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 >
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实践    发布时间:2019-04-11 14:26:36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 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实践
 
 
 
 
摘要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教学、学习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此理论启发下,教学活动中涌现出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改革,“支架式”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这一模式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在基础教育领域发挥着日益独特的作用。本文仅就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架式”教学在普通高中英语的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应用展开探究,以具体实践分析,提出教学策略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支架式教学    建构主义 
 
 
 
 
 
 
 
 
 
 
 
 
 
 
 
 
一、问题的提出
1 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的普通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画面:教师在台上激情澎湃、滔滔不绝地传授知识,学生却昏昏欲睡早已失去了学习的热情甚至厌倦,教学效果甚微。传统英语课堂存在着师生互动不够,重知识、轻应用,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方式单一等弊端。这种被动、消极的学习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一线英语教师我们需要探索更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构建信息技术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自动评价”为主的课堂学习模式。
   2 信息技术下的英语课堂优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给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几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协商会话的协作学习;又由于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有利于情景创设和获取大量知识。学生的主体作用变得更加突出,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建构、口脑并用、学以致用的建构主义学习观也更明确。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综合训练得到加强,德育和文化背景知识也得到更深层次的渗透,最终使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得以体现。
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实践
二、 支架式”教学的定义及其理论依据
1支架式”教学
基于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布鲁纳等人于1976 年正式提出了“支架式教学”(the scaffolding  instruction)。支架原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后来这一概念被引入教育教学。支架式教学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由教师根据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的差距,通过教学设计,提供给学生一种发展的帮助和支持,搭建科学的让学生不断向上发展的脚手架。从教学的时限上支架式教学又可划分为“大支架”、“小支架”,一个系统单元可设置一个大的系统支架,内含多个独立小支架,而独立小支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搭建。“支架式”教学实施的几个基本环节: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
2 “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1)最近发展区理论    
被誉为“心理学界的莫扎特”的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自己独特的教学与发展观,第一次形象描述教学与发展关系的空间概念----“最近发展区”。他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这种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实践
(2)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它所倡导的是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双主”学习,将“让我学”变成“我要学”。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主张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学生不是空着脑袋来装载知识的,而是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完成新知识由外至内的转移和建构。可见,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的教与学理论是“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
、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架式教学在“教师—学生任务式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
“教师——学生任务式自主学习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所开展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并非“全权”下放,教师“袖手旁观”,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在难点、重点上给予必要的引导。这一模式的具体做法是: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通过人机交互,使学生不断克服困难,完成任务。通常分3个步骤来实现该模式的目标,以下通过BOOK4 Unit4  Reading分析这三个环节: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实践
1 教师分配任务,搭脚手架,学生网上预习
    教师首先指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然后要求学生自主预习达到需要掌握的目的。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教师为该课设计了一系统课件,并提交网络终端,资源共享。学生们领到学习任务,打开学习内容,根据个人的学习基础,或浏览单词,或跟读单词,教师则通过电子黑板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经过对上、中、下各个层次学生的提问决定预习时间的长短,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侧重辅导。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已设的预习作业。
    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利用网络资源链接,欣赏影视作品淘金记,搭建脚手架,呈现学习内容:
Ways of communicating:
Spoken language(speaking/ ringing)→
Written Language(writing/typing)→
Body language(facial expression/gesture/action)
    2 教师提出问题,进入情境,学生独立探索
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导入感兴趣的读前话题,如:What is the purpose of language?  What is body language? How can you communicate with someone if you cannot speak?问题就是学习目标,学生带着以上问题听读课文内容,为回答教师的问题做积极准备。
   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开始时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如:根据课文内容,教师设置精读和泛读的若干任务,让学生从具体的语境中寻找答案。I. While reading, please try to divide the  whole passage into several parts and  find out the main idea.2. How do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behave when they greet people?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在此环节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需要决定观看、倾听的次数,完成阅读任务。
 3 自主解决问题,协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进行小组协商、讨论。针对疑难问题在学习区发帖、回帖,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当学生通过了以上自主预习、学习两个环节之后,对于课文的理解就已经比较透彻了。有时为了进一步检验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教师可布置拓展思维的任务,这也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如:Is the author of this passage male or female? How do you know? What were the two mistakes that the  author noticed?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What do you think this famous saying means?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从语篇的具体语境中寻求答案。通过这种网络创设、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确小阶段学习目标,并通过自我努力一步步实现、完成,而成功的反馈信息赋予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它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非常有利。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如计算机创设情境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这是其它教学媒体和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
4 自我检测,量化评估打分,总结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既能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能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关注他们在实际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通过作品展示,提高学生交流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对创作者是一种鼓励、认可,也对其他学生起到一定的表率和激励作用。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 结论与评价
通过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下的“支架式”教学在自主学习模式的对比实践,我们可以看出支架式教学在构建“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自我评价”的高中英语课堂模式中的应用价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主动地探索学习,有利于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优化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在教学教学领域中极具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3、4期。
[2] 华维芬自主学习中心——一种新型的语言学习环境2001(5)。
[3]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4] 张晓莉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系统的设计模式2003年3月中国电化教学
[5]肖飞学习自主性及如何培养语言学习自主性[J],外语界,2002(6)。
[6]张言君通过学习者训练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实验[J],外语界,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