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美术论文 >
硕士学位论文: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19-03-27 15:17:48
 硕士学位论文
 
从“独白”到“对话”的蜕变
——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论文作者:董  栋
指导教师:娄  宇  副教授
学科专业:学科教学·美术
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Transformation from "Monologue" to "Dialogue"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Dialogue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Art Appreciation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Ed. M Degree in Art
 
 
By
Dong Dong
Postgraduate Program
School of Fine Art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upervisor: Lou Yu
Academic Title: Associate Professor        Signature ___________
                                       Approved
     May,2012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华中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同意论文提交后滞后:□半年;□一年;□二年发布。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内容摘要
    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深入,美术鉴赏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中提倡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可是在我国目前的美术教学中,学生依然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没有得到体现。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白式”教学,笔者提倡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借鉴“对话式”教学理论,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试图将“对话教学”这一课题引入到高中“美术鉴赏”的学习模块中。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提出对话式教学,并且对对话式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第二部分,对美术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将对话式教学引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第三部分,分析对话式教学的基本内涵、理论依据,并由此引出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特殊内涵、理论基础,并且讨论了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教育价值同时提出了一些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设计建议。
第四部分,着重讨论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教育价值的实现方法,并且以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一课为例,阐述了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对话形式:师生与教材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以及师生的自我对话;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实施过程:通过创设对话情景、铺垫对话基础直至进行对话教学;以及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美术鉴赏、实践、探索
 

Abstract
With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fine art going deeper, the way of teaching by which students are spoon-fed in the appreciation of fine art can no longer well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fine art teaching, because it is advocated i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hat students acquire knowledge and solve problems through active participation,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Nevertheless, currently in fine art teaching of our country students are still trapped in the circumstance where they are passive in the acceptance of knowledge and where their subjectivity and initiative are not demonstrated. It therefore follows that in order to change this kind of “monologue teaching” mode,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advocates that “dialogue teaching” mode be adopted as a replacement of traditional one.
Through the reference of “dialogue” teaching theory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his teaching practice,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tries to introduce the topic of “dialogue teaching” in the module of high school fine art appreciation. The thesis is comprised of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where “dialogue teaching” is mentioned and an analysis of current research concerning “dialogue teaching” is conducted.
In the second part, analyse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fine art appreciation are made and it is proposed that “dialogue teaching” be introduced in high school fine art appreciation.
In the third part, the autho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basic connotation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dialogue teaching” and furthermore, he introduces the special connotation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high school fine art appreciation teaching. Meanwhile,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dialogue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fine art appreciation is discussed and some proposals in the design of that field are made.
The fourth part deals with the method that can realize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dialogue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fine art appreciation and exemplifies this through the lesson Re-presentation of the Life of MankindTaking the Essence of the Ancient Paintings of Foreign Countries, by dint of which three aspects are elucidated. First, it expands on the ways of dialogue, which include dialogue between teacher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dialogue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dialogu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dialogue between students and students, dialogue between teachers and themselves and that between students and themselves respectively. Second, it makes clear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dialogue teaching” of fine art appreciation, which follows the sequence of creating the context of dialogue, paving the way for dialogue and carrying out “dialogue teaching”. Third, it shows the criteria by which “dialogue teaching” of fine art appreciation is evaluated.
 
Key words: dialogue teaching; fine art appreciation; practice; exploration
 

目  录
内容摘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4
绪论:对话式教学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1
(一)对话式教学的提出·· 1
(二)对话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1
一、当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问题及对话式教学的提出··· 4
(一)当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问题——独白式教学·· 4
(二)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提出——向对话的蜕变·· 5
二、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基本内涵、理论依据及教育价值··· 6
(一)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内涵·· 6
1.对话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6
2.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特殊内涵·· 7
(二)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理论依据·· 10
1.接受美学理论·· 11
2.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11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2
(三)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教育价值·· 13
1.提高高中生的生活品质·· 13
2.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并增强情感的表达·· 14
3.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15
(四)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设计建议·· 16
1.强调课程设计的平等性·· 16
2.重视对话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 16
3.体会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17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17
三、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教育价值的实现方法——以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一课为例··· 19
(一)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对话形式·· 19
1.师生与教材对话·· 19
2.教师与学生对话·· 20
3.学生与学生对话·· 21
4.教师与学生的自我对话·· 22
(二)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实施过程·· 23
1.设定话题,创设对话情景·· 23
2.确定问题,铺垫对话基础·· 23
3.讨论问题,进行对话教学·· 24
(三)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评价标准·· 24
1.促进对话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25
2.发展多主体评价·· 25
3.提倡建立成长记录的评价方式·· 27
(四)对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反思·· 27
结  语··· 28
主要参考文献··· 29
 

绪论:对话式教学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一)对话式教学的提出
长久以来,中国的教育者就不缺乏一种对学生压迫式管理的习惯。师道尊严使教师在教学关系上始终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知识本位造就了知识的绝对真理性;精英主义的价值取向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子。所以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当下学校教育中教师仅仅作为一个表演者在孤独的进行着讲解——独白,另一方面学生却脱离了表演的过程,只是作为观看者在观看表演、强行记忆表演的内容。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希望学生“遵守”,只有“遵守”的学生才是老师眼中的“优等生”。同时,教师利用“讲解把学生变成了‘容器’,变成了可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教师越是往容器里装的完全彻底,就越是好教师;学生越是温顺地让自己被灌输,就越是好学生” [①]。于是在这样的教育模式当中,教师只忠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知识专制”以便更好的完成“灌输”,从而导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缺失,照成学生被边缘化,脱离了教学中心。
鉴于此,教育要完成向对话的蜕变就要首先打破已有的教学模式,进而构建一种新教学模式。
随着近年教育理论的进步,教育研究逐渐摆脱了权利主义与工具主义等观念,取而代之的是以对话哲学为核心的教育交往理论。人们慢慢的意识到,“只有通过交流人的生活才有意义”[②],对话是人们交往的核心也是独白的对立形式。因此,以对话为中心的教学形态——对话式教学正是要打破学生作为客体只是等待被“灌输”的现状,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都成为教学主体,新知识在师生对话的碰撞中产生出来,从而从根本上打破知识从教师向学生单向的纵向传播。
(二)对话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对话式教学首先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东西方古代教育家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通过对话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以此达到教学的目的。儒学经典论语中多为孔子与学生的对话,在这些对话中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更是采用了对话的方法,从一问一答中发现对方的错误,并且通过争辩使对方承认错误,并且慢慢的得到正确的结果。
同时,对话教学也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教育发展到了今天,以知识本位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严重,教育已经发展成为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填鸭式”教学,教学方法也渐渐被“独白”所替代,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对话式教学,希望借助“对话”打破“独白”,实现教育由“独白”向“对话”的蜕变。
当代的对话式教学研究中的“对话”首先是作为哲学中的一个解释是一个非常核心的话语。德国学者马丁·布伯(Martin.Buber)在其著作我与你中通过阐述人在交往中的“我——你”关系,首先提出了“对话哲学”这一命题,并由此引深至以“对话”为主线的教学观,但其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教学模式。[③]巴西的教育家保罗·弗莱雷(Freire.Paulo)是提倡对话教学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他在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一书中对传统的“储蓄”试教育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并提倡利用“对话”式教学打破“储蓄”式教育的弊端。[④]美国学者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 E.Doll,Jr.)在著作后现代课程观中也提出了对话教学的思想。[⑤]
在我国,腾守尧先生在文化的边缘一书中第一次提出并且系统阐述了对话思想。王向华2009年出版的对话教育论纲一书则是将“对话”作为教育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金生鈜的理解与教育一书中也对对话式教学的思想进行了阐述。在学术期刊方面,夏正江1997年发表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上的对话人生与教育从存在论、认识论和社会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对话人生的必要性。他认为的对话人生其实就是精神上的平等交换与相互回应,并且认为精神在开放性与流动性中得到从新建构,从而产生新的知识。在教育层面上来讲,他反对传统的独白教育,提出了对话教学的可能性。但其并没有对如何进行对话教学并引导学生过一种对话人生的教学实践做出研究。[⑥]2000年胡东芳在现代教育论丛上发表了对话教育:当代教育新理念从教育的角度阐述了对话式教育的基本理论。他分析了对话式教育的立足点:对师生关系的从新审视,“师生关系是教育中的一个基本关系,对话式教育正是在重新审视这一关系的基础建立其一整套原理主张……对话式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是学生式的教师和教师式的学生”。[⑦]钟启泉在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一文中认为“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社会交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现象”通过对教材和教学概念的重新建构达到对话教学的目的,从而促进教学规范的转型,同时,钟启泉教授还认为“教学过程的逻辑就在于它的独特的现实情境(主要以对话的方式)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师生借助于直接性的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达到互识共识,将显得更加重要。”[⑧]刘庆昌正式将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范式来研究,他在2001年发表在教育研究上的对话教学初论一文中提出“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并且对对话式教学做出定义,即对话式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教学;沟通合作的教学;互动交往的教学;创造生成的教学;以人为本的教学”[⑨],同时笔者发现,“对话”式教学在其他学科的研究性文章很多,但是真正把“对话”式教学应用于美术教学的论文却很少,2000年发表在兰州大学学报的对话哲学对美术教育的启示一文的坐着郑勤砚虽然阐述了对话教学的思想和对话教学对美术教学的启示,但也只是理论分析,缺乏现实的教学实践。我国在2001年制定的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也对对话式教学的思想有着独特的理解。
笔者发现由于对话式美术教学的研究者较少,而且研究成果不丰,对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实践研究更为鲜见,因此,笔者将结合前人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并且通过一定的实际教学研究来分析“对话”式教学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重点探究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如何达到实践“对话”的问题。

一、当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问题及对话式教学的提出
(一)当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问题——独白式教学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美术鉴赏教学在教学理论和课程实践两方面均有较大进展。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习活动的要求,一些教师已经能在教学活动中改变以往只是单纯的进行讲授,在师生交流方面也对原来教师对学生单一的交流方法进行了某些改变。但是,在笔者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考察后发现,独白式教学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其主要问题体现在:
首先,在以往美术鉴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喜欢把自己放在一个唯我独尊的位置上,在教学过程中主张知识的绝对权威性,这样直接导致了师生关系的不平等,从而导致了学生从心理上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所忌惮,不便于学生自我思想的形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认为美术鉴赏课的自由度较大,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而树立出一副威严的形象,这样即使有学生有一些自己的思想也会变得畏手畏脚,不敢和教师进行对话,在这样的氛围下又怎么能在与教师的对话中碰撞出知识的火花呢?
其次,我国现在的教育现状决定了在教学环境中过分强调统一、规范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个体的个性化感受的生成。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永远会处于被动记忆的状态,丧失了对问题独立思考的机会,他们的思想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师对教案的设想。在教学过程中,即使有学生提出了一些与课程设计无关的问题,教师有时也会为了顺利的进行课堂教学而敷衍学生。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养成对知识机械地全盘接受的习惯,从而丧失了探究问题的精神。当我们“把学生当作整齐划一的‘物’而不是有差异的活生生的人……在同一标准下,使学生往往产生压抑和挫折感”[⑩]。在这种统一的标准与规范下,学生们丧失了彼此间的对话的机会,也丧失了在对话中形成新知识的机会,因此每个人都只是作为容器等待教师来把他们填满。
所以,当教师作为最孤独的表演者在讲台上一味的讲授、示范,同时还剥夺了学生提问和自由思考问题的权利时,这种独白式的教学模式就已经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因此学生在美术鉴赏的学习中也就不可能体会到一点点的快乐同时也失去了对美术鉴赏对象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美术鉴赏课成为教师干巴巴的重复,学习成为毫无意义的记忆时,我们拿什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只有让学生投入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才能使学生主动研究、鉴赏美术作品,真正“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11]
(二)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提出——向对话的蜕变
基于上述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对话式的教学方法正是解决现在问题的最好方法。以往单纯的讲授知识、强行的记忆知识只能让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呆板,通过对话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生活之间通过对话生成新知,并且会建立起一条条纽带——学生在课堂所学习的知识真正融入到生活当中,在生活中体味美术学习的快感。同时,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也将会给美术教育者自身带来活力,教师可以在和学生思想的碰撞中产生全新的感受,提高自身的美术修养。
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课堂的发展,这样的教学已经造成师生间的隔阂、学生没有自主创新的空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同时也限制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丧失了对新想法、新思路的教学设计。笔者认为,通过实施的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美术课堂将会给学生以全新的感受,让热爱美术的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美术,给不喜欢美术的学生爱上美术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在美术鉴赏中畅所欲言、体味美好的生活。
 

二、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基本内涵、理论依据及教育价值
(一)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内涵
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建立在对话式教学的基础上,因此在讨论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之前首先应当了解对话式教学的基本内涵,即: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交往、创造生成和以人为本等几点,同时我们还应该了解美术鉴赏教学中的特殊内涵,笔者主要从在美术鉴赏教学的几个特有方面对其内涵进行解读。
1.对话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1)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的前提
对话首先是建立在民主与平等的基础上的,对话不仅仅是师生间的语言交流,而是师生双方精神与思想的接纳与碰撞;同时也是师生之间知识的碰撞。民主与平等首先要打破知识专制,对于知识而言,教师只是先于学生得到知识,师生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尊卑关系。其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以及他们独有的内心世界和自我的表现方式,这些都需要在对话与教学过程中去尊重与理解。拥有这样的师生关系对话教学才能在课堂中实施,才能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优化。
2)沟通合作是对话教学的条件
在平等与民主的前提下,教学双方通过接受对方的思想与精神从而走向沟通与合作。沟通与合作是对话式教学的基本条件,只有在沟通合作中对话才能得以体现,也只有在沟通的过程中,教与学双方才能相互理解并尊重对方的思想,并且在需要合作时才能与对方合作完成任务。因此,现在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独白,而是在 “成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进行情感和思维上的对话,这对话的发生和存在都依赖于情感合作的持续发展。”[12]从而达到对话教学的教学目的。
3)互动交往是对话教学的发展
互动交往是对沟通合作的发展,是建立在沟通合作基础行为上的一种发展,教学通过沟通合作得以展开,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互动交往成为对话式教学课堂中的一种最基本状态。而互动与交往在教学过程中也不仅仅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状态,更是对话教学的基本手段。师生在互动与交往中得以彼此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各自的认知偏见,并且能碰撞出新知识的火花,让新知识在互动交往中得到从新建构,因此,让学习的过程充满认识新知的可能性。
4)创造生成是对话教学的意义
通过建立在沟通基础上的教学早已超越了知识传递的简单范畴,具备了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生成意义的功能,对话教学中的创造生成其实就是在对知识进行解构、重建。通过沟通与互动自己的知识被他人的视点从新审视,同时自己也吸收了他人新的思想,知识在这一过程中被结构,同时,在彼此的交往与对话中形成了自己的新的见解,知识得到升华与重构。知识通过这样解构与建构的过程得到升华,同时新知识也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因此通过对话的教学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器,同时也演变成为知识的发生器。
5)以人为本是对话教学的最终目的
传统的教学是以知识的传递为最终目的,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很难摆脱“储存者”的身份,从而在无形中统治课堂,而对话式教学则将知识的传递放在次要的位置。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师生在对话的环境中以互动的方式进行语言交流和心灵交融。同时知识只是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附属产品,彻底改变了以往以知识本位的教学思想,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生产有对话理性,具有社会交往、沟通能力的人,而不再是让学生进行单纯的知识的储蓄。
2.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特殊内涵
(1)对话学科,立足学科本体
美术鉴赏是美术新课程标准的五个学习模块中第一个学习模块,可见新课程标准对美术鉴赏的重视,同时,由于美术鉴赏课程丰富的人文性,使他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模块,而且在其他模块的学习过程中也已经渗透了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懂得恰当使用美术术语,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活或多找那个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13]这就要求我们的美术鉴赏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美术鉴赏知识传递的初级阶段,因为艺术品涵盖了美术教学的所有模块,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和现代媒体艺术都可以称之为艺术品。因此,通过对话的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与他人交流,还可以让学生在对话的学习中掌握与艺术品对话的方式,学会鉴赏艺术品。如吕艳梅老师在讲授表现色彩(色彩的表现与材料的选择——色彩画初试)一课(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教科书(绘画)第六课)时,虽然本课在课程中属于“绘画、雕塑”的模块,但是为了让学生认识、了解色彩,因此通过运用对话教学的方式在课程开始阶段首先让学生从儿童画开始对大量的绘画作品进行鉴赏,“学生在老师的问题带动下,思维逐渐地活跃,并且理解深度不短加强”。通过鉴赏活动的进行“为同学搭建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能够让学生很容易地接受和理解表现性色彩的形式及意义”。[14]
(2)对话作品,善于发现作品中的美
    在美术鉴赏的学习模块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所谓鉴赏就是“人们对艺术作品的鉴定和鉴赏,是对艺术品艺术形象的进行感受、理解和批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15]。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的目的只是进行知识的传播,学生也只是对知识进行记忆,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去关注艺术拼本身,师生之间、师生与艺术品之间存在着“我——它”的关系。而在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当中,师生之间、师生与艺术作品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而对话的“我——你”关系,在这个关系下,三者才能展开对话式的鉴赏与交流。在学生欣赏作品的过程当中,由于知识水平的局限不能完全理解作品,甚至会对作品产生厌恶的情绪。比如,很多学生不能欣赏西方现代绘画,认为现代绘画是在绘画技艺的倒退,从而对西方现代绘画产生厌恶的情绪,影响了与作品的对话,也就不能通过与作品的对话学习到新的知识此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与作品对话。首先在欣赏马蒂斯夫人像(如图1)时,可以通过与蒙娜丽莎的对比(如图2),从色彩、造型、真实性等方面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传统绘画注重真实、自然的色彩关系,而现代绘画的色彩对比强烈,色彩关系夸张。其次可以将塞尚的静物与古典绘画中的静物进行对比(如图3、图4),发现传统绘画追求的是三维的、立体的空间关系,真是与再现的画面表现形式,而现代绘画则是对传统绘画的反叛——现代绘画越来越追求画面的二维效果和平面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与作品进行对话,发掘现代绘画的意义。通过平等的对话,作品的意义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觉,同时,多元的思想也在对话的碰撞中产生了新的知识。
硕士学位论文: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硕士学位论文: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图1马蒂斯夫人像 马蒂斯         图2 蒙娜丽莎 达·芬奇
硕士学位论文: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硕士学位论文: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图3 静物 塞尚                 图4 水果篮 卡拉瓦乔
(3)师生平等,倾听他人的思想
对艺术品的鉴赏是在对话与沟通中完成的,而实现对话就离不开倾听。马克思•范梅南说过“一个真正的发言者必须是一个真正的倾听者,能听懂我们日常听觉范围以外的深层含义,能倾听世间各物对我们说的话”,[16]这里的倾听首先强调教师在对话教学环境中的“倾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不能学会倾听学生,就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当然就更不能理解他们的思想和在鉴赏中的观点和批评价值,因此对话也就无从实施。其次,强调了学生之间对不同评述(思想)的倾听,对话的教学是建立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适当引导学生接受不同的思想,把广泛的对话话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在众多其他思想与自我思想的碰撞中才能得到新知,从而提出自己独有的见解。如山东省实验中学的肖刚老师在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一课(1996版高级中学美术欣赏课本第二课)就是师生平等,相互倾听的典型案例。他在课程的设计中就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促进交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升华的情感”。在欣赏米罗的抽象作品王妃家的时髦宴会(如图5)时学生对作品产生了“好玩”“充满童趣”的感受,在教师提出要学生为作品取名字时,学生便说出了“动物园”“动物Party”“动物世界”等好笑的名字,引来的学生们一阵阵的哄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说出作品的名字也没有直接讲解作品的感受,纠正学生的错误,而是让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第一感受,然后通过讲解画家纯真的天性说明了绘画作品中的形象是戴了假面具等饰物,“是对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提取因素形成简单的图像”,因此作品名称是王妃家的时髦宴会。[17]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去一味的说明作品的意义,而是通过倾听与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对话让学生学习到了知识,也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印象。
硕士学位论文: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图5 王妃家的时髦宴会 米罗
(二)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理论依据
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有着深厚的理论依据,笔者主要从接受美学理论、后现代课程观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三方面进行研究,并且分析他们对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理论影响。
1.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理论首先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文学的批评方式中。1967年,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姚斯率先发表了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一文,奠定了接受美学的理论基础,并成为康士坦茨学派的理论纲领。接受美学认为作品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纪念碑,而是通过在大众接受过程中来评论的作品。因此“一部文学(艺术)作品之所以具有永恒的美丽,并不是因为他描写了超时代的‘永恒价值’,而是因为他的结构总能世人纳进新的东西” [18],同时“艺术作品(包括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在欣赏过程中才能产生并表现出来。也可以说,艺术作品的审美教育、审美认识、审美娱乐等诸多功能,都不能由作者或作品来实现,只能由鉴赏主体自己通过审美再创作活动来实现”[19]
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美术鉴赏教学,在传统的美术鉴赏教学中,作品往往在学生鉴赏之前就被教材、教师赋予了各种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意义阐述出来,并且要求学生强行记忆,学生接受的越全面,所谓的教学效果就越突出,在这种观念下,教材(记忆文本)、考试成绩(记忆效果)就成为评价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而没有从作品本身出发去感受、鉴赏作品。而“艺术的鉴赏,是以作家和读者间的体验的共通性和共感性作为基础而成立的”[20]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考虑,美术鉴赏的过程主要从一下两个方面实现:
首先,接受美学认为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需要突出欣赏主体,也就是说欣赏者要主动参与到欣赏过程中,这也就要求欣赏者要有一定的美术鉴赏基础,鉴赏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思考、体验、感知对作品进行再创造,并与之产生共鸣。其次,在鉴赏过程中把握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美,在美术鉴赏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于对绘画作品情节性讲授,而忽略了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美的欣赏,鉴赏美术作品的内容并不是单纯的对作品描绘的自然景物的鉴赏,而是通过在鉴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融入鉴赏者的情感,体会绘画作品最独特的美,从而完整全面的鉴赏美术作品,进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体会。同时,美术作品的形式美集中了艺术家多维度的表现方法,通过对美术作品形式美的欣赏对学生提高审美体验有极大帮助。因此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解读作品,通过与作品的对话能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独特的体验,从而在与作品的对话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一种与现代主义相对应的思想——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超越与批判。对教学产生影响的后现代主义著作是威廉姆E·多尔(William E.Doll,Jr.)的后现代课程观。在本书中,作者认为现代教育观(传统的教学观)就是教师向学生传递客观真理的过程。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课程被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上,教师掌握知识并且依据课程向学生传授知识与真理。而就后现代观教育观来讲,教师与学生在课程中发挥这同等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是“平等者中的首席”[21],教育的过程就是师生对话的过程,考试不仅仅作为课后的评价,每一次的考试都应当开启一次崭新的对话。课程的设计也不仅仅是教师依附课程文本盲从材料形成的概念性语言,而是在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新知的过程。因此基于后现代课程观不仅仅在教学形式上打破了现代主义教育观的教学形式,更把这种对话思想延伸到了师生与课程、与社会、与过去、与未来等全方位立体空间中。
    首先,在后现代课程观中对课程的目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后现代课程观的课程目标应该是不确定的、多变的、丰富的和不断生成的,是主张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张扬的。这点对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有积极的启示。目前,在我国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课堂中存在这学科本位的倾向,过于强调知识与学科的中心性,同时,由于长期过于强调美术课程目标的精确性,导致了教师在课程中无法设定出有意思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对话。而在后现代课程观中,美术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一般性的、模糊的,是需要在师生对话中去寻找、在对话中生成的。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应当更加深入的理解后现代课程观中课程目标的理解,以真正实现在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当中的运用。
    其次,后现代课程观强调课程结构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建构,而我国传统的美术鉴赏课程主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记忆与学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掌握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如教师在课堂上会让学生强行记忆绘画作品的作者、年代、一般内涵等等,却常常忽视了学生对画面的理解与学生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美术鉴赏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时通过对话寻找课程结构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后现代课程观中对知识重新建构记忆的要求。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通过构建形成的,而不是由学生被动接受的,他们强调学习者的经验,认为知识的形成是已有的经验对一些问题的形成的合乎逻辑的解释,同时教学的过程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应当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采用互动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理论认为知识是通过构建而形成的,而不是僵死的理论信息。因此就要求教师认识到“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22],教师应当抛弃以往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与外部知识对话的方式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自己对知识进行解构,从而在对话中得以重新建构自己新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出发,转变以往的教师主导者的角色,作为一个协助者帮助学生构建新知。所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注重互动的对话式学习的方式,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必须透过对话、沟通的方式,大家提出不同看法以刺激个体反省思考,在交互质疑辩证的过程中,以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澄清所生的疑虑,逐渐形成正式的科学知识。”[23]
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不是简单的由教师向学生的纵向传播,只能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与审美能力的基础上把知识加以整合与建构。换句话说,就是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是需要学生从已有的对美术作品的感知出发,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建构出对作品新的理解意义,从而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本质意义。其次,美术鉴赏不是单一知识的积累,而是随着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后而不断组合、构建新知的过程。在作品鉴赏的过程中,依据建构主义基本理论,教师也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对话式的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交流,共同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
(三)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教育价值
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诸多内涵决定了它的教育价值,综合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高中生的生活品质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应当有过硬的文化知识基础,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对美好事物的认识,也就是说要具备较高的生活品质。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实现“陶冶审美情操”和“激发创新精神”的价值。因此在当下的美术鉴赏教学中,我们除了应当注重对知识的传播意外,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发现身边的美、能创造出没好的事物。每个人都有对美的感悟能力与创造能力,只不过没有后天的培养这种能力会永远隐藏着,而美术鉴赏教学正是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对话式的美术鉴赏教学注重两者的沟通,通过对话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把“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既有的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从而可能产生新的思想。”。[24]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改变了原来单纯的讲授知识的模式,不再利用讲解代替学生对艺术的感悟与认识,让学生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注重自己对美的感受以及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实践。通过对新知识的学习以及与别人的交流,学生的艺术修养就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同时艺术经验也会得以丰富,这样在潜移默化当中,学生就会提高自我的审美能力与创造美的能力,也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生活品质。
2.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并增强情感的表达
对话式美术鉴赏课程本身就是需要学生利用对话的方式与作品的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通过体验作者的情感感受引发自我情感感应产生共鸣。除此之外,学生还要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出自己的感情体验,并且与他人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增强了情感体验,只有有了情感的体验学生才能展开自己的想想进行更深层次的艺术创作。学生在对话式的美术鉴赏教学中通过与作品的对话与作品产生共鸣,通过与教师的对话提高情感的体验,通过与同学的对话进行情感表达。
例如,在欣赏古典主义画家雅克·路易·大卫的名作荷拉斯兄弟之誓(如图6)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古典主义画家精湛的技巧,画面刻画了荷拉斯三兄弟伸出右手向宝剑宣誓的场景,通过描写男人的刚毅、悲壮与女人们的哭泣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凸显了英雄人物的决心——为了民族的存亡,为了拯救祖国,只有牺牲家庭和个人的利益。学生们通过了解故事背景和对画面构图等绘画因素的了解与鉴赏,无疑会受到画面精神力量的感染,增强了情感的体验。学生们可以通过上网等方式了解绘画的社会背景,此过程就是学生与作品对话的过程。通过对作品的了解,在课堂上与小组其他成员讨论、交流,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他人分享,最后通过运用艺术的语言对画面进行阐述,达到表达自我情感的目的。这样在对话的过程当中学生不仅学习了美术鉴赏的知识,而且在对话中体到画面给人的感情体验,在对话中学会了情感的表达。
硕士学位论文: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图6 贺拉斯兄弟之誓 大卫
3.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以往的教学方法只注重于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学生高尚人格魅力的培养。
诚然,知识的传承固然重要,但是培养学生智育要远远比学生知识的传承更加重要,智育的培养不仅包括了知识掌握的多少,还包括后天创造力的培养与艺术领悟能力的培养。开展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艺术领悟能力,而且在对话中式学生掌握了大量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通过师生间的对话交流可以碰撞出新的思想,也提高了学生看问题的深刻性与敏锐性。
在对话教学中应当教会学生除了欣赏绘画的美感与了解绘画的故事之外,还能从更多的角度来欣赏作品。如在欣赏贺拉斯兄弟之誓(图6)时,除了画面宣扬的英雄主义、爱国精神之外,更多的女性主义学着认为这幅作品“为典型的男性父权文化意识形态的形象表达……即展现基于男性父权规范之上的男性自我的优越性”[25]。画面中阳刚的男性表达出刚毅、高贵、积极进取的英雄主义精神,而画面中的女人作为画面角落中的“配角”呈现出软弱、被动、哭泣的形象,从而无法进入男性的世界,当父亲在为兄弟们进行盟誓仪式时,女人们只能在父亲的背后哀伤与哭泣。女性被排除在了画面的中心之外,进而,剥夺了她们视觉形象的表现,成为绘画边缘性的物。有了对作品这样的解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鉴赏绘画作品就不会只关心是否学到了关于美术方面的知识,学生在无形之中就会学习到更多知识。同时,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通过让学生自己与作品对话去体味创作者的高尚情操,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自己的精神境界,进而在鉴赏的过程中净化了自己的心灵,完善了自己的人格。在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中,师生间的对话也会引导学生完成对艺术创作者高尚情操的理解,并且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分享等素养,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设计建议
结合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特殊内涵和教育价值,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和表达,所以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教学方案设计应当打破原有的教案设计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投入到美术课堂的学习中。因此笔者就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1.强调课程设计的平等性
从前文可知,在对话式教学当中,平等是对话的前提,更是对话教学的基础,因此在课程的设计中就要考虑课程的平等性。这里的平等不仅仅只是师生关系之间的平等,还包括课堂上每一位学生接受知识的平等,这种平等并不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整齐划一的要求,而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对话中,在对话中学习知识、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因此教师在设计课程的过程当中就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不能只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教受,只有让每一位同学都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充分的发挥他们的艺术潜能。如果在课程设计中缺少了这种平等,那么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也将无从开展。
2.重视对话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心理活动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与质量的优略。因此,要设计好对话式美术鉴赏课就要将学生的心理活动考虑在教学设计中,从教学设计阶段就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活动。
首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主动找寻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抓住学生的感兴趣的话题便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中来,并且能在讨论中得到新知。其次对话式教学就是情感的交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对本学科知识有需要,还有多种精神的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情感联络,使对话教学在充满人情味的环境下进行。通过对学生心理的把握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增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以及对创造力的培养。
3.体会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成就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的六点要求,即:
“(1) 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
(2) 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3) 运用多种方法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
(4) 知道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描述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5) 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6) 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26]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首先要用对话的方法吸引学生参与到美术鉴赏课程中,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鉴赏活动中。其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用专业美术术语描述画面,然后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师讲授、与名家座谈等方法了解画面内涵,并且学会分析画面的艺术价值,从而达到鉴赏美术作品的高度。第三,通过整个美术鉴赏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整个美术历史发展的脉络,并且通过把中外美术作品放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情景中来比较的方法来了解中外美术作品的差异,以达到促进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目的。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即生活”,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而进行教育,一次任何知识都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运用。而美术鉴赏课程本身就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课程。因此在课程的设计中,必须把课堂上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通过让学生通过在课堂上的对话、学习得到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回到实际生活中能对艺术品进行鉴赏,并且学会用美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艺术的方式来表现生活,在学会发现美的同时学会创造美,以提高生活的质量。
首先,学会在文化情境中鉴赏艺术作品。
任何美术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创作出来的,因此在进行美术鉴赏的过程中,对艺术品的鉴赏就不能永远只停留在技术的层面上。在鉴赏艺术品的过程中必须把艺术作品放到特定的文化情境中,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和理解文化情景对艺术作品的影响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比如在对漫步中外园林艺术一课进行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身边的园林中,通过实地欣赏与观察真正体会园林艺术的魅力。
其次,注重鉴赏能力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高中的学生已经对美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因此,在设计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课程过程中,就要注重学生已经形成的鉴赏能力在生活中的运用。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在每天上下学时欣赏城市中的建筑艺术,并且与教材当中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一课结合,写出自己对家乡建设的思考。这样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就能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运用。

三、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教育价值的实现方法——以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一课为例
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撷英一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美术教材美术鉴赏第十课,属于典型的美术鉴赏课程,主要鉴赏内容是19世纪以前的欧洲绘画,以及少量的亚洲绘画作品。本课中主要鉴赏内容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17世纪荷兰和17、18世纪西班牙绘画作品以及19世纪法国绘画作品。
本课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欧洲原始人类的绘画艺术。
第二部分,对古代埃及的壁画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且从绘画的角度分析了古代两河流域、爱琴海等地区的绘画与古代埃及壁画的联系。
第三部分,简要介绍了一下四个方面内容: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主要介绍的画家是波提切利、达·芬奇和拉斐尔;2.17世纪荷兰绘画作品,主要介绍了荷兰画派在风俗画、风景、静物画方面的成就;3.17、18世纪西班牙绘画作品,重点介绍了西班牙绘画大师委拉斯凯兹和哥雅的作品;4.19世纪法国的绘画作品,主要介绍了现实主义画家杜米埃和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及其作品。
第四部分,概述了印度佛教壁画和日本浮世绘绘画作品。
由于课程内容较丰富,所以在教法上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通过对某一位画家的作品进行讨论、分析,从而了解其所在画派的风格特点,从而使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绘画发展的特点,认识到外国古代绘画的多样性,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审美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的目标。
(一)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对话形式
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其中对话的形式主要有师生与教材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教师与学生的自我对话等四种形式,四种形式统一在对话教学的模式下,形成一套完整的对话形式。为了更好的在高中美术鉴赏模块的教学中实现对话教学,笔者对四种对话形式做了细致的研究。
1.师生与教材对话
师生与教材的对话不仅仅是师生对文本的对话,更是师生超越了与文本对话的范畴与艺术品之间的对话。师生在与艺术品的对话中艺术品就超越了本身特有的意义,同时还包括师生在对话过程中自我理解的内容。
(1)学生与教材对话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对需要鉴赏的作品进行品读,教师应当试图摆脱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会在自我感受与鉴赏的同时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允许学生对作品有自己独特的判断,不拘泥于教材与教师的给定答案。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思考教材,已达到了解教材的目的。
如:
①人类早期的绘画特征是什么?
②古埃及绘画的特点是什么?他与古代两河地区、爱琴海地区有什么联系?
③古代两河地区、古罗马以及中世纪绘画有什么特点?
④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体现了什么精神?
⑤17世纪荷兰画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⑥欧洲绘画的主要有那些门类?他们与中国画相比有何不同?
⑦对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和戈雅的绘画有什么样的认识?
⑧对比自由引导人民和三等车厢的不同风格。
⑨分析印度佛教壁画与日本浮世绘版画的艺术特点。
通过学生对教材的思考,学生会掌握一部分知识,并且对一些知识产生疑问,这样就需要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以及生生的对话来解决疑问。
(2)教师与教材对话
教师与教材的对话要明显与学生不同,教师的知识体系要比学生丰富的多,因此在思考作品时应当比学生深刻全面的多。
教师与教材的对话是建立在教师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扎实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在与教材的对话中首先能发觉出作品的现实意义,其次教师能从作者的角度鉴赏能够作品体会作者绘画时的内心感受。这个对话的过程促使教师对教学文本形成新的思想与意义,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这种意义与思想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发展作品的意义。
由于本课知识量特别丰富,所以我讲本课分为两个课时来进行。第一课对19世纪之前的欧洲绘画进行讲解、分析。第二课时分析19世纪法国绘画以及印度和日本的绘画,并且与前一课所学中国画内容进行对比,以增强学生对中外优秀文化的认同感。
2.教师与学生对话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过程当中,师生在对话中完成对课程的学习,教师与学生能否成功对话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活动能否成功进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师生的平等性,完全无视学生的存在,更不能与学生平等并且对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教育成为了教师对学生的精神控制。但是“在控制关系中,对话不能存在”,因为在对话教学中“爱是对话的基础和对话本身”,师生“如果不热爱这个世界,不热爱生活,不热爱人民,那么就不会有对话。”[27]在传统的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都是将已有的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即使学生有对鉴赏对象灵动的思维也会因为教师的制约而不得已放弃。在教学中只有建立起平等的对华关系才能促使学生走进鉴赏对象的精神内涵中,唤起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激情与感悟,从而真正走进美术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者中的首席”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此过程中还要与学生交流,同时教师还要倾听和接纳学生们不同的思想,用已有的知识体系与学生的思想进行碰撞,让学生对美术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如学生在鉴赏绘画作品时往往不能正确区分写实手法和现实主义的区别,也就很难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画派不同的艺术风格。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对话,首先带领学生认识写实手法和现实主义的异同——写实只是绘画的一种表现手法,现实主义可以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作品,浪漫主义也可以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作品。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主要差别则表现在绘画内容与形式的差别上如(图8、图9)。
硕士学位论文: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硕士学位论文: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图7 现实主义绘画 三等车厢 杜米埃      图8 浪漫主义绘画 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洛瓦
3.学生与学生对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关系的主体,因此学生之间的对话应当是无处不在的。学生之间的思想的碰撞可以使每个人具有两种甚至多种思想,同时在知识的碰撞中还有可能产生新知,在美国等国家这种学生之间互助合作的学习方法得到了深入研究并且受到重视和肯定。通过小组学习,也就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对话机会,由于学生的年龄较为接近,对美术作品的理解程度也较为一致,所以他们能更好的进行交流,以此学会与他人交流,尊重理解他人的思想成果,同时在交流中大家的问题都可以得到相互的补充,也提高了学生个人的审美能力,学生由课堂的局外人变成了课堂的主人。
如在鉴赏日出·印象(如图10)一画时教师不应当一味的对画面进行讲授,而是应该让学生作为鉴赏的主体,首先分组对画面的创意、色彩等内容进行讨论,通过小组内的对话提出对作品不同的看法和建议,然后再与其他组进行交流补充。在这样的对话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内容由自己构建起来,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从而更深刻的理解所鉴赏的内容。
硕士学位论文: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图9 日出·印象 塞尚
同时,在美术鉴赏课堂的设计中,可以为了方便学生之间的对话应当改变以往的面向老师的座位方式,除了可以合并课桌六人一组的组成小组学习外,还可以打破班级限制在图书馆、草地等地方进行教学以方便进行对话。在通过学生们合作学习与讨论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并且提出有价值的想法,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在投入到美术学习当中。
4.教师与学生的自我对话
自我对话是教学活动中很重要的一环,不仅仅是因为自我对话是对自我心理的一种重构,更是因为他是对话教学中的一种高级对话形态。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通过自我对话反思自己的教学与学习成果,在反思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与问题,从而可以及时的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师要经常自我对话以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学生在艺术鉴赏道路上的领路人;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怎样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起更高层次的知识体系,并可以让学生在自我思考中引出新知识;怎样能在看似混乱的对话教学中组织学生有序进行等等。而学生的自我对话应当体现在对学习内容的自我反思,同时应当对与他人对话后产生的新知识进行反思。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反思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会更加深刻,学习成绩也会稳步提高。
(二)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实施过程
1.设定话题,创设对话情景
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是以对话作为教学方法,因此,设计出好的话题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对话中并且能从对话中获得新知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中,学生是被完全排除在设计话题之外的,缺少了学生参与的环节就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被动。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鉴赏内容同时设计几个话题或情景,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与教师对话,话题与情景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传统的用语言、实物和人的活动创造情景也可以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现情景。在对话中教师有意设置疑点,引导学生解答,并且在教学环境中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可以将心中的疑问向教师和同学提出,学生和教师再将疑问一一解答。
在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撷英一课中,由于课程是从鉴赏旧石器时代的绘画开始且古埃及绘画在第一部分所占比重较大,所以笔者就采用看照片与播放电影的方式创设对话情景。在课程进行之前首先看一些优秀的儿童画照片以及播放电影片段木乃伊,设定古埃及的鉴赏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导入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以及中世纪时期的绘画。尽管学生的思想可能会五花八门,但是通过这以情境的设定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对话,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并且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在师生间的对话中,对话式教学才得以真正在课堂上实施。
2.确定问题,铺垫对话基础
学生通过创设对话情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如何筛选出有价值的、易于展开的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去思考是至关重要的。对话的基础在于对话的人是否对对话的内容产生兴趣,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的对话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他们就会消极应付,从而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相反,如果话题能够吸引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敞开心扉,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
比如在进行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撷英一课的教授过程中,有些学生不愿意鉴赏文艺复兴以前的绘画,认为文艺复兴之前的绘画都是稚嫩的、拙略的、没有艺术鉴赏价值的绘画,如果单纯的从这部分内容导入新课则会照成学生对本节课不感兴趣,从而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课程的导入由观看儿童画照片开始,由此引出远古时期的绘画对后来绘画的影响,使学生们在鉴赏的过程中认识到远古绘画的重要性,并且学会发现人类早起绘画的艺术性,从而为以后对话课程进行的进行打好基础。
3.讨论问题,进行对话教学
通过前面让学生带着问题与教材进行对话学生在导入阶段学生对课本上的内容提出的问题,并且经过老师的整理,确定了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在下面的课堂教学中则需要教师利用对话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作为课堂与学生的引导者,可以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班级内的交流学习等方式,进行学习。实际上,这个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希望学生通过学生对同一绘画作品的解读得到不一致的理解,并且通过交流、对话与分享获得不同的其实,同时大家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同时,教师对绘画作品的理解不能作为评判学生独特见解正误深浅高低的标尺,否则只能妨碍了学生对绘画作品的理解。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沟通,促进学生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学生在欣赏绘画作品时一般都会从绘画的基本内容和形式出发欣赏作品,有些学生则更加关注绘画作品中讲述的故事,而教师欣赏绘画作品会结合绘画作品的深层次的艺术风格、绘画技巧和其他人文知识以及各个时期批评家对绘画作品的评述对绘画作品进行综合、详尽的解读。通过学生间的讨论,学生们可以对相互了解的知识进行全方位的了解,通过师生间的对话,学生可以获得新知并且在对话中建构自己新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同学接受学生的新思想增加对绘画作品新的认识角度。从而通过师生与学生间的共同对话完成对新课程的学习。
(三)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在教学环境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但是传统的评价方法是通过分数、量化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而美术素质和修养是在后天不断的学习得到的。因此,传统的那种静态的衡量方法是不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美术课程的评价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28]的评价,是一种全方位的评价。通过评价既要关注学习学习美术知识的水平,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并且通过教学评价发展他们的学习动机,并由此推动美术对话教学的进行。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美术课程的评价建议,比者对本课中的评价方式归纳为以下几点:
1.促进对话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式大多只注重最后教学效果的评价,评价的目的也只是在于证明学生对知识记忆的程度,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对话式教学中,传统的静态的评价方式——考试,只能作为评价的一种手段,因为单纯的使用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是单一的,考试的结果并不能完全反应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更不能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审美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当更注重过程性的动态的评价方法。在美术课程中,教师要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表现,记录他们在学习中的表现,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并且予以鼓励。
由于美术鉴赏的过程性与多元化,对于学生也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应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独特的思想以及上课的状态给予褒奖,同时对话过程中的评价应当以保护和鼓励为主,以提高学生们参与对话与学习的积极性。
2.发展多主体评价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评价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评价的地位,他们对教师提出的评价意见很少有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多主体的评价就是要打破这种评价方式,采用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的方法,加强学生的自评与学生间的互评,使评价成为师生间与学生之间对话的内容。
教师的自我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反思与分析,通过自评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发展的目的。
学生的自评要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以及在与别人横向评价中发现自我的不足,学生的自我评价其实也是一种知识的自我建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在学生自评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与整理一些资料把握学生自我评价的结果。如:在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撷英一课中可以采取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的方法,使教师了解学生自我评价的结果。(见表一)
多主体的评价还包括学生间相互的评价,学生间的评价应当建立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下,教师在此阶段要引导学生客观的去评价别人,同时虚心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且认真思考,促使学生之间共同进步。
 
表一:
学生自我评价表
姓名      班级      日期     
(一)对课程学习的评估(在每个问题后面得分,最高5分,最低1分)
1、我对人类早期绘画的基本面貌已经有所了解;  
2、我通过对比了解了文艺复兴盛期的绘画的艺术特色;  
3、我了解了17世纪荷兰风俗画与静物画的特点;  
4、我能说出纺织女和1808年5月3日的枪杀两幅作品的艺术特色;  
5、我了解19世纪法国绘画的发展概况  
6、我能领会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绘画的差别;  
7、我能恰当使用美术的语言鉴赏自由引导人民,并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  
8、通过鉴赏持莲花菩萨和三美人图我了解了东方绘画的基本面貌和不同民族特色。  
(二)对课程内容的研究性学习评价
1、写出你在本课的学习中最喜欢的一位欧洲画家,并且对该画家的绘画理念、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及作品的历史价值进行研究分析。
 
 
2、分析19世纪之前欧洲绘画的主要门类,并与中国进行比较,体现出两者的异同。
 
 
(三)对课后学习的评价
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学习方式,对19世纪以前的欧洲绘画艺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以论文的方式对学习进行总结。
 
 
 
 
3.提倡建立成长记录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短期评价方式是以课程为基础的评价,一般是一课一评,这样对学生的影响是短暂的。为了让美术鉴赏课程的评价能对学生产生长远的影响,根据课程标准中对评价的建议就要为每一位学生建立起学习成长档案袋。学生可以自由设计档案袋封面,并且注明学生的姓名、班级以及学习时间,一般以一个学期为一个学习时间段。档案袋中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①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以及对教师提出问题的初步解答。
②课程讲授过程中的对于作品的相关问题以及与别人对话后对作品产生的新疑问、构建的新知识。
③课程评价过程中别人对自己所提问题的评价以及自己对他人的评价
④对自己喜欢的绘画大师作品的全面鉴赏以及所写的评述
⑤对自己所学课程的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录之后可以让学生们整理档案袋内的资料,总结自己学习到的知识。通过这样一种评价方法的运用,学生可以定期回顾自己所学的知识,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见证自己的进步,从而在评价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四)对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反思
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作为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为美术鉴赏教学的转型提出了较好的出路。首先从师生关系入手,试图通过改变现有的师生关系来达到师生平等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同教师通过对话与教师引导的方式主动的进行美术鉴赏的学习,改变了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的接受知识而不会通过独立思考得到知识的现状。其次,试图通过改变师生与文本的关系,来改变长久以来的教材中心论的思想。在对话式教学中教材只是作为知识的一种,而学生学习的知识则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在与教材对话中自我构建出的对教材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再次,通过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与改变学生之间的关系来达到对话式新课堂的目的,让课堂上的每个人都充分参与到知识的解构与重建中,通过充分的对话已达到新知识学习的最大化。
同时,我们还应当更清醒的认识到,对话教学虽然相对于以往的独白式教学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以及自我知识的构建。但是,对话式教学也不是唯一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而独白式教学也不是一无是处。对话式教学与独白式教学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对话式教学的优势体现在:在教学过程中便于师生的交流以及学生对新知识的构建,但是,如果在学习一些需要学生强行记忆的知识的过程中还是坚持使用对话式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则会显得事半功倍,这时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主动改变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为了对话而对话,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

结  语
对于传统的美术鉴赏教学,教师总是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忘记了与学生共同在教学的过程中鉴赏作品的美;总是自己旁若无人的照本宣科,却把学生排除在课程之外;总是总结归纳课本上的审美经验,却忽视了自我知识的构建。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提出为高中美术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因为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变,更是促进美术鉴赏教学改革的一种新理念。但是,作为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还处于初步的研究阶段。本文通过对对话式教学理论的分析,加上笔者对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理解,以及结合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现场实录,对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做了初步的探索。
本文分析了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内涵、理论基础和教育价值,并且就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最后以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一课为例,分析了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价值的实现方法。
在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一课的教学实践中,首先通过分析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对话形式强调了师生、生生、师生与教材之间应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在课前都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才能在课堂上更好的进行对话,并且分析教材的过程也是解构教材的过程,这一步为后面课程中在对话的过程中建构新知识体系打下了基础。其次,分析了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实施过程中创设话题、铺垫话题基础、进行对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创设对话话题时应当了解学生,使学生参与到话题的创设中,并且话题应当具备审美以及对话的价值;铺垫话题基础要紧扣学生思想,是学生对话题产生兴趣,以便他们更好的参与到对话中来;最后进行对话教学,由教师和学生通过对话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第三,通过完善一课一评的评价方式、建立长期有效的评价方法、促进多种评价方式完成对学生课程的评价。
本文虽然将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进行了阐述,但是笔者深知自己才疏学浅,对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很多问题都没能进行详尽的分析。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一定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所学的教学理论相结合,对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进行更加详尽的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中文书籍
[1] 王向华 著.对话教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6
[2] 金生鈜 著.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3
[3]王卫平 著.接受美学与中国现代文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3
[4] 马以鑫 著.接受美学新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10
[5] 尹少淳 著.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的徜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6] 尹少淳 著.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6
[7] 赵英水、米海峰 主编.走进高中美术教学现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8] 吴乐年 主编.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9] 钱初熹 主编.美术教师教育的愿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 常锐伦 著.美术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11] 王柯平 等 著.美育的游戏[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9
[12] 彭吉象 著.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7
[13] 徐建融 编著.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14] [英]戴维·伯姆 著,李·尼科编,王松涛 译.[“对话·社会·教育”译丛]论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
[15] [美]小威廉姆 E.多尔 著,王红宇 译.[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钟启泉,张华主编]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9
[16] [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 著,郭洋生 译.[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钟启泉,张华主编]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9(2003.5重印)
[17] [英]赫伯·里德 著,吕廷和 译.通过艺术的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5
[18]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 著,郭小平、翟灿、熊蕾 译.对美术教学的意见[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7
[19] [美]H·加登纳 著,兰金仁 译.艺术与人的发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7
[20] [美]拉尔夫·史密斯 著,腾守尧 译.艺术感觉与美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1
二、中文期刊
[1] 夏正江.对话人生与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第4期
[2] 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3] 张华.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6期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油画父亲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