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谈提高生物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19-04-17 10:45:57
初中生物论文:谈提高生物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开放、民主、科学的探索过程。教学研究如何以人为本,不仅要研究课程改革实验的实施,而且要研究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那么,如何改进和完善教研活动方式,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帮助教师将课程理念体现在教学行为上、作用在学生身上,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教研活动能否适应教师的需要,是衡量教研活动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指标。教研活动只有对一线教师有实际的帮助,有效地解决教师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才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因此,教研活动内容的确定要依据教师的需要,研究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不断提高生物学科教育质量,中寻求新的突破,作出新的贡献。
现在,教师参与教研还存在着一些表面化、形式化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师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观念;二是教师的动力;三是教师的能力;四是突破重点。
一 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转变观念是提高中小学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实效性的重要前提。
首先,教研活动是新时期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早在1926年,美国教育研究会会长布克汉姆就提出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念。他提出:“教师拥有研究的机会,如果他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他们将不仅有力地和迅速地推进教学的技术,而且将使教师工作获得生命力和尊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今天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其次,教研活动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组成部分。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教师职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职业的稳定性受到挑战,教师队伍年轻化、专业化的趋势正在悄然进行。许多教师已从提高学历的压力中走出,将学习变成自己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将教研作为提升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条件。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条件,并与之融为一体,成为现代教师的共同追求。要提高中小学教师参与教研的有效性,就必须强化教师的教研意识,帮助教师尽快形成研究者的角色意识,将教研变成自己工作的一部分。从新课程标准入手,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用理论武装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增强使命感。
构建中学生物学科良好的教研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教研环境有效的教研活动需要一个平等和谐的教研环境。教研组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坦诚交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积极开展批评(评价)和自我批评(反思),当然,这种批评不应该带有攻击性,应对事而不对人。批评不等于全盘否定,相反首先应该善于发掘闪光点,然后找错误,做到有艺术的评价,这是开展有序有效的教研活动的必要条件。创建优秀集体,不能光靠说教,更要行动,所以,我认为教研组内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聚餐、结伴外出游玩、联合家庭活动等,对加强联系是必要的,有助于建立轻松、民主、平等、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的人际关系。大家应该具有集体友爱的精神,少私义,多友情;轻功利,重公益。积极开展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另外还要从生物优质课的学习入手,边学习边研讨,拓宽教师的视野,让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并通过实践而进一步提高。
二 加强交流,激发动力,共同提高:
交流体现在城乡交流,和地区交流。城乡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不断改进,共同提高。地区交流, 送课下乡,拿优质课进行学习,请进来,学习研讨改进提高。开展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教研员之间互动研讨活动,使教师变被动为主动。鼓励更多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激发他们在自审、反思基础上的自评,倡导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的学术氛围,使更多的教师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在与教师的交流、研讨中,教研员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中小学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动力问题
 我们在长期的观察和调查中发现,由于种种原因,教研活动似乎成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之外的“额外”要求,是少部分教有余力的教师的“专利”,也是大部分教师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在我国,由于教研活动还没有转变成教师个人的内部要求,教师参与教研的动力明显不足。所以,应从以下三方面解决教师的动力问题。
 首先,改变当前教研活动边缘化的现状,将教研活动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教师便会将这种负担转化成一项感兴趣的工作,久之会内化为教师个人的自然需求。
其次,减少教师的行政负担,增加用于教和学的时间。
再次,通过合理的考核和奖励制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教研活动。
三 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提高教师能力
教研活动形式要由过去的“单一化”变为“多元化”。
在传统的教研活动中,教研员是活动的中心,是传经送宝的权威,既负责讲座,又负责备课、评课,教师始终处于接受式地听的被动状态。这种“我讲你听”的教研活动方式无法解决生动的教学问题。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教研活动形式就要由单一的讲座的形式丰富为对话、参与、论坛等多样
教研活动应做到分工合作,人尽其才,各尽所能,由分到合,既可以深入研究,又可以照顾到全面。
一般来说,教研组活动都要做到“五定”和“五有”。“五定”即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任务;“五有”即有计划、有组织、有活动、有记录、有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最关键、最实在也最有意义的是定任务,也就是根据老师自身特点分配给每个成员不同的任务,因材施“研”,并且要求限期完成。学过历史的老师都知道,社会分工越细,生产力就越发达,福特发明流水线作业后,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我们也可以实行流水线式的任务,每个成员接到属于自己的一部分任务后,可以专于一事,进行深入研究,而无需他顾;相反,如果面面俱到,什么任务都要做一点的话,那就犹如蜻蜓点水,或敷衍了事,对事务的认识必定过于肤浅,有何用?
学校进行了明确的分工。组长负总责,并负责准备阶段的工作,如理论学习、分配组员任务等,其他老师各有任务:两位老师备课上课,同课异构;四位老师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观课和评课,四个方面即“教学目标确立的正确性、依据及对教学目标的描述”、“是否做到目标导教”、“是否做到目标导学”、“是否做到目标导评”;开课的两位老师在同伴评课后谈对自己带来的认识和收获;最后每一位老师都要谈谈本次活动的感受、心得和收获。在这样一次分工明确、全员积极参与的教研活动中,我相信对每个老师来说都是收益非浅的,在同伴互助中,他们的教学和教研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四 抓住重点,实现突破: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实验教学在生物课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验教学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同时要规范实验步骤,注重观察实验现象,强化课内外实验,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更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生物学实验本身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生物学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生物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人们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目的,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知识和实验手段,有计划地实施探究性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生物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地探究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生物学中的生物学实验,虽然绝大多数是对生物及其生命运动的再认识,但从本质上看,这一过程与科学家进行的科学研究中的生物学实验是一致的。当生物学实验被用作探究性学习的途径时,生物学实验的创造性和探险究性便充分显示出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地动脑动手,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所以,在学生学习生物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实验这个手段进行探究性学习。
    实验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实验教学是不够的,可以利用一些课外实验,初步培养初中学生的探索思考能力。现在的生物实验教材中,有些实验是在课堂上的时间难以完成的,这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完成。另外,还可以开展生物课外活动,让学生对植物、动物、环境污染、人口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观察现象、分析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从而主动获得知识,进一步提高实验能力。通过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我体会到生物实验课对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生物教学中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因此,教研活动应该多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进行。教研活动能否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教研活动能否适应教师的需要,是衡量教研活动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指标。教研活动只有对一线教师有实际的帮助,有效地解决教师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才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因此,教研活动内容的确定要依据教师的需要,研究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才能提高生物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