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初中音乐论文 >
初中课堂中民族音乐的有效教学探析    发布时间:2019-03-25 19:22:17

初中课堂中民族音乐的有效教学探析

摘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反映了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其中民族音乐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标的出台,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在音乐教学课堂中已经不再适用,个性化、创新化在初中课堂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富有民族特色的内容,在教授方式上也要更趋向于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的民族音乐,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被动地“听”,更能积极主动去学习去探索。有效的民族音乐教学就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喜爱,使学生能够真正喜欢音乐、理解音乐并感动于音乐为主要任务。本文从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发展现状、进行有效教学的基本理论、对民族音乐教学的总结反思和完善三个部分出发,来探讨了在初中课堂上如何对民族音乐进行有效教学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课堂 民族音乐 有效教学 教学探索
前言:
民族音乐是最难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组成部分,将民族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普及并加大其影响力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这句话说的就是民族音乐在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中的重要地位。
初中教学课堂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教师和学生。弘扬好民族音乐,将民族音乐带入中学课堂,一方面可以普及爱国主义社会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整体素质。本文将首先从民族音乐在我国音乐中的地位和在初中音乐中的地位开始分析,结合它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归纳出有效的基本理论,同时融入新课标对于音乐教学的要求,最后对民族音乐进行总结反思议,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将这些建议和意见明确落实到实践中。
  1. 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中国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加强个人音乐素质,培养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生出于十几岁的青春期,往往矛盾、叛逆、有自己的强烈个性,正是可塑性极强的年纪,此时加强对青少年的民族音乐的教学,也是在使用良好的方式引导青少年培养起正确的三观,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的同时提高整体素质。也有利于培养在民族音乐的人才和综合型人才。
而音乐这门课也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也就是初中文化课程中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育,更需要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提高民族音乐素养的熏陶。
如今网络化的现实生活对中小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就网络对音乐的影响而言,因为网络的普及促使了流行音乐的传播和普及,但是与此同时也造成了青少年对于民族的音乐的关注度和喜爱程度的下降。因为流行音乐的等等特点,吸引了大批青少年的关注,青少年对于流行音乐信手拈来,周杰伦、张杰、邓紫棋等等流行歌手明星如数家珍,甚至视作偶像。却对我国一些国乐大师刘天华等人连名字也没有听说过。这种现状导致了加强对于初中生民族音乐教学的必要性,加强民族音乐的有效教学探索,弘扬民族文化已是势在必行。
因此,必须首先认识到民族音乐在如今青少年中被忽视的地位,以及如今中学课堂中因为应试教育而对语文、数学等文化课过度重视却往往忽略了音乐课的重要性,造成初中音乐课堂教育在教学中的低效甚至无效性。提高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课程中的地位,提高初中音乐中民族音乐的有效教学迫在眉睫。
另外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以美国为例,美国在教育法中曾提到过,要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必须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提高学生的素质的首选条件就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美国首先制订了艺术教育的国家标准,还将艺术学科作为重点项目全面普及。而我国也正在推行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艺术形式培养,深化改革。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全面展开课堂民族音乐教育,深刻认识现代化教学活动,认识到民族音乐推广的重要性,以广阔的视野认识到民族音乐的价值和课堂推广的必要性。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从实施有效的教学计划,加强有效教学的基本理论,并将它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去。
当然,我国目前在教育基础的实践上比起以前有着明显的进步,比如教育的普及推广。九年制义务教育使教育从部分人的专权到全民性,是对我国国民的素质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社会的逐渐发展中,无论是政府还是人民,对于素质教育越来越看重,虽然对文化课的看重程度依旧高于艺术,但还是有越来越多人看到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逐渐看重个性化、素质化。在推广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课堂教育的普及度和深入度的情况下,挑战和机遇并存。
  1. 进行有效教学的基本理论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沿循着重视质量、推动发展的总方向前行,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成功。初中音乐课堂的艺术教育也是如此。然而事实上,因为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原因,还有许多人不够重视音乐教育,往往忽略其重要性。为了将新课标观念真正落实,切实推动民族音乐在课堂上的有效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从目前存在的现象出发,对音乐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从有效教学的视角对目前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也是为了进一步丰富民族音乐有效教学的实践,提高初中音乐课堂对于民族音乐的有效教学,就有必要真正追究根源,深入教学模式,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归到实践中去。
首先,因为初中教学课堂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对于自身意志力和判断力以及个人经验不足的初中生而言,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的引导作用是很大的,因此教师的教授水平的专业化直接导致了课堂教育质量的高低。目前我国的教师总体专业水平仍有所欠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教师培训模式依旧存在的很多不足。所以这需要我国的教师,这里主要指的是音乐教师,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和整体素质,首先自身的音乐水平要足以担任教师这个职业,其次也要提高教育能力,要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通过课堂教授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艺术的熏陶,民族音乐的魅力和独特。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民族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提高民族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是对于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对初中民族音乐课堂的探索中,我们可以看到客观存在的许多问题。除了师资水平和音乐课的重视程度存在欠缺等基础问题,还有很多学生对于音乐课的认识水平存在误解和障碍。比如很多学生喜欢唱歌,却不喜欢音乐课堂;音乐课上课内容太过乏味枯燥让人提不起兴趣;对乐理并不感兴趣……其实学生存在这些问题是很正常的。这时候更重要的是开展有效的教学探索和教学设计,提高他们对于音乐尤其是民族音乐的认识,对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水平进行合理化的引导。
民族音乐取材广泛,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演奏乐器,不同的风情……正是因为它的广泛性,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在分析作品的同时,结合音乐本身的特性,从历史背景到民族特色到文化内涵到专业知识,各角度多分析,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民族音乐背后真正富有魅力富有感染力的精神文化,也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我们祖国的伟大。
除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有效引导之外,培养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热爱也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新课标也提出了要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开展有效教学。比如将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比如在流行音乐中融入民族音乐的元素,或者在民族舞蹈中运用到现代舞的形式等等,调动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积极引领,使学生对民族音乐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增加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了,自然会对之多加关注好好了解,同时也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兴趣得到维护,不是一味灌入式的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去了解,去体验,去实践,去喜爱,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学习,既弘扬了民族文化,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
  1. 对民族音乐教学的总结反思和完善
目前,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民族音乐教学依旧存在较大问题。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民族音乐浩如烟海,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首先得认清民族音乐的重要地位,反思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谬误,将民族音乐带进中学课堂。
国内外的教育学者对于有效教学也有一定的研究。教育学家认为,有效教学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学校和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举行,还要创建提供良好的教育设施,促使学生有效学习。
有效教学从理论上来说,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以促进学生去学习为目的,并且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去获得更可能多的回报,从而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和个人、社会的价值需求。
对于初中课堂的民族音乐的有效教学同时也要求我们要进行反思性的思考。改变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因此教师开展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更是要以学生为体验角色,来参与到有效教学中去,实现教学的最优目标。在不断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水平,提高课堂吸引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要以激励式的方式鼓励学生去学习民族音乐,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场景结合他们的兴趣所在使他们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重视教学过程重视教学方式,尊重学生重视他们的感受,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并且加以巩固,将理论知识和实践体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参与度,实现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实现各要素的完美结合有效发展。此外,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的把握也极为重要,教学目标设置的难度适中,教学设计的环环相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在点点滴滴之间。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一个谐和度,有效教学才会在课堂上被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王文婷.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
[2]李瑞.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D].宁夏大学,2014.
[3]张颖出. 情境化视角下汉族民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初探学生合唱中的咬字吐字问题
下一篇: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