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初中美术论文 >
以诗入画 ——诗歌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发布时间:2019-03-25 15:15:26
以诗入画
——诗歌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内容提要】进行学科整合是我国义务阶段美术教育现状决定的,是美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追求,也是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是21世纪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美术课堂中,巧妙的运用诗歌,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诗情画意的课堂情境;把诗歌与美术欣赏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巧用诗歌意境进行绘画,促进学生联想和想象力的发展;编写诗歌式的口诀,帮助学生记忆造型用色的方法,促进学生美术技能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等教学实践,均能体现语文与美术学科的巧妙融合,使美术课堂更加多姿多彩。
关键词】 诗词引入创情境   诗画同源赏与评 巧用诗境促联想 巧编歌诀教技能
【正文】以诗入画的课堂教学尝试,是以美术教学为主体,采用诗歌为辅助手段,利用诗歌创设课堂情境,进行课堂教学而展开的一种美术课堂教学形式,是实现美术和语文学科整合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一部分:以诗入画的理论出发点
国家美术新课程标准在综合与探索领域的学习目标中明确指出: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的关系,能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学习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形成综合学习的能力,培养创造精神。新课程理念也认为:“人类知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文理之间,学科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是21世纪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诗歌是人类最美的语言,与绘画同属艺术的范畴,二者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曾经说过: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在美术课堂中,巧妙的运用诗歌,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诗情画意的课堂情境;把诗歌与美术欣赏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巧用诗歌意境进行绘画,促进学生联想和想象力的发展;编写诗歌式的口诀,帮助学生记忆造型用色的方法,促进学生美术技能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等教学实践,均能体现语文与美术学科的巧妙融合,使美术课堂更加多姿多彩。
第二部分:以诗入画的实践探索
经过本人几年的实践探索,认为诗歌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基本有以下几种比较有效的做法:
一、诗词引入创情境——用诗词创设教育情境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调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美术教学课程资源创设美术课堂教学情境,迅速调动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体验美术学习的无限乐趣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一堂美术课拥有一个良好开端的重要保证。我常常用诗歌语言来引入。如在进行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一课的教学时,我在背景音乐中,带着学生们一起轻轻地朗诵着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很快就把学生带入了一种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营造出了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而在进行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的第一课时感受春光,了解春天的教学时,我引导孩子们自己写出了一首小诗春天在孩子们的眼睛里。在找春天这一环节中,在春天在哪里的轻快儿歌声中,我利用多媒体,展现出一幅幅春天的画面,让孩子们用“春天在……”各说一句话,我将他们顺次写在黑板上,然后带着孩子们读,他们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那样轻而易举地就写出了一首诗:春天在冰雪的消融中,春天在小溪的欢唱里。春天在花儿的绽放中,春天在小草的绿意里。春天在枝头新绽的嫩芽中,春天在杨柳飘飞的柔风里。春天在蜂蝶的飞舞中,春天在鸟儿的啁啾里。春天在孩子们的眼中,春天在我们的心里。初一的孩子们还有一颗非常纯净的童心,他们读着从自己嘴中诞生的“新诗”心中满满都是骄傲和自信,对美术欣赏的兴趣也空前高涨,对春天这个充满生命力的季节充满着欣喜热爱。自然而然地,在接下来的关于春天的古今中外的名画欣赏中,他们热情高涨,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精彩纷呈的观点、异想天开的想象,天马行空的创造,让整堂课精彩不断、笑声连连。
因此,用诗歌导入课堂情境,对于营造平等互动、交流共享、快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说,都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 诗画同源赏与评——把诗词引入美术欣赏
进行中国画的欣赏教学时,我常常把诗歌引入美术欣赏。这种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绘画欣赏的水平,也可以培养他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其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1、结合题画诗,理解题诗画的意境
早在唐朝,李白、杜甫都有精彩的题画诗流行于世上,这是题画诗的雏形。而据史料记载,真正将诗题在画的空白处,并让诗成为画的构成元素之一,是始于宋徽宗时,而宋元以后的画作,多题有诗词。题画诗对于说明绘画背景,加深画的意境,拓展画的内容,增强画的表现力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较为有名的题画诗主要有苏东坡题惠崇<春江晚景>、徐文长的题墨葡萄、题榴实图,更广为人知的是郑板桥的咏竹,真正将诗歌与绘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因此对此一类画,可以借助题画诗来理解画家所要表达的内容,深化对绘画意境的欣赏。
2、借助诗句内容理解“诗意画”
诗意画的出现,往往是画家取用诗的题材,着意将诗中意境加深创作而成的一个画种。宋代画院常以诗句为题,如“野渡无人舟自横”、“十里蛙声出山泉”、“深山藏古寺”、“白云深处有人家”、“踏花归去马蹄香”等等,难倒了不少考生,也出现过许多的画坛佳话。古渡荒舟上意态悠闲的小鸟无声的传达出“无人”的意境,溪中几只嬉戏的蝌蚪画出十里蛙声,马蹄翻飞处彩蝶的飞舞带出“香”的情味……因此诗意画的创作,由于绘画语言的介入,诗的意境显得更加悠远,也给人无穷的创意。因此诗意画的欣赏,往往要与诗句互为依托,互相对照,才能真正地领会到诗意画中无处不在的蓬勃想象力。
3、借助诗歌欣赏技巧,体会中国画的意境。
诗歌是具有高度艺术境界的文学作品,绘画是经过提炼的表现艺术,把两者融为一体,完美地进行结合,把高度的境界通过形象的艺术体现出来,将给人们以赏心悦目,相得益彰的艺术感受,就不得不提到兼有画家与诗人双重身份的王维了,苏东坡曾经评曰“咏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画作虽多已散佚,但其诗中强烈的画面感我们依然可以从字里行间深深地感受到。诗歌有音韵美,而绘画的线条、色彩也自有其内在的节律美。诗歌与绘画有各自不同的语言,但是创作者与读者或观者的交流,却都同样来源于创作者的精神世界,共鸣来自于一次次似曾相识的心灵律动,在这一点上,这两种交流方式却是同理的。因此,作为诗歌与绘画的共通点,意境的营造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
在进行中国画的欣赏时,我们常常在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画独特的艺术传统的同时,也引导学生欣赏中国画独特的意境。而中国画是一种文人画,由于不同时期不同思潮的影响,不同时期的中国画,其意境营造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这一点要让初中的学生深入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体会这一点,我常常借助古诗这一相对熟悉的素材来帮助学生降低难度,用古诗意境欣赏的方法,来体会中国画的意境。如引用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中国画中线之美,在曲线与直线的有机融合中,去体会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与意境之美。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引入,却更好的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画的色彩之美,黄、翠、白、青,明丽和谐的色彩组合,让学生感悟到中国画的用色之妙,宛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跃然纸上。而广为人称道的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近景、中景、远景,构图虚实相生、动静相衬,简单的意象排列,无言的风景语言,猎猎西风中,牵着疲惫的瘦马,行走在美丽恬静的江南黄昏中的孤独的旅人,满腹乡愁,寂寞荒凉,思乡之情在画面中充盈,情与景完美融合,使人不知不觉间陷入一片伤感的氛围之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呼之欲出。这就是造境的高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悠然、物我两忘与北宋山水画的意境相得益彰,创作者的情感都隐入景色之中,营造出一片“无我之境”。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与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异曲同工,均采用“计白当黑”的艺术手法,画面简洁,意境深远。通过诗与画的对比与联系,借助诗词的意境欣赏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绘画的意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在中国画的欣赏水平上更上一层楼,学会从诗歌和绘画的整体气息上去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华美。
三、 巧用诗境促联想——诗歌配画的创作举隅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适当选用形象生动的诗词佳句作为绘画的题材,让学生对诗歌进行诗意画的创作,对于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激发他们的艺术情感,增加他们的艺术感受,加强他们的构图训练,培养他们绘画的想象力,都有显著的效果。很多美术老师和语文老师都这样做过,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有两个:付洪良老师的诗歌题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和刘道颖老师的融诗寓画美术教学初探。诗歌题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中提到诗配画创作应该注意的五个问题是:一、形象感受,抓住题材。二、诗情画意,情景交融三、着色协调,体现诗意。四、画面简洁,境界突出。五、精思巧彩,完整境界。融诗寓画美术教学初探中提到一些诗歌配画的具体做法。另外,方城小学毛雪燕老师在浅议融古诗寓画提高学生绘画综合能力提到了诗歌配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而本人认为诗歌配画的创作应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首先,要选好一个合适的绘画题材。进行诗意画的创作中,并不是所有的诗词都适合绘画的,因此,教师首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诗歌题材,甚至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改编诗歌中那些已经明显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容,来准确地表现。选择的诗句最好是形象鲜明、色彩丰富、造型简洁、意境深远的,这样既容易勾起学生的艺术感受,激发出学生的创作灵感,便于学生把握绘画内容;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力。例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形象鲜明可感,容易勾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而“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含杨柳风”、“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等诗句就较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容易出新、出彩。所以作为绘画题材的诗句的选择极其关键。
其次,构思设色与构图的方案。一幅画,构图应该饱满、灵活而不能失之于单调死板。例如取骆宾王的咏鹅为例,色彩是丰富了,但构图相对单调,如果能在远处添画几抹远山,近处添画一只游船,构图就很容易达到匀称、和谐而不会失于单调死板。而着色协调,也是一幅画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调色不适当,就会破坏原有的诗意,更不要说突出诗歌意境了。如白居易的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就是一句生动传神的描写早春景色的名句,也是一个很好的绘画题材。如果从诗词的炼字角度来讲,它的诗情画意就体现在一个“暖”字上。冬寒初浅,暖意未浓,树梢新芽试绽,绿意清浅的时候,阳光照在树梢,绽放点点光芒,一丝温馨的春意要透过光秃的枝桠表现,又要如何来处理呢?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指导学生着力于冷色的大背景,深棕色的树枝光秃秃的,稀疏地点上几个浅绿嫩芽,在阳光照射的一面似乎洒着光影,几只张开翅膀争相飞上向阳枝头的早莺褐色的翅膀下透出一点嫩黄,背后是冷色调的屋檐,黑色的燕子穿飞在空中,用树枝与屋檐的冷色调来烘托阳光的暖意,诗意就透纸而来。
接着,思考诗意画意境的创造。只有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画作才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好作品。或孤寂、或苍凉、或明丽、或喜庆,只有有情感的绘画才是活生生的、有灵魂的好作品,才能无愧于“诗意画”这个名称。例如柳永的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就一定要注意人物表情的刻画,你要是嫌人物难看,一味将人物画得漂亮,而忽略了对人物愁苦表情的刻画,这诗的意境就没法表现了,而学生很容易因为追求视觉感受而忽视这一点,以致犯下这样的错误。
四、巧编歌诀教技能——造型色彩的方法口诀
     在进行中国画入门的教学时,我就编了这样一些诗歌式的口诀帮助学生记忆,更快的掌握中国画的简单技法。
蘑菇画法:笔尖勾出蘑菇柄,一笔提按画其形,最后勾画伞骨纹。
大白菜的画法:中锋勾画白菜茎,侧锋画出菜叶浓,勾茎应从中间始,画叶中浓淡两边。
茄子画法:侧锋胭脂圆茄子,草绿画蒂墨柄刺。
大蒜头画法:淡墨勾画大蒜头,花青藤黄蒜芽美。
辣椒画法:由细到粗边行按,一长二短成凹陷,浓墨柄蒂切莫忘。
黄瓜画法:上小下大柳腰细,浓墨腰部来点刺,花青藤黄两侧染,花开共有四五瓣。
葡萄画法:中锋转笔小圆果,深墨点脐熟欲滴,串串葡萄倒三角,中锋勾藤要有力。
葫芦画法:藤黄葫芦画外形,上小下大切记清,用笔轮廓要分明,浓墨点出脐和柄。
梨子画法:藤黄侧锋画梨形,淡赭墨点梨斑纹,深墨中锋画梨柄。
红桃画法:黄色侧锋画两侧,桃尖斑点用曙红,绿色画出叶和柄,深墨趁湿勾叶筋。
   在教学色彩知识的时候,为帮助学生记住一些基础知识和用色方法,我也编制了一些歌诀,例如以下两个例子。色彩基础知识:三原色,蓝黄红,三间色,绿紫橙。红橙黄色暖融融,蓝绿紫色冷冰冰。十二色轮图:红橙黄,绿蓝紫,两两调和合名取。
以诗入画的课堂教学尝试,是以美术教学为主体,采用诗歌为辅助手段而展开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有助于更新美术教学方式,实现学科整合,培养学生能力,传承民族文化,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上海市普陀区甘泉新村第三小学刘道颖 
融诗寓画美术教学初探
永康龙川学校小学部程红梅
小学儿童诗配画教学中的生活德育渗透
方城小学   毛雪燕
浅议融古诗寓画提高学生绘画综合能力
任旭娟 也谈唐宋诗词与书画的关系
王永亮作品 相对话桑田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永流中学 付洪良
诗歌题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萍乡市湘东区下埠镇中    李协芳
说明:
该文曾发表于萍乡社会科学2013年第三期,有删改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中的文化矛盾
下一篇:如何做好初中美术的美育教学