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美术论文 >
高中美术论文:中国古典文化神韵之美    发布时间:2019-05-16 09:11:17
高中美术论文:中国古典文化神韵之美
                
摘要:
我从内心对古典文化有一种难以释怀的感觉,美术鉴赏课的开设使我能够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美术鉴赏课上,通过大量地、广泛地鉴赏优秀艺术作品,逐渐具有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了。这里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问题而且对发展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意义的认识,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语言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表达世上美好的事物,承继古今。而古典文化,如绘画、建筑、雕塑等则是用一种非语言来诠释人类文明的神韵之美。
 
关键词:绘画、建筑、佛教经典、雕塑、美术鉴赏
 
  • 中国古典绘画
 
附图:阿房宫图 袁耀
高中美术论文:中国古典文化神韵之美
 
雍正年间,绘画水平造诣极高的当属袁江和其侄子袁耀。袁江字文涛,号岫泉。雍正时,召入宫廷为祗侯。袁江是我国绘画史上有影响画家,宫廷画家,转工山水楼阁界画。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楼阁工整山水当以袁江最有名。当时还有他的侄子袁耀同齐名。他们两人曾受扬州的山西盐商的聘请,到山西作画,作品在北方流传较多。他擅画山水、楼台、师法宋人。山水画主要学宋代闫次平,画石多鬼皴,楼阁主要学郭忠恕,工整严密。他的绘画素材多为古代宫苑,尤长于界画。
袁江所画的骊山避暑图也是此类作品中的一件。骊山在今陕西潼境内,秦始皇葬地。其山北麓有温泉,唐在此建有温泉宫,又名华清官。唐明皇和杨妃常到此避暑游乐,洗浴温泉。袁江的这幅作品即以此题入画。画面上的避暑宫殿坐落在群山叠嶂之中,掩映在烟雨云霞里。袁江以极为工致的界画笔法,精细地刻画了这座宫殿建筑的问架结构,造型准确,描绘细致,极尽工巧之能事。远景山峦起伏,雾霭飘渺,气势宏伟。近景宫殿楼阁,飞檐耸立,古树环抱。宫苑内花木扶疏,枝繁叶茂,人马往来其间。树石加青绿点染,明快疏朗,色墨交映。整个画面构图繁复,画家非常擅长处理这类全景式的大场面,所以使观者有整体气势宏大、局部又精细入微的印象。此外,袁耀的作品中也不乏描绘古代建筑的佳作,这些宏伟的古代建筑虽然已石复存,但是画家能够通过画笔,呈给观者一幅美丽的画卷,这完全凭借画家瑰丽的想像。袁耀的阿房宫图,就是这类优秀的作品之一,阿房宫是秦王朝的宫殿,传楚汉相争的时候,项羽将其烧毁。后人出于对阿房宫的怀念,创作了许多关于阿房宫的绘画和诗歌。袁耀拟写的这幅阿房官胜景,精细地刻画了阿房宫的宏伟壮丽。画面上,层峦叠翠,秀水环绕,重楼叠阁,各抱地势,廊腰曼回,亭桥卧波,龙舟游荡。楼阁、人物,致细腻,生动入微,是袁耀晚期至精之作。
  • 中国建筑经典欣赏
在人类的艺术宝库中建筑艺术是一朵极为璀璨的奇葩。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建筑在崇山峻岭之上,绵延万里的长城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早已走在世界桥梁建筑史的前列。中国建筑史上的杰出经典不可胜数从宫殿、园林到佛窟、防御工事
 
<1>平面布局简明有规律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这是封建礼教在园林建筑布局上的体现。
 
<2>表现含蓄
   含蓄效果就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追求含蓄乃与我国诗画艺术追求含蓄有关,在绘画中强调 “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在园林中强调曲折多变,含蓄莫测。这种含蓄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其意境是含蓄的;其二,从园林布局来讲,中国园林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折多姿,含蓄莫测。往往巧妙地通过风景形象的虚实、藏露、曲直的对比来取得含蓄的效果。如首先在门外以美丽的荷花池、桥等景物把游人的心紧紧吸引住,但是围墙高筑,仅露出园内一些屋顶、树木和圆内较高的建筑,看不到里面全景,这就会使人引起暇想,并引起了解园林景色的兴趣。北京颐和园既是如此,颐和园入口处利用大殿,起掩园主景(万寿山、昆明湖)之作用,通过大殿,才豁然开朗,见到万寿山和昆明湖,那山光水色倍觉美不胜收。江南园林中,漏窗往往成为含蓄的手段,窗外景观通过漏窗,隐隐约约,这就比一览无余地看有生趣得多。如苏州留园东区以建筑庭园为主,其东南角环以走廊,临池面置有各种式样的漏窗、敞窗,使园景隐露于窗洞中,当游人在此游览时,使人左右逢源,目不暇接,妙趣横生。而今天有许多好心肠的人,唯恐游者不了解,水池中装了人工大鱼,熊猫馆前站着泥塑熊猫,如做着大广告,与含蓄两字背道而驰,失去了中国园林的精神所在,真太煞风景。鱼要隐现方妙,熊猫馆以竹林引胜,渐入佳境,游者反多增趣味。
 
<3>突出宗教迷信和封建礼教
中国古典建筑与神仙崇拜和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在园林建筑上也多有体现。汉代是园林中多有“楼观”,就是因为当时人们都认为神仙喜爱住在高处。另外还有一种重要的体现,皇家建筑的雕塑装饰物上才能看到的吻兽。吻兽既是人们对龙的崇拜,创造的多种神兽的总称。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炎黄子孙崇拜的图腾;龙所具有的那种威武奋发、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无所畏惧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理想的象征和化身。龙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三、佛教雕塑欣赏
中国雕塑往往有背景的描绘,独立的圆雕毕竟在表现空间体量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背景中图像的雕绘可以起到意蕴方面的补充。中国特有的塑绘结合的艺术,寓装饰性于空间感中,那山水画一般的空灵意境之表现,使得有限的空间深远化、无限化了。
以形写神,重表现以及情感因素
附图:
高中美术论文:中国古典文化神韵之美

传神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要求。面部表情是最能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佛的庄严、观音的慈祥、愤怒的天王、骡悍的力士都要通过人的眼神、嘴唇的微妙变化传达出来,当然,眼睛离不开五官的谐和,神态也离不开身姿手势的表征。除个体形象本身的传神之外,传神还表现在人物关系之间及巨幅造像的整体意境中。
 
石窟艺术中那些最为美丽的人体雕塑,盛唐的飞天、菩萨、供养人往往衣着华美而富有表现力。中国的人体雕塑很注意在服装刻画上下功夫,表现了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不仅雕像衣服质地的轻薄、厚重之感能真切地刻画出来,人们更常常通过衣纹的走向折变表现人体绅动态、身段,甚至巧妙地利用衣纹的特征烘托人物的精神气质和内在性格。而西方雕塑多为裸体人像,没有用衣饰来充当表现人物情感的工具,一切都通过裸露于外的筋肉及面部表情、外在动态姿式表达出来。这也构成中国雕塑的一大特色,毋庸置疑,佛教对中国传统雕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内容上由以表现人和动物为主题,变为着重表现佛、菩萨的宗教信仰崇拜。在技巧上由简明朴质发展到了精巧圆熟,在风格上由雄伟、挺秀转为庄严、富丽。
   通过学习美术鉴赏课,使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也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学到了专业课理论知识以外的东西,我一直以来就很喜欢中国古典文化,也喜欢在网上搜集一些认为有唯美意境的图片,论文里面的图片只是九牛一毛,在中国渊源博深的历史长河里我能感悟体会的精髓少之甚少,这门课培养了我对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让我可以更加细致的观察生活中的美,让艺术的殿堂走进了我的生命里,使我更加坚定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参考文献: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美术鉴赏            李新平 ,成文光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9-07-01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版
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谢继胜            北京美术出版社           2002-02-01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高中美术论文:毕加索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下一篇:大学生美术鉴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