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美术论文 >
高中美术论文:论山区农村中学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发布时间:2019-05-14 17:43:10
高中美术论文:论山区农村中学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富源县 墨红镇中学 贾志华
 
摘要:实施美术新教材的今天,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使用的是同一美术教材,跟以往教材相比有很大的改观,但新教材仍存在着某些缺陷,新教材中渗透着较强的城市人文审美情趣,这样给农村的美术教学带来某些不便。作为山区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师要不断吸收新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务必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巧妙利用周围蕴藏着的丰富雄厚的课程资源。也就是说,巧妙运用校内美术资源,充分开发校园周边环境资源,利用地域特点开发美术教学资源,挖掘当地民族特色开发美术教学资源,收集民间文化充实美术教学资源,这样农村美术教学将会迎来璀璨夺目的明天。
关键词:教学资源  开发与利用
实施美术新教材的今天,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使用的是同一美术教材,跟以往教材相比有很大的改观,但新教材仍存在着某些缺陷,新教材中渗透着较强的城市人文审美情趣,这样给农村的美术教学带来某些不便。而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学校教学设备上、师资素质与力量上,学生综合素质上、地理和人文环境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摆在我们面前一系列问题,使我们农村教育者更加任重而道远,倘若农村美术教学照搬城市学校的教学模式,那就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优势。作为山区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师要不断吸收新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巧妙利用周围蕴藏着的丰富雄厚的课程资源。也就是说,巧妙运用校内美术资源,充分开发校园周边环境资源,利用地域特点开发美术教学资源,挖掘当地民族特色开发美术教学资源,收集民间文化充实美术教学资源,适度加以乡土教材教学,取长补短,向农村学生灌输“特殊”的美术教学、美术文化,那么我们的山区农村中学美术教学,将会迎来璀璨夺目的明天。
把美术课堂着眼点放在人文与大自然之间,这是山区农村美术教学模式行之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是把美术的技能技巧与农村独特的风景物像相结合,开发独特的教学资源,进行“特殊”的教育,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的内容。大雕塑家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花鸟虫鱼、奇峰怪石、小溪河流、田野山川、蓝天白云、村庄道路、农舍炊烟、小桥流水、森林煤矿、云霞彩虹,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为我们农村的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也为我们开设美术大自然课堂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城市学校所不具备的独特条件。
在美术教学中,教材无疑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载体,但绝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美术新课标中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的资源(如生活、事件、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换言之,美术课程资源的范围相当广泛,它有潜在性、不确定性、多样性、丰富性等特点。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广开思路,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让山区农村的美术教学更能呈现出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状态。笔者一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从教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几点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希望能为广大山区农村美术教师和学生抓好美育教学工作投石引路。
一、妙用校内美术教学资源
1、充分运用现有设备条件。
在校内教学中,大多与课堂教学为主,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课时总不能讲了画,画了再讲,这种教学方法单一,而且教材资料缺乏,时间长了,单调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自己找些挂图、画册、光碟、录像、幻灯等资料,让学生观察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来刺激学生,激发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枯燥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只有经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引导学生创作的具体教学中做到:一、可用投影仪观看分析范画、图片等,学生见多识广,创作时可参考和借鉴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以便进一步吸收和消化知识。二、可用手机或录音机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音乐,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音乐情景中尽情描绘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三、可用VCD、DVD,通过电视来演示必要的技法、技巧,如初二美术“中国画”教学部分,在有限的教室内,教师示范繁琐,而且学生也不易观看,借用VCD通过电视来演示,让学生先赏析作品,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既激发学生兴趣,又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同时节约课堂时间。四、偌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我们更可以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为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通过图像、音乐、文字、色彩来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观,从而激发学生,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是十分有效的。
2、巧用校园内自然景观。
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收并校点、校园危房改造、绿化美化建设等,大多农村中学绿化面积扩大,花草树木繁多。以我校为例,相比前几年,校园环境有很大改观,非常漂亮,立有“和谐”、“希望”两尊大型雕塑,状元桥,母校河,校园内樱花奔放,兰花桂花争艳,柏树雪松俯仰生姿,杨柳垂钓,墙微攀延,校园前方群山巍巍连绵起伏,这些都是美术教学的绝好资源。我在上七年级美术上册花圃一课时,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各自找到一种自己喜欢的花,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讨论花的形状、颜色、气味等,并让学生绘制草图,回到教室后,再由草图依据图案设计的规律,加工成图案正稿,最后引导学生设色上彩,结果画出的图案,形状各异、色彩丰富,颜色变化而又统一。活动中,学生积极性高,兴趣盈然,实践性强,效果极佳,使学生在玩乐中就学习并掌握了知识要领。教师要就地取材,善于挖掘美术资源,善于转化知识,善于变通知识,形成艺术思维。
3、开发学生自身资源。
农村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像城市学生一般接受正规的美术课外培训,但是受文化的影响,农村中学生也有一些“拿手的好戏”,如剪纸、刺绣教学,有一位彝族学生非常喜欢剪纸和刺绣,我就专为该学生设计了一堂“学生也当老师”的剪纸、刺绣教学。上课铃响后,该同学上讲台,只见他迅速拿出剪刀、纸张,10分钟就剪出一个彝族老汉,夸张的头饰和短裤,肩扛翘梨,嘴含烟斗,迈着匆匆的步伐,活灵活现,同学们顿时响起了最热烈的掌声。接下来,并拿出自己绣的彝族鞋垫,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同时一一介绍了刺绣制作的要领和步骤,同学们再次掌声连连,学生教学生,自在、积极、轻松、愉快,乐在其中。
根艺素材,在农村中学可以说无处不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记得一次学生周末放星期返校,李某同学带来一个根艺素材,并兴高采烈地向老师汇报,我对他略加引导:这个素材很好,只要稍稍雕琢几下,就是一个很棒的根雕作品,问他像个什么,他肯定地回答:像“大龙虾”,回答得真形象,而且更准确。又问他,给你工具你能雕琢哪些部位?他说头上锯去两枝并涂上黑墨就是龙虾的“大眼睛”,另外把头上的两枝根系用线扎拢,待干后便是龙虾的“触角”。于是在根雕课上,老师把锯子、扎线放在讲桌上,让李某同学上一节根雕制作课,全体同学有些吃惊了,老师向他强调了制作时的操作安全,他点点头,并一边讲述一边制作,十五分钟后,一件精美的大龙虾根雕作品,呈现在大家眼前,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在轻松愉快中领略了根艺制作,连老师都受了很大的启发,真是受益匪浅。
城市有城市的繁华热闹,农村有农村的优雅恬静,农村自然风景比城市纯朴、真实、灵动、丰富、多样;农村有连绵起伏的山川,平静的水库,炊烟袅袅的农家小院,幽静的小庙寺院,古老而又沧桑的石桥,散发着芳香的土地,枝叶茂盛的林木,层次分明的山丘,清澈见底的小溪,古老的森林和煤矿,奇峰怪石,品种繁多的野花、野果,应有尽有,都是美术写生、创作的绝顶好资源。
4、建筑景物的运用
七年级下册桥,我校前几年就建了二座状元桥,名相同,形各异,我把全班同学分两组,对状元桥进行观察、分析、写生,第一课时对状元桥写生;有的画成钢笔画,有的画成软笔黑白画,有的画成水彩画等,漂亮至极;第二课时,以状元桥为题材,做一个纸雕塑——贺卡,通过进一步分析、设计,学生做成了立体纸雕塑——状元桥。难度很大的课题,学生却能轻松、愉快、创造性地掌握了教学内容。教师充分利用身边学生熟悉的教学资源,这样可以使教材化繁为简,转难为易,最终把知识生活化、具体化、简单化,而且能使学生的记忆更持久。
八年级上册多彩的风景,要求学生感受大自然丰富的色彩之美,初步了解大自然色彩形成的原因及规律;学习绘画写生中色彩运用的基本方法,需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与调色技巧;在色彩写生训练中体现一定的色彩空间关系。这节课首要任务就是观察自然色彩的变化,而学校前的云盘山就是最佳的观察对象,让学生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就能观察并写生“故乡的云盘山”,先引导启发学生分析光源、物体与环境的色彩关系,一边观察一边写生,为学生创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学校周围有村庄、宅院,有宁静的小庙,有小红山水库,独木江水,农民会所,红白理事会,敬老院,法土林场,跌水农场,还有火烟山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带领学生走进去仔细观察,慢慢体会,把这些富有乡土特色的景物用绘画的语言表现出来,学生兴趣高涨,激情高昂,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家乡的无穷魅力,这正体现了美术新课程的理念,是对学生美育的最佳的天然土壤。
二、充分开发校园周边环境资源
1、泥土、黄沙、溶洞怪石的利用
以上素材资源在农村中学,随处可见,随时可取。八年级美术第4课清晨主要让学生创作小型泥塑,在城里学生大多只能用橡皮泥制作,色彩多、方便却缺少一种泥塑作品应有的自然淳朴之美。用泥土做雕塑应注意选择粘合性较好的泥土,如红窑泥、白窑泥、黄窑泥,搅拌时注意水份的控制。此课题可以把以下内容延伸到第二课堂教学中去,泥塑制作就不用一一举例了,有黄沙的地方(学校),可把黄沙采来,加一定的粘合剂,制作各种各样的小沙雕,学生制作起来,别有一番情趣。有溶洞怪石的地方,可捡各式各样的怪石,设计组合“小石林”,设计要遵循自然、合理、美观的原则,保持一定的空间,设计满意后,用小石子垫平下脚,再用水泥固定,空间大的地方可留凹塘,石脚固定完成后,凹塘铺上肥土,可在上面栽花种草,人工石林轻易可成。
2、小河鹅卵石、花草、小树的利用
可用怪石、花草、小树、花盆等制作各种盆景。制作盆景的树要小并有一定的造型美;土壤一般选择采幼树原地的土壤为佳,这样更易栽培,以便提高成活率。有小河的地方,一般选择干季去小河里捡鹅卵石,可以根据石头的造型和塑造对象的用途来选择石材,很具有挑战性。可用鹅卵石做脸谱,贴图画,制盆景,做成各种装饰品。把以上资源素材开发为第二课堂教学,学生会别有一方情趣,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美术课不再是单调的涂涂画画,同时对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会取到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特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利用地域特点开发美术教学资源
可用在美术教学中的资源很多很广,教师要对地域资源进行整理分析,创新利用,从地域素材中挖掘出丰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我特意结合本地的地域特点,总结如下教学方式:
1、用五谷杂粮来教学:玉米、稻子、南瓜籽、苦瓜籽、大豆等五谷杂粮,家家皆有,时时可用。八年级上册第5课触摸美丽,设计了一个比赛游戏,我把全班分成12个小组,每组代表12生肖中的一种动物,然后把准备的胶水、五谷杂粮和裱好在层板上(A4纸大小)的12生肖白描图分发到各小组,要求每小组用一种杂粮来粘贴自己的生肖图,时间25分钟,看哪一个组完成得更好、更快。比赛开始了,有的调胶,有的粘粘鼻子、有的粘粘眼睛……25分钟过去了,比赛结束了,基本上在规定时间做完,其中有一个组15分钟就完成且效果很好,而且该组的属相被评定为“兽中之王”。最后并把所有作品布置在教室的墙壁上装饰美化教室。此活动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小组的合作精神,学生看着自己制作的各式各样的生肖图案粘贴,脸上写满了自豪。学生通过实践明白一个道理: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再到创造美,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总是能够实现的,美术课再次呈现出美丽生动的景象。
2、森林、厂矿资源教学:树木多的地方可组织学生采松包,用松包、松子,可以粘贴各种图画;利用纹理精美、大小不等的树枝锯成小圆轮,也可以粘贴各种图画,更可以做成各式各样的装饰品。有厂矿的地方,可以捡拉罐、饮料瓶、纸杯,各种产品包装的图案,文字剪裁,都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手工艺术品,怎样制作可因物而论。此活动主要体现原材料再利用功能,变废为宝,既节约能源,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创造力。
四、挖掘当地民族特色文化,丰富美术教学资源
我所在的学校主要集居着汉、彝两大民族,彝族火把节,汉族的过大年,清明节踏青,端午节等流行至极。七年级上册第2课我的故事我是这样教学的,让学生以本民族的主要节日活动为故事情节,先讲述节日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幕,再引导学生进行创作,画种不限。结果,讲述故事流利、生动,画出来的故事场景生动、形象,形态各异,内容丰富,栩栩如生。以学生最熟悉,最快乐的生活常事为创作题材,学生往往善于表现,乐于表现,效果惊人。
五、收集民间文化,充实美术教学资源
民间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如彝族的跳傣,对山歌,打老牛;汉族的结婚抹花脸,绣荷包,傣族的三月三泼水节,老人祝寿时的跳狮子等节日宴会,各种活动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只要稍加利用,美术教学活动资源将更丰富,更具特色,别有风味,情趣盎然。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求美术教师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在教学中结合学校周边的环境,地域特点,民族特色,民间文化,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对课程资源进行挖掘、整理,组织成教学内容。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挖掘和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从而丰富教学内容。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基础在于乡土和民间,根据教育部关于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的原则。教师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地方课程内容或结合教材内容融入本地可资源利用的材料补充实际教学,有条件的还可开发校本课程,自编乡土教材。美术教学中根据当地实际开发和利用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弥补了国家课程设计难以兼顾地方特点的缺陷,使学生学习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仅使学生学得开心,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家乡的自然、家乡的文化、家乡的艺术、家乡的人文景观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之,美术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善于研究、理解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美术教学资源,其实广阔的农村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美术资源库,我们农村中学美术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充分发挥这一独特优势,服务于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的人文、地理、自然资源的独特优势,开展有农村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向农村学生灌输“特殊”的美术教育,才能真正使农村中学美术教学活动蒸蒸日上,生机勃勃。这样农村美术教学将会迎来璀璨夺目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艺术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学美术教育学  上海出版社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高中美术论文:谈创造教育与美术教学
下一篇:高中美术论文:苗族民居文化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