开始到结束、以及中间的转换变化便一目了然的出现在学生的意海中,随之,音乐的结构和表达意义也自然而然的展现在了学生的眼前。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体验和作者“相同”的心境,既达到了课堂音乐欣赏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操。这种音画一体,尽管在某些方面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针对全体学生及教学内容的客观存在,为了达到教学内容的要求,这种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内容,演绎、创造情景,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达到艺术的升华。
四、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创造能力。
创造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尤其是音乐欣赏课堂中的应用,更大可能的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更大的激发了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譬如我在给学生欣赏了管子独奏曲江河水时,通过“实际观察”,有一名学生在看到“当时的社会状况”,这样写到:“作为在辽南广为流传的鼓吹乐曲,江河水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全曲的感情基调是悲伤的,就像一篇优美的韵文诗,只要闭上眼睛用心去领会,我不认为该曲表现某一特定人物的感情和遭遇,一首民歌在流传许久之后已然融入了哪个地区所有人的悲苦和沉思。社会的黑暗使身世无依的东北人需要渲泄、需要呐喊,而江河水正表现着这一主题。深沉而悲亢的音调、反复的吟说展现了被压迫民族的心情与呼声,悲凉的曲调中不时透出一阵阵衰微的疾呼。” 曾经,我们的一位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播放了一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幅画,学生非常兴奋,当堂作画,很快都做出了自己满意的答案。同样的,我多次利用PremierePro、PowerPoint或会声会影等软件制作、播放几个近似或同类型的图片,或播放一段很有特性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即兴创作,然后拿几个学生的“作品”,利用软件(fina2006、SONAR、TT等)制作,进行配器,让学生自己来欣赏自己的“作品”,效果非凡。由此可见,无论是情感的体验,还是音乐演奏形式的变化、乐器的搭配等,都要发挥学生极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教学的整合,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拓宽了接受音乐信息的通道,给予学生更大的音乐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视听联觉,有助于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的提高;各种音乐教学软件、音乐制作软件的地运用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增强了音乐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享用音乐奠定了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也引领了课堂教学一场深刻的革命。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唐文和、刘向永、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中国远程教育)
3、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4、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9(3);
5、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中国电化教育2001.2;
 
 
 
 
(此文在“中国移动通讯杯”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论文大赛中荣获优秀奖,荣获“中国移动通讯杯”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论文大赛甘肃赛区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