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美术论文 >
浅析绘画能力与研究性学习的和谐发展    发布时间:2019-03-27 15:42:00
浅析绘画能力与研究性学习的和谐发展
 
摘要: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模拟科学研究情景的学习方法,其学习过程是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培养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学习态度,进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相对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革命,更多的强调探究,而不是给予。强调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绘画与研究性教学   和谐发展
 
一、           开头的话
有人说,研究性学习适用于大学生、好学生。普通高中美术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相对都比较差,平时用接受型学习这种简洁、直接的方法开展学习都感觉比较困难,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能行吗?
   有人说:研究性学习是对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普通高中美术学习的目标不一样,在普高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否有这个必要?学生是否有这个能力?
   有人说:绘画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靠的是传承,所以,只要勤于示范,认真传授就可以帮助学生达到目的,没有必要对学生开展研究性的美术教育。
   有人说:接受性教育具有直接、快速习得即有经验的特点。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力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师生磨合,训练、培养才能形成经验、产生效率,而且学习周期长、见效慢、要求高。但现在高中生在校学习科目多,任务重,有些学生学习起点低,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吗?
   凡此种种思想,其实质问题就是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美术技能的学习,到底能为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什么好处?研究性学习比接受性学习在时间和效益上、方法和结果上是否具有更高的价值?对此我想做一番探讨:
 
 
二、           研究性学习的背景和有关理念
追溯历史,自十八世纪以来,“研究性学习”至少被倡导过三次。第一次发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欧洲,主要倡导者是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人,这个时期对“研究性学习”的倡导直接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其目的是把人的精神从中世纪的蒙昧、迷信、盲从中解放出来,让理性的光辉照亮人的心灵。
第二次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主要倡导者为杜威、克伯屈等进步主义者以及康茨、拉格等改造主义者,这个时期倡导“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因为工业化时代的需要和社会民主化的需求,并且身受迅猛发展的实验科学的影响,其目的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
   第三次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的美欧诸国以及亚洲的韩国、日本等国,主要倡导者为美国的布鲁纳施瓦布、费尼克斯等人。他们从理论上论证了“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合作性推动了旷日持久的课程改革运动——“学科结构运动”。这个时期对“研究性学习”的倡导主要是为了适应“冷战”时期科技、军事与空间竞争的需要,目的是要培养“智力的卓越性”,造就智力超群的社会“精英”。
   我们今天研究的“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兴始与20世纪80年代,其形成的背景是在世界范围内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传统的“一次学习,终身受益”的观念,日益被“终生学习”的理念所取代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如为现代主义课程记专家多尔指出的“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需要,应建构一种具有开发性、整合性、变革性的新课程体系,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变更的。”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也就不能仅仅沿用原来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来学习预先确定的。由前人积累的文化和经验,而必须按照新的人才观来调整学习内容,充实学习方式。所谓新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参与的氛围中,在一种变化着的没有陈式的,还未知晓其基本内容或规律特点的情景中,学会主动探究,发现问题,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过程和规律,从而获取知识,形成经验;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分析和判断,使其具有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和创造力,象这样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在现代教学理论上可称为“研究性学习”。
我们今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也不同于历史上的“研究性学习”。从学习目标看,历史上的“研究性学习”或旨在培养“理性的人”,或旨在培养“民主社会的公民”,或旨在形成人们“智力的卓越性”。而今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则旨在培养个性健全发展的人。它首先把学生视为“完整的人”,它把“研究性”、“创造性”、“发现”等能力视为人的本性,视为人完整个性的有机构成部分,而不是与个性割裂的单独存在。所以个性健全发展是当今倡导“研究性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学习内容看,历史上的 “研究性学习” 大多局限于某一方面的内容,比如:布鲁纳、斯瓦布、费尼克斯等人所倡导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其内容就是“学科结构”,而且其内容主要是理科的学习结构,这未免狭隘而且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我们今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主张从学生的自身生活体验和社会中选择问题,其内容是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而不是把科学知识、学科结构强化为核心内容。从学习理论看,历史上“研究性学习”的倡导者大多数认为存在一个普遍的、适应于所有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只要找到了这个模式的共同要素,严格遵守这个模式,即可培养出“研究性学习能力”;而我们今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秉持迥然不同的理念,认为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所以它应该适应每个人独特的学习方式。
三、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在绘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如果说: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价值是充分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则是本文讨论的话题,我以一堂写生课的设计为例,来说明用二种不同理念设计的课以及它可能会产生的不同效果。
 
课题:石膏头像写生
 
用接受性教育的思想设计课,教学过程可以这样安排:
(一) 教师摆放好石膏头像。
(二) 教师讲述画石膏头像的要求、注意点及表现方法。(甚至这个环节可以用       多媒体手段插入教学内容)
(三) 教师对重点、难点部分进行示范。
(四) 出示相应作品让学生欣赏、感受。
(五)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六) 讲评:教师评析学生作业,指出优缺点,并提出改进问题意见和建议。
(七) 布置回家的作业。
这个教案用接受性教育的观点来讲,可以说无懈可击,具体实在,每个步骤都在点子上。但用研究性教育的思想设计课,教育课程可以这样安排:
(一)    教师提出教学的目标:今天我们要做什么,达到什么要求。
(二)    让学生根据目标,查找资料,收集信息,分组酝酿、讨论挑选什么样的石膏头像,怎样摆放、怎样画才能达成目标,完成教师提出的任务。
(三)    学生按组摆好石膏。
(四)    分组观摩,讨论交流
(五)    分组练习:按照事先想好的意图,用合作的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组的想法及教师的学习目标。
(六)    课中讲评:教师提出问题:(1)根据学习目标,你(们)在练习过程中碰到哪些困难和问题?(2)在提出的这些问题中哪些是共性问题,哪些是个性问题?(3)这些共性问题怎样产生的?请做得好的同学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经验。(4)提供或自找资料,思考、讨论这些范例是如何处理和解决那些个性问题的?(5)通过讨论你们能否筛选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案和要点?(6)你能和你的同学合作,尝试着解决这些问题吗?(7)请你在各种方案中选择一个适合你的在座一个修改。(8)教师巡视,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可点评,可在学生需要帮助的地方予以帮助。
以上过程可在需要的时候多次重复。
(七)    课后小结、讲评。(1)对照学习目标,请你给自己的学习过程、态度和结果打一个分。(2)你认为作业中哪些做得比较好,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3)你愿意请你的同学帮助解决你的问题吗?请同学示范,并提出修改要点?(4)教师在同学互助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做局部的示范和提示。(5)这些处理方法能否给你启发?你能否回家再做一次尝试。(6)你们能否对今天的学习过程写一个体会:(也可以提供表格回答下列问题:)今天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我学到了什么?(技法上、方法上、态度上、意志上)还有什么问题?准备怎样解决?对此,我还联想到了什么?对以后的学习有什么设想?……。
从上述二个教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同一个教材由于采用不同教学思想就产生了不同的过程:从接受性教育的案例来看:它要求统一、目标一致,要让学生学到什么?知道、掌握什么?通过教师的集中讲授,让学生能够很快的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教师也能根据自己的预想设计教学,简捷实用,针对性比较强。但学生被动学习,师生间缺少互动,缺少学习的内驱力,而且较难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
从研究性教学案例来看:它是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作驱动,把学生的主动权、知情权、参与权,评价权交给学生,把学习的过程尽可能的转换成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又把学习过程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改变信息的方法与能力,润物细无声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学会发现。同时研究性学习既面向了全体学生,又较好的注意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就比较强;研究性学习还注重学科的整合,把相关的知识有机地整合到美术学习中去,这样又较好的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这种把时间和研究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协同研究,形成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团队意识,扩大信息量共享学习乐趣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更能促进学生相关能力的和谐发展。这比单一指向的教学效益要高得多。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性,因此工作量,备课量都比较大,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而且花时长,不易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1)“研究性学习”与原来的“接受性学习”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它们各自适应了不同的时代特征,是继承与发展的不同需要。从学习方式来说“研究性学习”是对“接受性学习”的一种补充,它可使学习方式更趋完善,只有当二种方式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才能相得益彰,实现既打好基础又开发学生潜激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2)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层次可以是多样的:它可以由教师提供课题,学生制定方案,组织具体实施与研究,调整与反思,最后写出研究报告的系列研究。我认为:在绘画活动中,只要形成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并把这种意识与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那么就能产生连锁                                的学习效应,促进学生相关能力的和谐发展。正如美国科学课程标准所阐述的:“科学探究是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学中要求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与策略,让学生把从探究中获得的知识与从其他方式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奠定可广泛迁移的科学知识基础。”这就是研究性美术学习的潜在意义,也是大美术的课程观。
四、研究性美术学习的一般过程及教学要求
研究性美术学习的一般程序是:问题(任务)→收集、处理信息资料→准备实施方案→实施研究→←反思并调整方案→形成阶段结论。但本人认为研究性教学不应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它应因人对课不断变化的。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要求是:教师应该以小课题研究或项目为切入点,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景或途径,把方法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融入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把学生下意识运用到的科学方法和良好的思维脉络展现出来,教师的指引以及合理的归纳和总结,将支离破碎的知识和隐含的科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有更多的创造机会,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成功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研究性学习要立足于学生,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所有的教学形式都是为达到某种结果而精心设计的,但它不是对学生提出的所有的问题都研究,向外发展和扩散也不是无限制的,更不是随机性地确定研究对象,也不是所有的课堂活动都搞成“研究”。它以教材中蕴涵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核心,注重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为主动探究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奠定基础。因此,执教教师因该做到三个方面的改变:(1)要从“领导者”变成“组织者;(2)要从“独唱者”变成“伴唱者”;(3)要从“茧式”变成“整合式”教学要舍得花时间、花力气,才能修成正果,产生效益。而要做到这三点,非常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相信学生。学生有巨大的学习潜能,不要过多的干预,不要过多的包办代替。教师要认识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学生之间的能力是有差异的,由于天赋和后天教育的差异会导致学生后天智能和个性特征都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尽力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教师要尽可能留给学生研究的时空,给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学生扩大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还应及时地给予学生方法是指导和鼓励。尤其要指导学生把发现的、有兴趣的问题转化为他们力所能及的、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或问题;要指导他们把握研究的方向和关键所在;要指导他们设计好研究的方案;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他们分析、指导和鼓励。
   
五、研究反思
 
综上所述,我们今天倡导的“研究性教学”,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而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他关注的应该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注重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习得既有的知识。学习者是否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这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的知识和已积累的经验有所选择,有所判断,能否分析和运用;能否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研究的兴趣、方法和习惯,并能迁移这种能力、举一反三,在不同的领域、工作领域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所以研究性学习是为了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是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培养具有现代特征学生的需要,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发展能力的需要。它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各个学科、各种形式的教育以及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清这一学习形式对学生今后生存和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以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改变自己习惯的教育方式,以发展的眼光,思考与实践研究性的美术教育,在传授美术技能的同时,完善学生的技能结构,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